时晓楠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徑。本课题主要针对目前产教融合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成果与创新生产力之间对接存在的差异,以及教学成果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等问题进行研究。本课题通过研究,探索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成果转化为创新生产力的基本模式和运行思路;通过该模式的构建,以期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与研究,促进高校与企业开展人才交流,为校企合作提供发展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形成学校和企业共赢互惠的格局,进一步实现教学成果有效转换为创新生产力,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育人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使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和教学成果转化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产教融合教学成果转化的基本内涵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成果转化、协同育人。要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就要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这种深度融合式发展,可以打破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壁垒,使高校与行企业形成“合作双赢”共同体,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这不仅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将促进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产教融合已成为教学成果转化的创新驱动,特别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成果转化,已经成为专业学习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下,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项目研究与开发相结合,有利于教学成果转化为企业项目。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有利于企业项目的实施,并为企业项目研发提供良好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最终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学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根据目前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的实际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笔者发现还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一)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不对等现象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一个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培养方案既要遵循国家及相关教育部门的要求,还要尊重行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学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完成相关规定的理论教学任务,还要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达到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要求,这是非常困难的。基于以上现状,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不对等现象在所难免。
(二)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成果转化有效机制
教学成果转化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合作转化、直接转化、转让转化。目前形势下实行的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绝大部分应属于合作转化。学生在参与企业项目的过程中基本属于参与者或者合作者,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目的不同、任务不同,就会存在信息沟通障碍,不能很好地衔接,出现成果转化流于形式,甚至“流产”现象。
(三)教学成果市场适应性不强
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来自于文献参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多数采用世界著名设计大师的案例,实践教学中大部分采用虚拟项目研究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示范依据,但难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出现了教学成果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综上所述,这些原因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形成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基于以上现象分析,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成果转化需要从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出发,制定合理科学的成果转化机制,制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成果转化模式及方法。
三、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成果转化的路径
为了能使校企合作教学成果有效转化,既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需求,又能适应市场的教学成果转化,学校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路径及创新模式。
(一)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教学成果转化的科学机制
随着国家提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成果转化的一系列政策,学校、企业对于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项目中教学人员以及参与学生的奖励政策和相关人才培养的规定,以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果转化的不断完善和深化。
(二)完善教学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建设
服务平台是高校和企业教学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过程中,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服务平台应进行指导和调控。一方面,服务平台指导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制定要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服务平台通过对企业项目进行整合,协调校企合作的成果转化,最终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匹配。
(三)强化教学成果的市场适应性
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要。为了能使教学成果转化得到有效适应,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企业应结合实际需求提出方案的制定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和企业进行沟通,将企业项目引进课堂教学,以实际项目进行案例教学,校企共同进行项目的研发、设计与制作。理论教学重点由学校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由教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完成,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案例真实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科学化,成果转化常规化,最终实现教学成果有效转化并与市场相适应。
四、结语
在育人模式不断优化改革的同时,高校更应高度关注教学成果转化的路径研究,以及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教学成果转化以满足市场需求,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8KRD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