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23)
大学功能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每一次社会转型或是重大变革时期,都会引起新的研判和发展。大学功能正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及价值取向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嬗变,其功能演绎着量和质的变化,如由最初单纯的 “人才培养”功能向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项基本功能升华。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它根植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未来大学的加速变化已成必然,其大学功能也将更与时俱进。
对大学功能的研究,首先需要对概念进行厘清。功能是对象满足需要的属性,是 “物尽其用”的外在表现。大学功能是指大学在其理念或精神指引下通过其现实运作所能发挥出来的积极、有利于社会的作用,[1]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呈现出由单一性到多元性、由经院式到社会化的发展轨迹,并在多个方向扩展,大学功能所强调的是大学所特有的,既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与机构,又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的功能。
其次,对于大学功能的定义又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功能系以高等教育为唯一载体的宏观视野下的功能定义,其内涵包括高等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功能,同时也包括教育对个人与社会动态供需和发展关系的影响。而在狭义的大学功能定义下,大学的管理、群落、校园等具体的行为或物化载体承担了从大学职能到大学功能的进化使命。而人们讨论最多的 “单功能说”“两功能说”“三功能说”“第四功能”“第五功能”指的是中间环节,或者说是中观层面的大学功能,本文也是对此层面的大学功能进行讨论——大学的“单功能说”“两功能说”“三功能说”“第四功能”“第五功能”,这就是大学功能的 “终结”吗?
在探讨大学功能、讨论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时,需清楚我们所讨论的是现代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那么何为现代大学?这是一个不言自明却也是颇多疑义的概念。
现代大学本身是一个带有相对性、多义性的日常概念。巴黎大学、波隆纳大学等诞生于中世纪,是由修道院或神学院发展而来的具备自治特征的学校,往往被人们认为是现代大学诞生的标识。英国人将19世纪初开始的 “新大学运动”作为 “古典大学”和 “现代大学”之间的分水岭,认为在该运动中新建的大学即“现代大学”;法国引以为傲的 “大革命”、德国柏林大学的诞生和美国 “赠地学院”的出现也分别成为各自界定 “现代大学”诞生的标识。
但如果从大学功能的角度来界定,“现代大学”的诞生就不再是某个单一的历史节点,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教育趋势——从人才培养的单一功能到 “启蒙以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双重功能,再到 “走出象牙塔、全面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三重功能…… “大学像其他人类组织一样,处于特定时代总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不是之外,它不是孤立的事物,不是老古董,不会将各种新事物拒之门外,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2]现代大学已经发展成为沟通社会生活各界、身兼多种功能的多元巨型大学。现代大学对社会需要的积极反应推动了大学功能的不断拓展,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引领和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转型,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社会其他机构连接得日益紧密,“象牙塔”逐渐成为公众眼中无所不能的“巨型大学”。正如克拉克·科尔所说,它标志着许多真、善、美的幻想以及许多通向这些幻想的道路;它标志着权力的冲突,标志着为多元市场服务和关心大众。同时,就现代大学功能发展的可能性而言,“公司大学”“无边界大学”“虚拟大学”等或将成为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需求和外在因素推动下的新型模式。一旦车轮启动,速度总是不断增加,大学与社会发展间的互动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大学将“不只是有一个努力目标而是沿着一个连续统一体的多种目标”[3],会以同心圆的形式不断发展,大学也将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
大学由最初的人才培养的单一功能逐渐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功能相继凸显的过程,正是大学功能的发展体现了大学的时代重要性。
大学起源于中世纪后期的欧洲,最初是探究学问的高深场所,其主要功能就是培养人才。1810年,威廉·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他按照“学术自由”和 “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对柏林大学进行改造,大学理念首次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科学研究也就成为大学的第二功能。这种传统西方大学处于 “象牙塔之内”的功能与定位成为历史。[4]但是二战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互动状态。1904年,范·海斯担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提出社会服务的理念,主张大学应该成为服务于本州全体人民的机构。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5],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三大功能并列提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国际化由早期的 “自发现象”向 “自觉行动”转变,[6]经济全球化、信息对称化及地球村的打造把教育国际化变成了一种必需,当然也成了大学的办学内容与重要使命,大学内在的国际属性呼之欲出了,高等教育发展对全球化趋势和高校治理结构改革的回应理为大学办学的基本要义。[7]
总之,“走出象牙塔”后的 “多元巨型大学”功能的扩展足以表明,大学的社会属性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顺应变化,其功能丰富与拓展是其内在体现和外在表现,这也正是大学能够长大长新、生生不息的内在原因,同时也应该能够说明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也只有大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淘汰而越来越发展壮大,正是其功能的拓展与适用表现出自身的强大与永恒。这些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的需求。[8]
不同历史时期,大学功能取向具有不同的特征,大学的不同功能之间是彼此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9]在功能的作用发挥上互相配合、互为支撑,综合影响着社会发展。
关于大学功能的发展与进化,作者在厘清大学功能的相互依存性、内在统一性及角色协调性的基础上,尝试性用图1来描述大学五大功能之间的关系与逻辑脉络。如图1所示,我们认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是大学所有功能的内核,居于核心地位。一所大学有许多别于其他大学的地方,如办学历史、办学地点、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等,但真正能够区别大学本质个性的是它的文化内涵,这既是一种大学个性标记,也是一种软实力,从每所大学办学精神的文字浓缩中可窥探一斑。大学对人的终极培养就是为了给被教育者带来精神世界的全方位提升。大学像是文化交流桥上的搬运工,通过自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社会整体的文化进步。[10]因此,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更为根本,是大学发展的重要根基和永续动力。
图1 大学功能关系结构图
然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作用如何实现?这得依靠传统大学所赋予的大学功能来实施。传统的也是一定历史阶段发展了的大学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载体,通过文化引领来演绎其功能的社会化。培育和塑造 “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形成有个性的大学文化育人内核;科学研究通过继承、保存、选择、批判、融合与创新等方式实现文化的传承,科学研究不仅传承与创新文化,还为社会提供先进文化;社会服务正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结果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与引领作用,说到底,社会服务最后能固化的是文化价值。
从图1还可以看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并不是互不关联、彼此孤立的,而是交叉融合、互为补偿、可协调的。如大学课堂可以成为最新科研成果的展台,而师生们也可以借此共同研讨。习明纳教学方式便是这样一种将研讨与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成功典范。而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必然的社会应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是给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这只是大学服务社会的方式之一。大学本身的科学研究是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化与服务于社会也是现代大学科学研究的初心,更是大学价值的体现。而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又会通过大学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的综合贡献反过来说明大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密不可分,否则社会服务将无从谈起。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内在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格局的转变,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竞争与融合成为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特征。[11]大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没有国界的,必须有包容万物的胸怀与海纳百川的气度,以为我所用的价值观去集世界文化大成,培养具有教育本质属性和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及共同体意识的包容性,高等教育全球化将超越高等教育国际化,[12]因而,国际交流与合作功能并没有清晰的边界,更多体现的是当今与未来的关系,与外界是包容、包含与渗透的关系,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提取出共同的需求,取彼之长补己短板,不断丰富大学的内涵。
大学的功能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然而,无论如何拓展变迁,归根到底,大学功能是一个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大学功能整体性的效用,是大学永葆活力的源泉。[13]总的来说,大学肩负众多功能,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昭示大学功能将突破现有的五大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功能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和应对,形成新的功能有机体。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最显著的不是规模的变化,而是功能上的变化。2019年4月,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学习促进会发布的 《地平线报告 (2019高等教育版)》认为移动学习、分析技术、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虚拟助理等技术将全面促进未来高等教育发展,[14]高等教育面临的 “颠覆”将无处不在,教育理念、教育功能、教育形态和发展生态都在深刻的变革之中。
教育需要有前瞻性与预见性,更应该有一种面对未来的信息对称与准确判断。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大学作为“象牙塔”的无上地位者,还是社会发展主要的科技与文化的推动者,需要有足够的 “未卜先知”能力来满足未来社会对大学的新诉求。大的方面具体体现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及办学思想;小的方面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诉求。教育与教学方面的改革应该是以应对未来社会的颠覆性转型。[15]
第一,从教师层面看,相较于传统意义的教师,在未来大学的词典里,教师身份与教师能力将会有重大变革。从事科研与教学的教师越来越需要合作者,越来越需要各种个人所不可能拥有的设备和可以耕作的土壤。未来大学的教师队伍,更具有机动性、流动性、竞争性。他们应该是由完成特定大学目标的各类一流专业学者组成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利用大学学术资源与其他联合体资源及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与优化,进行协议分工制开展组合研究,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校院系框架,按照契约精神完成课题目标任务。[16]学术研究也会突破以往只关注小范围的课题研究以及为研究而研究的理念,聚焦全球性的复杂课题。未来大学的教师将拥有以全社会发展为己任的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形式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未来大学教师的职能也更加丰富,除了教学、科研以外,还将承担网上授课、学术咨询及专业指导等社会教育职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因此,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手段更新,对教师的定义也应发生变化,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要求更高,是导师与大师,教师的服务属性更加凸显。
第二,从学生层面看,学生群体将从小众化向大众化转变。现代大学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其学生群体归根结底是一种 “小众”形式。未来大学将突破 “小众”形式,在学制年限的不断拓宽、年龄限制的逐渐放开以及实现 “校友”到 “学友”的转换下,将没有传统意义的大学同学了。[17]在未来,受教育对一个人的生存是必不可少的,[18]受众面相对较小的局面将会彻底改变,未来大学放开学制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将使一般大众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可能,大学也将成为一个时时处处向学习者、求知者开放的学习中心、资源中心,传统意义上同吃、同住、同学习的大学同学将彻底消失。
第三,从主客体关系层面看,传统意义的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了。由于上述教师与学生的变化,传统意义上既相互依存又角色分明的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教师将不再控制整个教育的流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互动与教学相长的关系。通过虚拟平台实施教学与互动,完成知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可转换。在这一情境下,也没有传统意义上固定的师生关系了,当然也找不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主体了,即网络背景下的教与学、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已经不能用传统意义来阐释了。[19]
第四,从教学空间层面看,未来的大学将没有传统意义的教室了。未来大学的教学空间更加关注个体,将由 “集体授课形式”转变为“个性学习模式”,更加注重利用多元智能技术集,借助5G网络、人工智能、混合现实、虚拟现实、分析技术等技术营造智能化学习场景,增强学习者的真实性、交互性,提升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体验。例如,使用混合现实技术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教学场景,促进教学情景“真实化”;使用虚拟助理植入学习空间设计,助力学习 “人性化”……可以肯定,这一系列变化将彻底打破传统大学教室的空间与时间局限,走向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第五,从大学形态层面看,大学传统意义上围墙将不复存在,也不会有与世隔绝的封闭校园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对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本身,还将挑战现存大学的实体形态以及运行模式。毫无疑问,未来的大学将会是人才、技术、资源的集约与集散中心,在开放的前提下,寓学习中心、资源中心、创新生态、研发社区、产学研政商于一体。借助大学这个平台,可以随时或自主选约时间进行师生互动、开展创意尝试、进行技术咨询、商定成果转化、模拟商业运作,甚至直接可以把创新的产品或服务,通过产学研政商平台共同体,完成其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在虚拟与现实空间实现社会分享,进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与社会文明提升。[20]概而言之,人们阶段性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平台被打造,互动学习和创意实现的有机生态系统被构架,人生的价值将会这个环境中被完美体现。
未来大学的开放特质,决定了大学与社会将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学属性中学术自由与智慧富集,必将积极主动地研判社会需求,引领社会发展,即新的大学功能有机体将具有“未来逻辑”。
1.边界性会越来越模糊
管理学认为,在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中,一个组织与另一个组织的界线以及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界线都是清晰的,而组织边界模糊化则是强调交易边界的柔和化和可变性,界限越来越模糊,更容易打破企业产业、地区甚至国家间的壁垒,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大学的各种功能虽然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互不关联的、绝对独立的关系,但在现实执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人为的 “划分”,以至于我们常会听到 “教学”和 “科研”的冲突,“服务社会”导致 “大学独立性”受到威胁,等等。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大学组织结构将走向 “松散联合”,未来大学功能将不断打破内外部边界——打破功能内部边界主要是在功能内部形成交叉区,代替传统上割裂的功能块;打破功能的外部边界则是不断加强与外部的政府、社会包括市场进行战略合作。大学功能边界将更具有可渗透性和灵活性,以柔性组织结构模式代替刚性模式,以可持续变化的结构代替原先那种相对固定的功能模式。
2.独立性会越来越弱化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大学逐渐突破故步自封和画地为牢的模式,走向与社会全要素间的深度合作,形成以多方共赢为目标所搭建的 “长效运行”的利益共同体。在未来大学,联合与共享成为发展趋势,校际联盟与校外联盟将成为主流。未来传统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将会不断减少,大学需要构建自身的发展重点,明确功能定位,发挥自身在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可以预见,未来将会出现以科学研究、教学、就业、创业、终身教育等为核心的大学,不同的功能定位有利于大学办出特色、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大学在各自领域内不断做深做强,形成在纵深上不断发展的专业型大学。[21]而大学的校际与校外联盟则是在每个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全要素之间建立了一个彼此互通的环岛,使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实现师资、课程、设施、服务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如果说未来大学是一座座摩天高楼,校际联盟和校外联盟就形成了充满无穷变幻的城市,校际联盟与校外联盟的发展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大学功能体系,强强联合、整体崛起,将是大势所趋和形势所迫。
3.大学功能会越来越综合
未来大学的功能也不再是几种单一功能能够概括的。[22]伴随社会的重大变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功能的拓展是永恒的,且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成为实现功能最大化的 “生机勃勃”有机体。一方面,未来大学功能不再是所有功能的均衡,更多的是围绕某一核心功能而形成的互动协作机制,并以此来突出自身的特色和办学优势。未来大学应更加重视核心功能建设,将各职能部门围绕左右,服务核心,从而实现功能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促进大学功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功能间的优势互补,加速大学功能的动态化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大学能否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能否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未来大学功能发展的重要方向。
4.开放与包容成为大学功能的自觉自然
未来社会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将更占优势,个体需要不断地去学习,以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新形态、新业态下的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普及化,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未来大学提供的将不只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将为所有人提供公平和平行的学习机会,教育结构更加宽泛,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接受大学教育的年龄阶段也将得以扩展和延长,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个体同样可以再次回归大学,能够在工作和学习之间灵活转换。而大学也将像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提供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各种机会,使学生有入学和退学时间上的灵活性以及个人发展和社会流动的机会”[23]。
5.超前性越来越成为大学的追捧与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成熟发展和知识的价值增长,相较于继承和保持传统,反映和保存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准则与习俗等 “安守本分”的传统大学来说,未来大学引导和发起社会变革的基础已经存在。以 “变革和社会改革的代理人、引领者”为奋斗目标的未来大学,将肩负起引领社会变革的责任,同时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必将不断促进大学对社会发展方向更为快速、准确地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反应。最终,这将使得具备超前性的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实现由“被动迎合”到 “主动探索”再到 “指引前行”的变革。大学应用其学习知识、创造知识、储备知识与转化知识的能力,洞察人类进步规律与社会发展轨迹,实现个人、团体和国家意志。像完美的汽车导航系统一样,不管多么复杂的环境、多么细小偏僻的目的地,只要按照导航引领前行,就一定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且时间在可控的范围内。可以预测这种超前性将越来越成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大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大学功能不再是一种职能或几种职能可以概括的。当然,除了基本职能一说外,未来大学将出现更多的综合职能与派生职能、多元化职能与一体化职能、共性职能与个性职能,未来大学功能的研究需要学者与专家不断研判,并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