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坡 张西娟 郑秀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社,北京 100083
《古地理学报》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的、 面向广大地质科研工作者、 相关专业高校师生以及古地理爱好者的一本地质类科技期刊。 1999年创刊,截至2020年第6期,已经连续出版22卷116期,共刊登国内外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或相关学术领域的文章1751篇。《古地理学报》目前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文核心期刊” 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的核心期刊,从评价机构发表的统计指标看,《古地理学报》的国内外影响力逐年增长。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渠道,也促进了《古地理学报》办刊模式的转变。 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古地理学报》编辑部2008年与玛格泰克软件公司合作,建立了期刊的独立网站,并且在应用中逐渐完善。《古地理学报》主页(htttp: //www.gdlxb.org)为读者提供最新发表文章和创刊以来所有过刊的pdf文档,而且,2010年以来的文章,还提供了Rich Html浏览模式,读者可以方便地复制文章的文本,并能下载清晰的图片。同时,作者可以在网站方便地通过投审稿系统投稿,随时登录系统查看自己稿件的处理进度。十几年来,读者来稿、专家审稿、稿件退修等编辑部日常工作都通过该系统进行,大大提高了编辑部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作者、审稿人与编辑部的沟通。网站还及时更新相关科技信息和会议通知等。自2015年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palaeogeography)建立了关联,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方便调用网站内容。
传统模式下,读者只能通过自己订阅纸刊或者通过图书馆等渠道获取期刊的文章,目前《古地理学报》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获取期刊文章电子版的途径,除了期刊独立网站免费获取外,还和多家数据库与网络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读者可以从中国知网(https: //www.cnki.net)、 维普网(http: //www.cqvip.com)、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http: //www.wanfangdata.com.cn)、 超星期刊(http: //qikan.chaoxing.com)、 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http: //doaj.istic.ac.cn)、 中邮阅读网(https: //www.183read.com)等网站获取全文数据。
2018年《古地理学报》签约了中国知网的网络首发。稿件在通过专家评审后,作者的修回稿经过编辑部的进一步加工排版,会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知网首发,方便读者获取最新研究成果。
网络的发展使得纸刊在信息获取方面的重要性逐渐降低,更多的读者愿意从网站下载文章的电子版,但纸质期刊仍然有较大需求。一是年长读者,长期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更愿意阅读纸刊并且珍藏起来;二是有不少喜欢纸刊的中青年专家,除了保存纸质期刊外,还会将纸质期刊作为样板向学生讲解科技论文写作与期刊要求等;三是发表文章的作者;四是喜欢纸质版阅读的年轻学者。因此,《古地理学报》既重视期刊电子化,同时也重视纸质期刊的印刷质量。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编辑部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提供多种选择。读者一方面可以通过投审稿系统、微信公众号与编辑部留言互动,也可以通过其他多样化的方式与编辑部互动。目前编辑部建立了《古地理学报》QQ群(236510315)、微信群(古地理学报),大大方便了编辑部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以及编委专家的及时沟通,还可以开展学术讨论、共享科研信息等。此外,还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定期举办期刊主编论坛,邀请关心期刊发展的读者、专家就编辑部工作、期刊未来发展以及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展开讨论,充分听取读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改进编辑部的工作,促进《古地理学报》发展,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通过大数据分析,把《古地理学报》的重要文章、热点文章精准推送给国内外潜在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科研人员,是《古地理学报》编辑部重要工作之一。目前编辑部正在与Aminer公司合作,开展个性化的精准文章推送,力求使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更快地被有迫切需求的读者所了解。读者也可以把个人需要的文章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告知编辑部,编辑部可为读者选择推送所需要的资料。
网络出版使得期刊可以给读者提供更立体化的、全方位的信息。《古地理学报》自2020年1月起加入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该计划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面向学术期刊行业的一项开放科学公益性计划。作者愿意提供开放科学数据的论文将拥有专属的OSID码。作者可通过OSID码提交对论文研究背景、学术价值等的语音阐述,也可上传论文的其他补充性数据与材料,使论文成果能更加立体化展现,扩大论文和作者的影响力。读者可以方便地通过文章的OSID码查阅作者提交的相关材料,给作者留言,与作者在线讨论。
期刊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如何创新办刊方式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作者、读者服务,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服务,是一个持续的、开放的话题。《古地理学报》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充分重视并利用网络技术,着手从多个方面构建立体办刊模式,有些方面的工作是尝试性的,在满足读者、作者需求、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提高期刊影响力等方面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