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反思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0-03-11 07:58:18夏鹏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9期

夏鹏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审计处,天津 301800

医院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服务场所,受市场经济及环境的影响较小,以政府管理为主,在内部管理中需遵循国家管理制度[1]。新时期时代背景下,医院这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极大促进医院科学发展,同时,医院在内部管理中需要严格遵循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制度,这其中也包括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财务管理中的组成部分,以独立、客观的经济咨询活动为主,有利于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且内部审计还能够作用于医院内部管理程序中,能够为内部管理提供准确及客观的评价,规避风险,提高医院内部管理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能够为内部管理实现战略性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2]。 基于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升医院内部审计的实际质量。

1 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意义

内部审计是针对于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同时也反映了医院内部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所以在内部审计中,能够对医院内部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情况加以审计监督,从而提高内部管理质量[3]。例如在医院收费服务中,是否严格落实医疗卫生机构收费服务制度、应用政府常规化采购规范程序、执行经济合同等,都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将内部审计工作落实于医院内部管理中,能够有效起到监督审计效果,促进医院内部各部门在管理工作上的规范化运行,合理执行规章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控制整体水平[4]。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能够在维护医院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促进医院的和谐发展。 在医院内部审计中,能够形成对医院经济效益的有效审核,并对现行的医疗卫生环境进行有效分析,杜绝医院收费服务不合理现象,减少医院不合理支出,整体性地提升医院内部管理质量,促进医院和谐发展[5]。

2 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医院内部审计中,审计工作的应用并不完善,内部审计形式化问题依旧存在,为改善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还需要从内部审计现存的问题中入手,展开具体讨论。

2.1 审计思路不完善

医院内部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但同时又兼具系统性的工作,其针对于医院内部经济活动展开审计监督,但同时又渗透于医院内部管理系统中,所以内部审计在审计工作落实中,需要配合于医院内部管理工作中[6]。当前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由于对于审计工作的思路不完善,单纯性地将医院内部审计作为财务审计,造成内部审计难以发挥系统性审计、监督与控制效果,不利于内部审计整体质量的提升。

2.2 工作落实不到位

内部审计工作的落实需要实现渗透化,渗透于内部管理中,但基于医院内部管理中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不深入,审计工作思路及手段不完善,因此在内部审计工作的落实上还存在较多不足。当前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形式化问题依旧存在,基于财务系统所进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够起到对财务经济活动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效果, 且忽视了除财务部门外的其他经济活动,这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落实,也难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7]。

2.3 规范性管理不足

医院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管理的一部分,在内部审计工作的落实中,还存在有管理力度不高的问题,这体现于两个方面:①内部审计在管理制度上不规范,缺少了严格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流程,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缺少规范性,难以有效实施;②内部审计管理人员在专业素养上不高,基于审计管理人员对于审计工作的管理不到位,也难以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力度及效果[8]。

2.4 风险导向性不高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起到强化医院风险管理的作用,但基于部分医院在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意识上不足,造成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相脱节,没能够发挥内部审计工作优势有效规避风险。 一方面,公立医院内部对财务风险的管理缺乏内部审计融合意识。 在内部审计中,忽视风险导向性因素,没能够以内部审计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对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控较为不利。 另一方面,医院内部控制中,缺少内部审计的融合,医院财务及业务活动都属于内部控制与管理范畴,传统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多种风险环境,还需要内部审计发挥风险导向性,提高医院规避风险的能力,提高内部控制与管理水平。

3 医院内部审计的优化路径

医院内部审计直接作用于与医院经济活动相关的事宜中,并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审计,这能够提高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效果,避免财务风险及经济效益缺失,同时也能够促进医院内部管理质量提升,推动医院科学发展,所以在内部审计中,还需要针对性地改善存在的不足,不断优化内部审计工作,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落实效果[9]。

3.1 完善医院审计工作制度流程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具备独立的工作制度流程,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落实质量,还需要从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流程中加以完善,例如以医院内部审计形成对医院日常经营中财务数据的审核流程,规范财务数据审核的程序,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从源头上确定财务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查找财务体系或手续上的漏洞,提高医院经济效益[10]。 另一方面,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制度流程还需要渗透于内部管理中,应根据内部管理内容全面完善审计工作制度流程,从而更好地在内部管理中落实内部审计工作。

3.2 规范审计管理理念及手段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落实需要医院内部管理中能够形成对内部审计的较高重视,在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理念及手段上进一步规范,提升内部审计在内部管理中应用的地位。一方面,医院内部管理中,需要形成对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及系统性的支持,建立起专门的审计部门,形成审计工作的独立化运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管理中需要形成严格管理理念,从审计制度到审计工作开展,应形成严格管理,避免审计工作流于形式[11]。

3.3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及能力

医院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还需要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能力中加以提升,一方面,应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意识,以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中内部审计相关的政策制度及内容提高审计人员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及落实的有效认识[12]。 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工作实效性,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及审计工作落实效果,全面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良好人才基础。

3.4 加强风险导向性内部审计工作

财务风险是医院经营管理风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财务经济活动的科学性,也是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在医院内部审计中,应重视财务风险的防控,对财务信息与财务经济活动形成审计管理,以风险导向性审计及时发现财务风险问题。这还需要在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层对风险审计工作的重视性。在风险导向性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应具备完善的审计复核、考核体系,也需要形成责任追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的落实效果。另外,也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导向性内部审计评价指标,对内部审计工作形成有效督促,针对于财务经营、业务经营相关指标展开评价,从而有效评估风险因素,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整体质量。

4 结果与讨论

以该市某院2017—2019 年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分析,在落实医院内部审计以来,医院经济效益得到稳定提升,在年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上都有明显增长,见表1。这说明内部审计为维护医院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支持作用,也体现出医院内部审计在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性。

表1 2017—2019 年某院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社会管理结构也实现了发展,更加与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 医院作为社会经济体之一,具有公益性质,但也具有经营需求,需要医院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实现有效转变,由传统的粗放化管理向新时期集约化管理理念转变。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提高医院内部管理质量的作用,更能够对医院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形成客观评价,促进医院内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是维护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院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医院内部审计中,还需要改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新时期背景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为有效适应内部管理需求,还需要在管理理念及手段上进行转变与创新,内部审计作为独立的监督、审查工作,确实能够起到提高医院内部管理质量的效果,但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问题。当前在医院内部审计中,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审计思路不完善、规范性管理不足等问题依旧存在,对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存在不利影响,所以在医院内部审计中,还需要针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以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内部审计整体水平。

这还需要医院内部管理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规范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落实措施及路径,提高内部审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及能力,从而在医院内部管理工作中形成高效的审计工作手段,提高对医院经济活动的管理与控制质量,并为医院内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评价依据,促进医院内部管理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还需要从内部审计制度、流程及人员中入手,从而转变内部审计工作理念,完善内部审计落实措施,提高医院内部审计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