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河辉
(福建省三明市皮肤病医院检验科,福建 三明 365400)
现阶段临床实验室最常见的检查方式即为血常规检查,通过对血细胞数量、形态等进行观察,可以进一步判断受检者血液是否存在异常,依靠血液检验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制订治疗方案并确定临床用药,且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血液检验结果可直接反映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为后续诊断及预后观察提供数据支持[1]。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以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血液标本保存方法及血液标本检测技术等最为常见。研究指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越长,越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2]。为进一步体会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特将我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内进行血液检验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借助回顾性分析方式展开此次研究,研究时段为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70例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区间12~70岁,年龄均值(41.56±20.15)岁。
1.2 方法 试剂与仪器:此研究全程借助迈瑞五分类血细胞(BC-5300型)分析仪检测,借助仪器配套试剂盒、配套抗凝剂真空采血管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
方法:采集血液前将相关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采血操作者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采用一次性采血含EDTA-K2真空管,以肘静脉血为主采集6 mL。后将血液标本分别置于3支试管内,并分别标注“1 h、3 h、6 h”,然后检查血液[3]。
注意事项:抽取患者6 mL静脉血,并对采血时间、血液检验时间进行准确注明;在检验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以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血液标本的密闭性,同时详细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放置时间血液标本常规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研究所涉及的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数据显示,血液标本放置6 h后进行常规检验,其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计数明显较低,并且各指标水平低于1 h、3 h,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较高,并且各指标水平高于1 h、3 h,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血常规检查现已成为临床血清学基础检查项目之一,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项目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确诊患者疾病,并对患者是否存在贫血、血液系统疾病进行有效判断。临床研究指出,在对血液标本采集结束之后,需在最短时间内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尤其是外界温度>22 ℃时;若血液标本在超过22 ℃的环境中放置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试验操作延长,从而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4-5]。
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值产生的影响:随机抽取多名患者并采集静脉血后立即检测白细胞,并将检测结果与放置2、4、8、24 h后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单核细胞增加幅度较为明显。随机抽取多名肿瘤患者并采集静脉血后立即检测血小板和白细胞,并将检测结果与放置2、4 h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血液标本放置4 h后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血液标本放置2 h后血小板明显升高[6-7]。②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标本溶血现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诸多因素都会导致血液标本在采集后发生溶血,而临床研究证实,引起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的主要原因在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8]。
表1 不同放置时间血液标本常规检验结果
临床证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均有极高价值,但检验中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为此需对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因素进行分析。①试剂因素:采集的血液标本在实施检验前需进行抗凝处理,避免血液凝结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但血液与抗凝剂之间比例不合理便会影响检验结果,若抗凝剂在血液中所占比例较小,在送检、待检过程中血液中会存在细小的血块,继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9-11];若血液中抗凝剂所占比例较大,检验结果会受抗凝剂影响,再者待检血液标本经抗凝处理后,多数细胞会发生变化,且血小板易发生肿胀、崩裂现象,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②仪器因素:一般情况下血常规检验选择血细胞分析仪,但若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未经校准,则检验结果准确性较差。③患者自身因素: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其年龄、精神状态、性别、基础性疾病、近期使用药物等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此外研究发现血液标本采集时间、检验时间、季节、温度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12-13]。④人为因素:医务人员在标本采集过程中,若动作不标准、速度过快、出入次序不合理等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导致血液标本还未进行检验,已经发生凝结反应;其次血液标本进入试管后需轻轻摇晃,若摇晃时间不足会导致抗凝剂、血液标本未充分混合,继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再者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连接硅胶管,若硅胶管长度过长便会导致标本在进入试管过程中发生凝结,影响标本质量;且在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未掌握操作方案,专业能力较差,均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导致医师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影响后期治疗及预后效果[14]。
本研究的结果也提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越长,越会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其中放置时间和血液检验结果误差之间呈正比关系,放置时间越长,对血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越大。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采集后的放置时间至关重要,会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开展血液检测工作时,需足够重视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在完成血液样本采集后对其进行及时标记,且在允许留置时间内进行送检。若无法保证血液样本及时送检,则需将其放置在标准温度的环境中进行冷藏保存,避免和减少细菌感染,确保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