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凤凰县自然资源局 湖南 凤凰 416200
湘西是国土资源部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里明确指出的地质灾害易发区。1998年全州地质灾害1000多起,2020年6月29日一场暴雨过后,凤凰县滑坡、垮塌20余处。连年不断、防不胜防的地质灾害不仅给贫困的湘西人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也威胁着湘西人民的生命安全。新时期,做好地灾防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其重要性无异于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
1.1 地质灾害的种类及成因 湘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结合现实来看以滑坡最多。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有很多,可概括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逐渐增多但自然因素仍起着决定性作用。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公路建设、村民切坡建房和矿山开采引发的山体滑坡和地面塌陷。自然因素中,一是湘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水集中且量大,雨季就是地质灾害频发期;二是湘西的地质特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大;山地面积多达81.6%,且以山高坡陡居多;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岩溶景观众多,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溶蚀洼地、溶丘;软弱岩土体的存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先决条件,软弱岩及碎屑岩(特别是红岩和泥页岩)风化形成结构松散、降水易于渗入的残坡堆积层。基于以上种种,湘西是名副其实的地质灾害易发区。
1.2 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 2017年凤凰县地质滑坡、地面塌陷约50次;2018年全县地质滑坡、地面塌陷40余次,其中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楼盘帝泊郡;到2019年全县共发生地质滑坡和地面塌陷30余次。从数据看出随着群测群防模式的推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并总体持续向好,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一是极端天气频发,如暴雨,2020年6月29日凤凰县数小时内降水量便超过了200mm;二是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多为监测“盲点”,即非登记在册的隐患点,如2020年凤凰县十里牌村滑坡;三是人为原因的地质滑坡逐渐增多,如近几年凤凰县滑坡多为一些公路。这些新情况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并优化当前的防治工作。
2.1 资金投入不足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消除不论是工程治理还是异地搬迁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还是公益性投入,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本就贫困的湘西,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无法悉数满足。
2.2 “人防”有余但“技防”不足 一是人岗相适性不足,基层干部是排查隐患点主力,但十分缺乏专业知识,导致排查虽多但效果不好;二是现代技术使用不足,当前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地面裂缝、地面沉降、地下水水位、降雨量、深部位移等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引用可长期并实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情况。
2.3 信息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并未形成长期的可供决策参考的动态信息监管档案库;二是各类预警信息需要州、县、乡镇、村(村里通常是靠村部广播)层层传达才能到达隐患点地区群众,缺乏直接快速的预警通道,无法唤起灾区群众的自救意识。
2.4 工作考核不够健全 地质灾害关乎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湘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缺乏一套可量化、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体系。
2.5 监测“盲点”问题 受制于编制问题基层人手紧缺,汛期频繁的排查工作容易形成路径依赖,每次只对登记在册的隐患点进行排查,而其他的监测“盲点”疏于防范。
3.1 实行专项基金兜底,社会力量参与的资金保障模式 一是建立专项基金对地灾防治进行兜底保障,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算方案报地方财政核批;二是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出台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规范文件,从源头上补充防治经费和减少地质灾害隐患。此外,鼓励社会爱心团体和企业踊跃捐款。
3.2 完善“人防+技防”双重防灾体系 一是通过购买服务,对接地灾防治专业机构,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专业培训,同时实行专业机构包县或包点(隐患点)制,加强专业巡查;二是引进技术设备,对影响较大的隐患点进行长期、全面监测,如地面裂缝、地面沉降、深部位移等,实时掌握各项数据变化情况,必要时供决策参考。
3.3 规范信息管理和应急处置 一是建立隐患点动态信息管理档案库,分层分级对每一个隐患点的位置、类型、受威胁群众、深部位移情况、地面裂缝等一一建档入库,并在日常巡查中更新数据;二是建立直通隐患点群众的重大预警信息传送渠道;此外,在隐患点地区的每家每户都赠送实物版的地灾隐患提示和紧急情况避险指南,坚持从细处着手,提高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度和自救意识。
3.4 建立科学可量化的考核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考核时很难面面俱到,因此需行业主管部门和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机构共同研究,抽出主要的工作指标进行量化,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分值,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抓手、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最后根据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年终奖惩,提高基层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3.5 加强“群专结合”,扫除监测“盲点”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大,如凤凰县登记在册的隐患点多达120多个,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只依靠基层干部明显不够,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把地质灾害防治当做人民战争来打。通过基层干部加强巡查和群众广泛参与来扫除地质灾害的监测“盲点”。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尤其在新时期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对当前的防治体系不断总结和优化,唯有不断反思总结、保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