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英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南麻卫生院,江苏 苏州)
中药注射剂是通过我国中医理论的指导,运用现代医学技术与方法,从广泛中药材里提取出有效成分制成的无菌制剂[1]。中药注射剂的注射部分主要包括静脉、肌肉与穴位注射等,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医发展及其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之一[2]。中药注射剂相对于另外的中药剂型有许多优点,其优点主要包括疗效确切、见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以及治疗效果好等方面,能够广泛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等[3]。因此,中药注射剂在我国临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4]。在我国乡镇卫生院,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更加普遍。因为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成分比较复杂,其成分提取非常困难,乡镇卫生院对于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突出[5]。本研究对乡镇卫生院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中药注射剂在乡镇卫生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将我市多个乡镇卫生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2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进行收集与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药注射剂处方中男性142例,女性118例,年龄22~76岁,平均(45.48±4.48)岁,乡镇卫生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主要包括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热毒宁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等。
收集我市多个乡镇卫生院2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的相关标准,结合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收集的处方中使用不合理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临床诊断、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探讨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乡镇卫生院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超适应证使用情况、超剂量或浓度使用、溶剂选择不当、超疗程使用以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中药注射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皮肤及附件损害以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等,涉及药品包括射用血栓通(冻干)、热毒宁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等。
2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中不合理的用药处方有48张,约占18.46%;在用药不合理情况中,超适应证使用情况最多有19张,约占39.58%。其他情况依次为超剂量或浓度使用12张,约占25.00%;溶剂选择不当9张,约占18.75%;超疗程使用5张,约占10.42%;联合用药不合理3张,约占6.25%,见表1。
表1 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情况(n, %)
2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中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处方有7例,约占2.69%,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皮肤发红、瘙痒的情况有5例,约占71.43%;消化道不良反应有2例,约占28.57%。
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改革,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问题逐渐成为乡镇卫生院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6]。中药注射剂的注射部分主要包括静脉、肌肉与穴位注射等,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医发展及其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之一。中药注射剂相对于另外的中药剂型有许多优点,其优点主要包括疗效确切、见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以及治疗效果好等方面,能够广泛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等。因为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成分比较复杂,其成分提取非常困难,乡镇卫生院对于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突出[7]。
中医讲究辨证进行施治,但在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大约有90%的中药注射剂均由西医医师使用,因为这些医师对中医的辨证原则及方法不能熟悉掌握与运用,在中药的各种症状掌握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所以,比较容易出现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其中超适应证使用情况发生的最多,超适应证使用情况主要指的是医师用药超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上的规定治疗范围,没有严格按照中医理论辨证方法与说明书进行给药。我中心医师对患者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主要包括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热毒宁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等。医师应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与中医理论辨证方法,结合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给药,减少患者服药后因给药错误出现的不良反应。比如,医师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时,其注射液成分主要是三七总皂苷,主要功效为通经活络与活血祛瘀,主要用于淤血所致的中风与中风偏瘫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运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明显和适应证不相符合。
通过对我市多个乡镇卫生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2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进行收集与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中不合理的用药处方有48张,约占18.46%;在用药不合理情况中,超适应证使用情况最多有19张,约占39.58%。其他情况依次为超剂量或浓度使用、溶剂选择不当、超疗程使用以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2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中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处方有7例,约占2.69%;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皮肤发红、瘙痒的情况有5例,约占71.43%,消化道不良反应有2例,约占28.57%。
研究结果表示,乡镇卫生院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情况较为普遍,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管理力度,乡镇卫生院需定期对临床医师进行相关专业培训与考核,最大程度的提高临床医师的综合能力水平与专业素质,使临床医师能够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范围、用法与用量,使乡镇卫生院临床中药注射剂用药的安全性得以提高,确保其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探讨乡镇卫生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及分析,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