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栩培
摘 要: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是连接及服务人们生产生活的纽带。如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供电质量、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配电网在供电服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抓好配网建设,从源头上提升配电网运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做好电力优质服务。本文主要对配网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配网建设;标准化管理;研究与应用
引言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规模也呈现出了增长的趋势,人们对电网配电的效果和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而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在配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因为配电网规模庞大,链接和运行数据的复杂程度比较高,极易出现在配电网规划的过程中的对数据处理不到位的问题,而运用好大数据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1]。
1配电网发展现状
1.1网络结构落后
目前,配电网网架结构比较薄弱,大多采用环式、辐射型或网格式網络结构,其中辐射型网络结构采用单电源供电方式,普遍应用于农村地区。由于该地区电网规划早、投资少,可靠性较差,农村地区停电情况常有发生。网格式和环式网络结构都采用多电源供电方式,多用于城市。多源供电方式的质量和可靠性较高,但受制于地理位置、电源点、供电线路等因素影响,且网架结构规划和建设滞后,合环运行存在一定风险,供电质量依旧无法得到保障。
1.2用电需求现状
鉴于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原因,大量工厂聚集在国道沿线的乡村间。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对用电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薄弱的网架结构和单辐射型的供电线路导致转供不足,一旦线路发生故障或检修,无第一电源供给,供电质量可靠性差,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
1.3未能加强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配网标准化建设质量能够达标的重要保证,在现阶段中,大多数电力企业内部都制定了标准化管理制度,但是对于制度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并没有落实到位,整个制度体系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导致实际配网标准化建设中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由于制度规范的缺乏,使得制定好的标注化管理制度也无法贯彻落实。这些问题存在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不仅会对建设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对电力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也无法按照规定要求完成标准化配网建设[2]。
2配电网规划的研究
2.1电力系统在新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增长,城市化水平也不断在提高居民对电力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要想让电力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就要重视新能源项目的建设,认真做好新能源项目的规划与管理工作,让新能源项目带动电力行业稳定发展。而实际的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电力系统工程的规划模型复杂,数据非常多,处理数据时容易出现误差,要想提高对复杂电力系统工程规模规划的效率,就需要利用电力大数据还对其分析处理,规划新能源系统的结构,工作人员可以用电力大数据系统采集各项数据,对系统有更好的了解,对新能源的电源节点有更好的定位,有效应用新能源和电力系统的电源节点,面对复杂的数据,工作人员需要用电力大数据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与此同时,要想更好的优化电力系统,规划好电力系统的发展,让大数据的计算方法变得更为精确,就需要准确的检测电力设备,预测电力设备的故障,让电力系统的运行变得更加可靠且稳定,同时不能忘记传统的网络规划方法,让新的网络规划方法和传统的网络规划方法相结合,吸取过去网络规划方法的精华,对新能源项目规划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计算出准确的数据,整合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来了解新能源系统的运行情况,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电力大数据,就会让新能源系统的规划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要想有针对性的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规划效率,同时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规划的质量,就必须建立起专门的新能源项目规划的工作平台[3]。
2.2 设计标准化管理
加强对配网设计阶段的标准化管理,是整个配网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核心环节,设计阶段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要能够严格遵守相应的设计规范,同时在配网施工开始之前,要做好交底工作,要有详细的交底记录。配网设计要能够因地制宜,要结合建设地区的实际用地情况以及地理特征,来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的设计,在设计工程完成之后,要组织专业的技术团队,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核。为了使设计方案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与施工方之间保持密切的交流沟通,并对具体的施工条件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
2.3网架结构建设
网架结构建设是配电网规划设计的主体。目前,部分主网架构已经完成N+1网架模式并处于省网中,但是地区中压配网仍然比较混乱,需加快网架结构的改造和建设,优化最终网架的布局和形态,确定中压线路的联络方向和数量,着重解决设备老旧、线路半径小、设备容量不足、不能环网操作等网架改造中遇到的问题[4]。
2.4线路优化
配电系统的网络结构是影响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接线方式能够减少故障的停电及预安排时间。部分地区采用多供一备的方式进行网络结构优化,通过建设联络线路,预防线路检修和故障期间重要客户的停电风险。目前,部分地区的配电网架仍已架空线为主,阻抗小、安全距离大,故障排除易给带电合环造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2.5建设合环运行系统合环运行
在部分地区仍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合环运行系统能够有效帮助调度员做出判断和下达指令。EMS系统是配网常用的调度系统,能给带电合环操作提供运行数据。调度员通过EMS系统能够直观看到配网的运行情况。EMS系统通过SCADA功能,采集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参数,通过潮流算法计算出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参数,为合环计算软件提供运算环境,不仅满足调度运行人员日常监控和操作的需要,还为调度运行人员提供分析数据,帮助运行人员进行现场判断。
2.6培训合环运维人员
部分供电局应设立合环运维岗位和编制,定期对调控人员和运维人员开展合环运行的专业培训和模拟练习,组织他们到有丰富合环运行经验的单位进行交流学习[5]。
结束语
配电网合环运行是一种科学、可行的配电运行方式和技术方案,需要相关技术支撑和精准的实时计算数据,为合环操作及运行提供前期校验功能和辅助决策依据。揭阳是一个发展中的三线城市,滞后的网架线路和传统的配电运行方式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部分地区中压配电网合环运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其发展规划措施,为促进部分地区的电力发展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健科,吴星昂,王业凡,高建东,沈捷,吴晶莹.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动态重构方法研究[J].信息技术,2020,44(08):114-120.
[2]张海波,马伸铜,程鑫,龚贤夫,卫凯.保证重要负荷不间断供电的配电网储能规划方法[J/OL].电网技术:1-10[2020-09-29].https://doi.org/10.13335/j.1000-3673.pst.2020.0851.
[3]徐小琴,王博,赵红生,杜治,杨东俊,李高俊杰,刘军,胡钋.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及最优潮流的输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16):18-27.
[4]张惜.配电网建设与改造规划实施策略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9.
[5]万富康,施展,王占山.基于线性整数规划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20,40(04):122-12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市通州区供电分公司 江苏 南通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