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舆情焦点和重点问题调查研究

2020-03-10 17:07于秀敏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3期
关键词:处置研判舆情

于秀敏

摘 要: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舆情研判工作。对学生舆情焦点和重点问题调查及汇集,为舆情研判和处置提供依据;构建舆情研判、处置、跟踪反馈机制,构建舆情引导新机制,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支撑。

关键词:舆情;研判;处置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进行管理[1]。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随着疫情的蔓延,这场举国上下守望相助的疫情防控之战,对于正值假期的大学生来说,是以无字之书为教材的一堂鲜活的、深刻的、现实的人生大课。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体活动,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抗击信管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2020年4月9日以后,全国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以后为“后疫情是时代”[2]。

新型冠状病毒突发是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也是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考”。 时空隔阻,使得高校只有通过网络对居家大学生进行思想者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涉及生命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教育等等,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疫情,承担防疫责任,履行防疫义务。传播媒介是大学生舆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网络状态下的全媒体信息传播利弊同时存在,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掌握学生网络舆情的焦点和重点,抓住话语引导权的机遇,引领学生构筑师生共“战疫”的新境界、构建疫情防控教育新形态,增辟疫情防控环境育人新空间,拓展疫情防控教育生态功能圈,努力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大考之人”,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内不同年级、不同市域的高校大学生对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1305份,收回有效问卷1200份。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法:疫情背景下,利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与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特征与规律、政府舆论引导策略等相关的理论、期刊文件以及网络主流媒体的报道,对收集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整合,制定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

1.2.2调查研究及案例分析法:通过调查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等宏观上追踪大学生舆情的来源、内容、传播、发生与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微观上追踪大学生的思想、情绪、言行等,对大学生舆情工作现状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舆情的焦点和重点问题进行细致论述,为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和处置提供参考,以期提高舆情处置效率。

1.3 数据统计

运用EXCEL数据统计软件,将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整合,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结果与分析

2.1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舆情焦点和重点问题的调查研究

通过表2发现,在疫情初期,不同年级大学生舆情的焦点和重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热点事件,均占比70%以上。其中对疫情发展、疫情防控的关注度较高,食品安全、社会道德、等等热点事件次之;娱乐话题、与自身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切身利益相关及其他、时政热点话题、校园文化及生活关于度依次递减。这可能与学生居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体活动,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等有关。

通过表3发现,在后疫情时期,不同年级大学生舆情焦点和重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及生活,其次为娱乐话题及社会热点事件。此时,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各高校学生返校,并实行动态管理状态,使得学生们的关注点有所转移。

2.2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舆情焦点和重点问题对策的分析

2.2.1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舆情焦点和重点问题研判对策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舆情具有表达的主观性与“非理性”、传播的迅捷性和“自由性”、影响的扩散性和“情感性”等特征[3]。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生活常态,同时也刺激了大学生舆情的突发性、不稳定性和多样性。双重背景下,及时、准确搜集大学生舆情信息,对焦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对舆情发展态势作出精准判断,是全面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点。

大学生舆情信息采集员在方法上采用调查、跟踪法、文本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等,准确掌握大学生舆情的焦点和重点问题;在内容上剖析、过滤陈旧信息、重复信息等,筛选出有价值、可靠性高的舆情信息;在形式上以周、月、季、年为周期,对舆情态势做出阶段性、周期性、系统性的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判断舆情发展态势,为科学处置舆情做出参考和指导,提升舆情处理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实效性。

2.2.2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舆情焦点和重点问题处置对策

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大学生舆情处置首先要以预防为主,及时关注学生的“热点”和可能存在的“导火索”,努力消除各种诱发因素;一旦发生,快速出击,积极应对,尽快“灭火”,尽力将舆情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蔓延;对处于舆情中的大学生,主要以引导为主,管理为辅助的教育策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学生,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这一内在要求。

2.2.3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舆情焦点和重点问题跟踪反馈对策

虽然舆情从孕育到扩散再到消减,是其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大学生舆情发展的消减阶段,倘若没有正确跟踪反馈处置,则可能导致舆情长时间存在或引致另一舆情而产生“连环效应”。因此在舆情的后期阶段,不仅要对舆情发展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还要深入研究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舆情的发展规律,将舆情真正化解[4]。

2.3 构建大学生舆情引导处置机制

2.3.1完善舆情研判预警机制

借助大数据舆情监控中心,创建日常信息收集和监测平台,综合舆情态势信息,估算舆情威胁程度,划分预警等级,构建常态化、多维度、全方位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2.3.2 落实舆情应急处置制度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更新和完善络舆情处置相关制度,使舆情处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制定《舆情处置预案》,将大多数以往惯常采用的“被动处理型”的应急模式变为“主动预测型”的应急模式。

2.3.3 建立大校园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格局

大学生舆情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棘手问题,绝不能仅仅将之视为是某一部门的职责。舆情的处理,需要统筹协调校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教学院系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等部门联动、协同合作。只有树立大校园协同参与的应急管理意识,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舆情处置的能力。

2.3.4 深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预防和处置大学生舆情危机不仅要关注引起舆情的各种诱因,更要注重解决诱因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才能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首先要利用好课程思政及思政课程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全面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再者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教学,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同时,还要加强加强同辈群体教育,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从思想深处铸魂育人,有效防范和制止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

3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疫情的突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只有准确把握大学生舆情的焦点和重点问题,才能找到引导和处置舆情危机的可行之策。通过舆情研判,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EB/OL].http://www.nhc.gov.cn/jkj/s7916/202001/44a3b8245e8049d2837a4f27529cd386.shtml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http://www.gov.cn/zhengce/2020-06/07/content_5517737.htm

[3]崔国红.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7):82-85.

[4]王世海. 自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導与处置机制探析[J]. 职大学报,2020(01):80-84+44.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政研会课题组--秦皇岛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舆情焦点和重点问题研究》(QHDZYKT-2020047)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600)

猜你喜欢
处置研判舆情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基于CRF文本挖掘的事故研判分析
加大污泥处理力度 提升固体废弃物科学处置水平
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