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爱民 袁德胜
摘 要:在经济社会转型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不仅为我国农民工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对即将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也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以六安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分析六安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状和创业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以及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创业;六安市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以及国家“双创”战略深入推进,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些返乡农民工在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技术、资金,因此回乡创业有一定的基础,也日益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生力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全面脱贫的新动力。
安徽省作为中东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和劳务输出主要省份,2006年制定了“全民创业”战略计划,把返乡创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2019年为支持和促进返乡创业人员返乡创业,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通知》,出台了多条含金量足的支持政策。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农民工群体带来的就业压力,安徽省又出台了八条举措帮助“从湖北返乡人员”创业就业。六安市作为安徽省的重要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每年有166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工,占全市总人口的28.23%,其中外出转移就业约145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87.35%。了解六安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措施,对于研究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笔者走访了六安市返乡创业园和有关市直部门,就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二、六安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现状
(一)农民工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截止2019年底,六安市全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工总数为166万人。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占24.2%,30岁至50岁占54.4%,50岁以上占21.4%。从就业行业看,从事采矿业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3.26%,制造业占30.84%,建筑业占21.79%,交通运输、仓储占5.15%,批发零售业占7.25%,住宿餐饮业占9.5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7.39%,其它行业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14.77%。从转移就业人员技能和学历情况来看,普工占67.43%,初级工占21.56%,中级工占6.88%,高级工占2.57%,技师占1.1%,高级技师占0.4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7.77%,高中文化程度占40.8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38%。从转移就业区域看,省内转移就业约36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24.8%;省外就业为109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75.2%。省外转移就业人员中,长三角地区由于其交通方便、气候相近,外出就业人员最多,约58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40%;珠三角地区约20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13.8%;京津冀地区约 10.7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7.4%;其他地区约20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13.8%。从外出转移就业人员每月净收入情况来看,1500元以下占2.67%,1500-3000元占19.29%,3000-5000元占56.5%,5000元以上占21.54%。总体上看,务工收入大约占农村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二,务工收入的多少对整个家庭的年收入具有重大影响。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特征
目前,六安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和创办企业总数快速增长,投资项目和投资规模逐步加大,返乡创业已成为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返乡创业农民工虽然情况各不相同,但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1、返乡创业者以中年男性为主但逐渐年轻化
据调查统计,六安市返乡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42.5岁,年龄在35岁至50岁之间的占了60.8%,其中返乡创业者中,男性占94.7%,女性仅占5.3%。随着政府对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措施加大,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这些新时代农民工平均年轻在28岁左右,累计外出务工时间为3至5年,他们在外增长了见识,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有创业想法和动力,已经逐渐成长为返乡创业人员的中坚力量。
2、返乡创业者多数从事非农产业,以个体经营为主
从返乡创业者创业领域看,大多从事的行业都是依托本地拥有的特色资源,如特色种植养殖业、加工业、餐饮服务业、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业等非农产业,多以个体经营为主,或者是夫妻共同经营,所占比例達到了85%。虽然创业者从事非农产业,但他们和农业之间的联系仍然存在,他们仍然拥有耕地。根据调查统计,返乡创业的企业规模较小,初次投资一般在10万元以下,对于是否后续再次增加投资,创业者大多持谨慎态度。
3、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资金大多依靠自我积累,对风险敏感
根据调查统计,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来源比较集中,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时的积累,以及从亲戚朋友处筹借的资金,对于资金使用风险比较敏感,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的意愿比较低。
三、六安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创业者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创业能力不强
返乡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不高,根据调查统计,68.3%的返乡农民工学历为中学及以下,高中学历的为30.5%。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能力密切相关,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农民工创业的方向集中于技术水平不高的行业,如餐饮业。其视野和思维方式也不够开阔,创新意识不强,运用现代科技开拓市场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创业者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多,获得外部支持不够
虽然六安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六安市返乡创业工程的实施意见》、《六安市返乡创业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出台了与创业有关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在政策宣传、落实、兑现等方面做的不到位,同时很多政策措施是原则性、粗线条的,办理部门不明确,申办流程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导致创业者对创业政策不了解,不清楚如何去申请和享受这些优惠的创业政策。据六安市政府研究室开展的问卷调查,对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比较了解的创业农民工仅占24%。对创业政策和优惠措施的不了解,加大了农民工创业的成本,挫伤了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
(三)政府主动服务意识不足,创业服务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在部分县区镇村一级组织对返乡创业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认为创业是农民工自己的事情,与政府部门无关,导致政府宣传动员不够深入、线索梳理不够细致、跟踪对接不够扎实、招引目标不够精准。同时对返乡落地企业跟踪服务不够,也影响了其他有意愿返乡创业人员的返乡创业预期和积极性。
四、六安市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支持
六安市相继制定了《关于六安市返乡创业工程的实施意见》、《六安市返乡创业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暂行)》、《六安市返乡创业工程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返乡创业主攻行动重点任务的通知》等文件,从园区平台建设、要素保障、创业管理服务、政策支撑、技能培训等方面全方位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落实创业服务政策,为创业者保驾护航
1、加强创业有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六安市根据创业准备、试创业、初创期、成长期等创业不同阶段,提供“创业意识培训”、“创办你的企业”、“网络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等形式多样的阶梯式创业培训体系。通过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理论知识提升,帮助返乡农民工提升创业本领。
2、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六安市为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促进大众创业的通知》,首次将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纳入创业担保货款申请对象。将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的30%调整到25%。自2016年以来,六安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84亿元,政府的资金支持极大的鼓舞了返乡创业者的创业热情。
(二)夯实创业服务载体,打造一流创业平台
1、积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六安市自2018年起,连续3年,建设20个左右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对初次认定并授牌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根据入驻企业个数、创业孵化成功率、存续期、促进就业人数、实现经济价值等,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同时积极申报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申报成功后将获得480万元的补助,截止目前,六安市裕安区康城美桥、金寨县“金梧桐”、舒城县南聚、霍山县衡山镇等四家单位被评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
2、加强创业服务云平台运营。六安市坚持“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宗旨,通过聚集、整合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经营性服务机构的各类优质创业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开放式、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云平台,推动创业服务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满足多元化创业服务需求,2019年全市累计发展创业服务云平台服务商73家。
(三)营造创业服务氛围,助力创业梦想
1、常态化的举办创业大赛。六安市通过常态化举办“赢在江淮”创业大赛选拔创业典型,培育创新创业带头人,推动全市创业者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同时推荐优秀创业项目参加全省创业大赛和全国就业创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展示近年来六安市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工作成果和就业创业服务的典型经验与做法,通过交流平台,引领双创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2、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民创业激情积极营造崇尚创业、勇于创业、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六安市连续三年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创业典型人物进行广泛宣传和专题报道。发揮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增强返乡创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
结语: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对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和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农民工群体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走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从战略高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他们参与到即将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冰,袁德胜.农民工工资水平、统计误差和城乡收入差距[J].2014(1),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李红侠.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效应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 张敏.分析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方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
[4] 王彦青.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践困境及其政策与理论反思[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4).
[5] 六安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六安市委党校 安徽省六安市 2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