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璐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随着勤工助学工作日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探讨勤工助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发挥,对于高校机关行政部门增强管理育人意识,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育人;勤工助学
当前,高校各单位均设置了大量勤工助学岗位,勤工助学日益成为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勤工助学工作也要主动开发更深层次的功能,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立德树人,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
一、勤工助学实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一)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通过参与劳动、实践开拓视野、获取知识、提升技能、锤炼人格,并取得相应劳动报酬。勤工助学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必然要肩负起高校人才培养重要任务、主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勤工助学从简单经济帮扶向思想帮扶、学生综合培养转化,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勤工助学工作队伍本身即是学生干部队伍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勤工助学学生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塑造优秀学生典型,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进而带动全体同学共同成长、全面发展。
(二)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勤工助学的过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勤工助学工作中,可以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特质来影响人、塑造人。在日常工作中,勤工助学的学生由于工作性质,与教师接触时间长、交流频率高,因此有较多机会表达自身学业、工作问题或思想困扰,教师也更有可能及时发现、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以便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思政工作,因此就更便于做到如盐在肴、恰如其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实践工作等方方面面;做到精准滴灌,久久为功,在关键时刻发挥能量和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成效。
勤工助学实践是检验立德树人成效的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其核心内涵就在于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建立正确评价机制,坚决避免唯分数论、唯排名论的消极片面做法。勤工助学实践以其实践育人的内涵,作为社會主义教育事业“立德树人”顶层设计下的具体执行,覆盖面广、代表性强,是衡量高校素质教育、综合教育以及价值教育开展成效的有效窗口。勤工助学工作的广泛性和高互动性,不仅便于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及时收获学生的反馈,也便于有效跟踪和监测高校“育人”这一本质目标的实际进程和实现效率,从而为评价“立德树人”成效提供理论体系框架和实践依据。
勤工助学是总结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有效途径。摸清勤工助学学生群体的特征,有利于从微观窥全局,宏观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思考学生现实需求与当前教育供给之间的差距,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探索,有利于提升管理岗教师的管理育人能力,进而营造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二、勤工助学实践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学生勤工助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该利用好学生按照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要求的有限时间,同时更应该立足岗位,在工作之余,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充足的资源和平台。
(一)组织理论学习,提升理论修养
从学习内容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帮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好各项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党中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各类文件精神的把握,提升工作的专业能力,更加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岗位工作的意义。三是主动带领学生讨论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国内外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增强学生与时俱进提升自我的意识。四是注重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从学习组织方面,一是要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理论修养作为培训的重要环节和目的。二是主动邀请学生加入教师日常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与教师共同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和前沿思想,提高思想格局和境界。三是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以小组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团队自主开展理论探究,并进行专题展示,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
(二)以理论指导实践,锻炼学生成长
勤工助学中提供的各类岗位实践锻炼,是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工作本领、磨炼意志的重要契机。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立足岗位实际建立做成做优的品格,多为学生设置更为高阶性的任务,在指导学生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优化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组织表达、沟通交流等能力水平。其次,勤工助学工作同时也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职业的初次认知,在管理和指导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职业意识,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养成爱岗敬业、克己奉公的工作态度,并在工作中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特长,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建立崇高职业理想。此外,教师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指导,并不只局限于工作开展的日常,应积极为学生开展实践、走向社会搭建有效平台,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和眼界。如组织学生主动设计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等,在有温度的实践中指导学生建立团队意识,帮助学生在团队发展中实现自我成长。
(三)搭建成长桥梁,提供多元化锻炼平台
勤工助学是不同学科门类、不同年级学生同台交流互动、协同提升的有效平台。教师一是要通过定期组织活动、开展团队建设项目等方式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相互借鉴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找到差距和不足;二是要主动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爱好、需求,主动组织、引导具有共同目标,或有互补性的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外的交流与合作,如共同完成科研项目等,帮助学生增强对于团队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自我提升的意愿;三是要积极为勤工助学学生团队“走出去”搭建平台,带领本单位学生团队与学校不同部门的学生团队增强互动,联合开展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与兄弟高校建立良好联系,在学生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交流经验;带领学生开展企业走访调研,了解前沿技术和不同行业发展前景等等,调动更多力量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注入积极正能量。
三、勤工助学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着力点选择
新时期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选择好的内容和方法,同时也要结合高校学生群体的新特点,从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良好关系,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提升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主动性等多个方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当前,高校学生群体主要集中于“00后”“00后”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逐渐形成了平等开放,紧密互动的亲子关系,因此更加讲求尊重、平等、人格独立。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一是要更加注重与同学建立平等互动的关系,增强人文关怀,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来自国家、社会、教师的关爱。青年教师同时可以和学生建立朋辈关系,深入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外的日常生活,在工作中增强师生间的认同感、安全感,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情感流动,避免成为学生口中的“老板”,学生眼中的“家长”。二是要更加注重在工作中的潜移默化教育,注重通过规范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处世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判断、吸收、借鉴教师的优点和专长。
(二)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每一个学生都离不开整体环境氛围而独立存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样与育人环境密切相关,在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通过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让学生情感受到感化,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華。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工作文化,主动用党的政治理想激励个人斗志。二是要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培养高年级优秀学生树立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要建立健康职场环境,积极打造互帮互助、相互补位、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学生对于职业的向往追求。四是要建立充满人文情怀的工作氛围,加强学生励志、感恩教育,使之成为有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人。
(三)结合学生主体需求
“00后”更加崇尚个性化的价值追求,更加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也更具有务实化的人生理想,认同人生理想是要在现实社会中奋斗出来的。在勤工助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特长指导学生开展工作,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注重激发主体能力,将大学生在价值追求中的主体意识引发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如教师主动了解学生参与科研、学科竞赛的意识和意愿,可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帮助学生在科创研究中了解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树立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远大理想抱负。同时,教师也要增加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主动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避免学生向功利主义转化。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西南交通大学“全员育人视角下高校办公室管理育人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的理论成果(项目编号:20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