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芬
北京国际度假区有限公司,中国·北京 102488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号召的背景下,实现城市发展的绿化生态已经成为了当下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同时,园林绿化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通过加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和绿化造价管理,能够实现园林养护工作的人文、社会、经济价值。论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园林绿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绿化植物配置和绿化造价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能够推动中国园林绿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绿化造价;解决措施
园林绿化这一工程十分庞大,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能以及知识。与此同时,在进行园林绿化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于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探讨和实践,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等多个价值维度出发设置最为合理的植物配置,不断降低绿化的造价,推动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联合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住宅地区的绿化面积正在不断地减少而园林绿化与城市发展进程不同步这一现象也越发严重。由于中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时间较晚,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绿地定额普遍偏低,因此也不能够达到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应当达到35%以上,然而,当下中国很多城市都没有办法达到这一标准,整体绿化水平都不高,与城市发展出现脱节。
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城市与城市之间,还是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都存在着绿化植物配置不平衡这一情况,空间利用率低、模式化严重、植物色彩较为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园林绿化的发展[1]。与此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过于注重广场绿化面积的建设,这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律相违背。除此之外,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施工团队盲目的引进外地品种,更加注重人公造景的观赏价值,而忽略一些自然景观和一般树木品种,一些城市甚至不按照未来发展规划,盲目的标榜环境特点,使园林绿化与城市绿化布局不匹配情况的出现。
当前的园林绿化造价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在于投资决策环节、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投资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影响整体造价的关键,当前主要存在企业人员对投资决策环节的造价管理不重视的问题;其次,在设计环节,企业主要是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来约束资金浪费的行为,很多企业一味重视绿化的外表而忽视了与周围建筑的协调性,在设计过程中添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了园林建设的额外支出[2]。此外,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也需要引起重视,大部分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管理能力,只针对技术方面进行管理而忽视了经济方面,企业也没有设置专业的监理人员来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监管。一般来说,园林绿化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是较低的工资不能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缺失也给绿化造价管理增加了难度。
在针对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应的配置原则。首先,在植物的选用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确保该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综合该地区的温湿度、地质条件和与其他品种植物的契合度,综合考虑,择优选择,在发挥最大美化作用的同时能够对城市环境起到作用[3]。其次,在选择好相应的植物种类时,园林设计师应当以选择好的植物种类为基础,为他们进行外观设计,使植物间有着更好的色彩搭配和形态层次感。最后,每个植物生长的季节不同,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对不同的季节设计不同的方案,从而确保园林长期处于旺盛状态。此外,这些季节变化还需要在植物的搭配上体现出来,注重植物间的协同性、美观性,层次性,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其他方式来增强该绿化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例如在对街道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主要以能够吸收车辆废气的植物为主,再辅之以美化作用的花草等,这样能够同时反映出园林绿化的美观和实用性。
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和地域特征来进行搭配。一般来说,园林设计师通常会使用衬托和对比的表现方法,从而能够展现出植物独特的美感。但是,设计师在设计树丛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植物与环境的协调性。此外,还有的绿化设计师善于用独特的方式来展现植物间的起伏和韵律,能够给人以充满诗意的感受,例如在公路旁设置植物时就需要注重高低起伏之间的美感[4]。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让植物与周围环境产生协调,增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层次性,不断丰富园林绿化效果。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与其他建筑工程项目不同,有着其特殊性,如全局性、规模性和时限性等。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园林造价管理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园林绿化在建设过程中前期投入较多,且受到很多方面的经济收益的影响,对区域的宏观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造价管理在经济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5]。其次,不同地区的园林绿化造价会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在同一城市不同地段的地价不同以及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引入的植物在不同的城市价格有差异,对此,园林绿化造价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根据具体的区域特点进行规划。再者,一项园林绿化工程的工期比较长,在此过程中园林材料价格会有阶段性的差异。例如,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植物和施工材料的价格都会出现变化。最后,绿化造价中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因素,且都会对园林造价产生影响,最为主要的就是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和承包企业的盈利。
(1)控制材料用量,预算材料价格
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材料的用量在成本中占比较大。对此,对材料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造价成本。在材料选购过程中需要企业制定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园林绿化材料市场进行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厂商规模、质量、信誉度等。此外,在确定购入材料时应当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材料的购入应当与合同中签订的数量相当,不能有较大的出入。在与厂商商定购买计划时也需要根据工程的进度,综合施工合同,选择最为合适的购买方案,控制企业成本。
(2)工程实施阶段控制造价
在工程的实施阶段进行造价控制主要是对工程招标以及设计的编制审核等过程进行控制。企业应当认真对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进行统计,严格对施工现场的检查,预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报价预算。在中标后,针对施工合同中有关价格、结算、工期等条款需要尤其注意;其次,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核也是控制造价的方式之一,在进行具体的编制之前应当对施工的环境。进行调研,再结合文件要求,制定合适的施工计划,在整个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贯彻造价管理[6]。
(3)将BIM 技术应用到造价管理之中
BIM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造价控制系统,能够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出具体的数据模型,相比传统的CAD 系统来说能够增强信息的准确性[7]。将该技术应用到园林绿化造价控制的过程中能够准确获取各方面的信息,综合各方面的参数来提高预算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该系统拥有强大的信息交互功能,能够被参与工程的任意一方获取和利用,从而实现信息共享的目的。该技术在信息传递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能够为园林绿化造价管理提供方便。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绿化造价问题会对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园林绿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制定合适的解决措施来帮助合理配置绿化,降低园林工程的造价,将经济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不断推进中国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打造绿色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