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伟
(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康复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总称[1]。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症状也比较明显,患者颈部出现疼痛的感觉,或颈椎活动受限和颈椎旁边出现压迫性的感觉,也可能有头晕、恶心等症状[2]。颈椎病诱发的原因不同,所以症状也会有一定的差异,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变,需要引起重视,根据其实际病情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治疗,才能缓解身体的不适。故本研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在25~69岁,平均年龄为(47.6±2.4)岁;病程在8~32 d,平均病程为(20.4±1.3)d。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MRI、CT等检查及临床症状与临床相关指南诊断一致,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②均未经过其他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②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③患有神经类疾病以及意识障碍者。④严重颈椎畸形者。⑤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西医治疗,其治疗包括:牵引治疗、调制中频治疗法等。观察组则进行针灸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①取患者肩中俞穴、肩井穴、手三里穴、肩外俞穴、天宗穴、秉风穴、夹脊穴。②选用40 mm亳针对患者各个穴位进行针刺,以平补平泻针法为主,进针以得气为宜,留针20 min,一次针刺3~5个穴位,交替进行,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指标 观察并比较患者在治疗后的有效性、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情况。临床有效性判定标准如下: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颈部活动恢复正常或局部疼痛明显缓解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局部仍有疼痛情况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局部疼痛剧烈,且有加重迹象为无效。治疗有效性=(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预后效果越佳。VAS判定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以患者在尺标上标记的疼痛位置为准,其疼痛数值为0~10分,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分值越高,其疼痛感越强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中所得的治疗有效性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VAS评分情况分别进行对比,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性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性比较[n(%)]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此病证的症状与其他颈椎病有相似之处,均会产生根性疼痛,且疼痛只仅限于颈部、胸部或上肢某一特定区域,不同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现象,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肌肉力量明显减弱或肢体无力,引起手指的麻木症状,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3]。中医认为,颈椎病由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筋肉,或感受外邪、客于经脉,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所致。临床上大多采用温和的物理治疗,部分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手术难度大,手术费用高,且容易误伤,不是最佳的治疗方式,故多采用保守治疗。
针灸治疗在临床中医应用中具有良好疗效,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颈椎病已有一段相当丰富且漫长的历史。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针灸治疗其一可以调和阴阳。当身体阴阳失衡的时候,针灸治疗能够起到使阴阳再度平和,达到健康的目。其二可以扶正祛邪。针灸具有双向调理作用,当身体处于过度旺盛的时候或邪实阶段,可以祛邪。当正虚的时候,针灸可以补益正气,使我们的正气旺,从而达到身体平衡。其三调和气血。针灸可以让气血运行更加通畅,通过理气起到活血的作用,并起到止疼、消肿等作用。从西医角度来说,针灸能够调整机体免疫力。当身体的免疫状态下降的时候,进行针刺可以提高免疫预防机制,抵御外界的细菌或病毒等的干扰。而西医治疗中采用的牵引、调制中频治疗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安全性以及疗效相较于中医针灸治疗还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针灸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施治,其临床总疗效相比较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更高,且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中医针灸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预后。此外,针灸诊疗操作简便、安全,治疗费用低,更受患者和医师的欢迎,更易在临床推广。本研究结果与孙玉东、陈小芳等的文献报道结果一致[4-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经针灸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采用针灸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针灸治疗的耐受性,有助于促进恢复。本研究选择针刺患者肩中俞穴、肩井穴,能够起到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功效,配合肩外俞穴,对治疗肩背疼痛、颈项强急有奇效。颈夹脊穴,属经外奇穴,通过针刺此穴位具有调节脏腑、舒筋活络的功效,配伍风池穴、大杼穴、阳陵泉穴,可以缓解治疗肢体痿痹;配伍命门穴、次髎穴、腰阳关穴、白环俞穴、阿是穴、华佗夹脊穴、肾俞穴、承扶穴、殷门穴可治坐骨神经痛、腰痛等。秉风穴,为天宗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上行至此后,因吸热胀散而化为风气,风气循小肠经而运行,故名[6-8]。针刺此穴可起到吸附水湿、冷降小肠经阴浊的作用,配伍天宗穴,可治肩胛疼痛。针刺手三里穴有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齿痛,颊肿等病症。通过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能够促进机体血液循环,缓解颈椎局部肌肉症状,并有效减轻由颈椎退行性病变所导致的神经压迫症状,从而达到补养气血,通络止痛的功效,以此减轻肩颈疼痛[9-11]。由此可知,采用针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对患者无严重负性影响,除个别患者有晕针现象外,其余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后都有显著效果。但本研究报道结果中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和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缺乏全面性,还需要不断加强对临床的疗效评价,从而建立起一种更全面、更规范、更统一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促使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更有效、更理想。虽然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效果显著,但有以下情况者,需按照相应的注意事项进行处理:①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②为年老体弱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应嘱患者采取卧位,少穴多次进行,手宜法轻。③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④有过度反应、无法配合针灸的小儿,一般不留针。对婴幼儿囟门部、风府、哑门穴等禁针。此外,针灸治疗在临床上还包括毫针、针刀、电针、水针等器械,以毫针和电针较为常见;治疗方法包括针刺疗法、电针疗法、温针疗法、水针疗法、腹针疗法、巨刺疗法、浮针疗法等。上述疗法在临床进行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体现出针灸治疗的优势和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同时针灸治疗在镇痛、抗感染等方面也具有同样的优势,可促进患者康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由于本研究的例数较少,对远期疗效的研究也不充分,还需要通过大量数据进行研究和讨论,同时还应加强数据研究的规范性,才能促使针灸治疗在临床中的治疗更规范化、系统化,为针灸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综上所述,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患者应用针灸治疗,其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疼痛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但同时也需要患者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注意不要长时间劳累,多休息,适当活动颈椎,注意对颈椎进行保护,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及反复,使其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