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评价方式的几个转向

2020-03-09 02:06黄冕李燕
关键词:节点评价学校

黄冕 李燕

摘要:无锡市广丰中学在“让每一个学生实现富有个性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积极优化评价方式,实现了几个转向:从“横向评价”转向“纵向成长”,从“终点判断”转向“节点诊断”,从“碎片化评价”转向“连续化评价”,从“单点评价”转向“多点评价”。

关键词:评价方式纵向成长节点诊断连续化评价多点评价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做出科学判定的过程。在以“应试”为价值追求的教育生态里,教育评价的趣味性、人本性、发展性和生活性缺失,缺乏科学、统一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考试成了唯一的量化标准;教师把持着教育评价的“话语权”。探索具有校本意义的教育评价改革,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江苏省无锡市广丰中学是一所新市民子女占比超过70%的学校。受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差异较大。而教育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把差异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培养基”。近年来,在“让每一个学生实现个性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校积极优化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助力。

一、从“横向评价”转向“纵向成长”

“横向评价”即同一个评价主体对所有的学生采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同一种评价方式。这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增值,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为此,我校从2011年开始了新一輪教育评价尝试,即从“横向评价”转向“纵向成长”,强化差异性评价,用“多元”的视角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

“纵向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起点,重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我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初中阶段起始档案,包含学科表现、爱好特长、自我目标等,再通过每学期的期中、期末等测试纵向跟踪,在学科表现等方面利用大数据的科学手段分析进步率,在个性发展等方面通过对比找寻成长点。“纵向成长”的评价引导教师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进步,回应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学生在和自己的对比中激发潜能,实现进步。

二、从“终点判断”转向“节点诊断”

“终点判断”往往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其唯一性和终结性缺少对过程的有效指导。其实,学生的成长过程有许多关键的节点,它可能处于学科学习中各单元知识的交界处,也可能是同一知识点学习中从“了解”到“理解”的关键时期;可能是某一次小小成功点燃的重塑自信的火花,也可能是思想上从“小我”到“大家”的那个跨越点……因此,我校积极探索由“终点判断”向“节点诊断”的评价方式转变。

“节点诊断”其实是“即时评价”“个性评价”,也是“发展性评价”,是即时赋予学生成长动力的评价方式。“节点诊断”的实施着眼于“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要求,从“终点”转向“节点”,从“判断”转向“诊断”,在成长节点为学生分析得失,通过诊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引导其建立适切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动力。

“节点诊断”有学科方面的,也有非学科方面的。强化学科学习的过程诊断,可由任课教师根据知识点的系统性和难易程度进行阶段性“把脉”,开出“诊断书”,从优势、问题、目标方向等方面提出建议,引导学生“对症下药”,调整或跟进下一阶段学习。在非学科方面,可实行“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为学生配备导师。每位任课教师担任不少于5名学生的导师,采取“每周交流、关注成长全时段”的方式,为学生差异发展提供指导。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联席会、学生座谈会和家长会,促进各方对学生诊断的精确性和学生成长性的理性认同,有效推进节点诊断,凸显评价在诊断、激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从“碎片化评价”转向“连续化评价”

传统的“碎片化评价”呈现出“分散式”“零散化”倾向,要想了解一个学生的情况,需要辗转学校的多个部门——学科评价在教务部门,品行荣誉归属德育部门,体质健康、艺术特长等情况的详细数据可能在体艺教师那里……学生的成长是多元、持续的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关注成长过程的积累。一般来说,“连续性评价”以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段为单位,在实施层面可以通过成长档案的形式,真实、深入地记录学生的发展过程,从而促进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发展。

我校制作了《奔跑吧,青春!》学生成长手册,既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制作相应的“基础档案”,又以年份为单位,设计了“我的认知”“我的实践”“我的风采”“我的进步”等板块,提供灵活的展示空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积累成长记录。2018年起,我校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手册,根据二十四节气自然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特点,结合初中学段学生的身份属性和“高玉宝中队”“阳光行动”等学校团队特色品牌项目,在初一年级启用了《阳光少年成长季》手册,借助按学期节律、自然节气、人文节庆等节点划分阶段的方式,引领学生自主记录、自我评价,同时重视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的鉴赏和动态评价。

“连续化”的成长档案将学校课程、学生生活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节律有机整合,实现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推进了教育生活的整体育人,同时,也引发学校对评价参与主体的进一步思考。

四、从“单点评价”转向“多点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教师的“单点评价”(也称主观评价)为主,即便是家长,也只是在学期结束时拿到一纸“报告单”,与“学校、家庭、社区”共育成长的模式不相适应。科学的评价迫切需要改变教师唯一评价者的身份,实施“多点评价”。

“多点评价”是让学生、同伴、家长、社区等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成长和评价中来,使评价主体和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及三位一体的成长体系相适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评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发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内驱力”;同伴评价起到互相敦促、互相监督的作用,激励学生形成良性的合作共进生态;家长评价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情况,融洽亲子关系,为学生营造更和谐的成长环境;社区评价顺应了学生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的发展需要,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是资源开放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资源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的时代里,每个人既是资源的使用者又是丰富信息的提供者。彼此之间连接方便、反馈迅速。在无锡市电教馆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在纸质成长档案的基础上依托“无锡智慧云平台”,开拓数字化网络评价体系,实现了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的“多点评价”。该评价体系实现了学生基础信息、学业成绩、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成长记录的信息化动态展示,打通了了解和参与学生发展轨迹的通道。借助手机App的学生端、教师端和家长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上传信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更便捷地参与、推送学生评价;家长可以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知晓学校教学德育动态,掌握孩子学科学业方面的纵向轨迹,参与到孩子的个性发展、综合素质评价中。下一阶段,我校将和社区等资源有效对接和交流,让各个链接点能积极互动,构建起五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为学生差异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积累更丰富的内涵。

评价一改天地宽。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区、市级以上阅读、舞蹈、合唱、科技发明、地理小知识、绘画等比赛中获奖人数逐年攀升(其中30余人的科技小发明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校园足球特色蓬勃发展,获得无锡市人民政府嘉奖,有4位队员入选U19国家青年队(由19岁以下青年女子球员组成的一支代表中国的青年女子足球队)。学校中考成绩相比同类学校大幅度提升,学校加入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培育校,家长、社会满意度测评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猜你喜欢
节点评价学校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学校推介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浅谈基于P2P的网络教学系统节点信息收集算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