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媛丹 范凌志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8日证实,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已破百,确诊病例总数突破10万例。让中国人喜忧参半的是,国家卫健委8日的统计数据表明,7日湖北以外内地其他省份新增确诊均为境外确诊病例,首次无本土确诊病例,但国际输入我国病例不断出现。随着中国以外国家的病例激增,如何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已经是最为迫切的问题。
“三查、三排、一转运”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3例。其中3月7日0时至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3月7日20时至3月8日20时,甘肃又新增4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面对境外疫情输入的紧迫性,口岸成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海关总署8日在回复《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海关总署将防止疫情输入作为当前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海关对所有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的检疫措施。所谓“三查”是指100%查验健康申报、全面开展体温监测筛查、严密实施医学巡查;“三排”是对“三查”发现的有症状、来自疫情严重国家或接触过确诊病例的人员,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和实验室检测排查;“一转运”是对“三排”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转运、隔离、留观等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海关总署还表示,在严防新冠肺炎的同时严防埃博拉、拉沙热等重大传染病传入,防止疫情叠加。
入关“健康申报”很重要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培玉教授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各口岸采用的健康申报制度、监测体温、流行病学排查以及各省市要求入境人员实施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的措施是许多国家通用的,对于疫情输入防控是很有效的。接下来的关键是各口岸认真执行这些措施,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以及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以健康申报制度为例,海关要求所有出入境人员必须填写健康申报卡或者在“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用手机填报生成二维码,严格申报有无肺炎类似症状、有无14天之内相关旅行史或接触史。《环球时报》记者登录“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发现,除了个人必要信息之外,还要求详细填写入境14天内的住址,过去14天旅居国家、地区,是否接触新冠肺炎病例,是否属于发热和呼吸道感染患者,是否用过退烧药、感冒药等。小程序还会有弹窗显示“请如实逐项填报,如有隐瞒或虚假填报,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这样的提醒并非虚言。“平安北京”7日通报称,4日从意大利抵达北京的廖某君、廖某海等4人在登机前使用药物退烧降温,并不如实填写健康申明卡,后在京确诊。3月6日,顺义公安分局以廖某君等人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依法开展立案侦查。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的亲身体验也颇有说服力。记者从日内瓦出发,经法兰克福在8日下午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当时飞机上基本满员,为减少摘口罩的次数,飞行途中航班不像以前那样提供各式饮料,改为瓶装矿泉水。飞机上只提供一个餐盒,并且不建议统一用餐。抵达首都机场后,乘客每五排为一个批次离开机舱,并经过海关红外测温系统检测后,才在通道递交健康申明卡、开始办理入境手续。早在法兰克福转机时,航空公司就已提示抵达北京的乘客需要在《京心相助》小程序登记有关信息,信息包括抵京后所到社区、酒店等内容。《环球时报》记者在首都机场等待行李期间就接到社区电话,提示需要进行14天的自我隔离。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如果在此过程中,海关发现体温异常或有症状的人员,将立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排查。符合流行病学史且符合发热或(和)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应采样进行核酸检测。
从入关到小区“无缝对接”
地方政府又是如何监控输入型病例的呢?以上海为例,旅客抵达上海虹桥机场经由国际、港澳台到达出口时,护照上贴有不同颜色的标签,标签颜色为绿色,可直接通行,标签为红色、黄色或没有标签,则需至集散点进行进一步的信息登记和人员分流。3月6日起,上海各区民政、公安、检察院等部门抽调人员作为志愿者驻点机场,对入境后需要居家隔离健康观察的人员进行信息登记、私家车信息登记和专车护送等工作。
在机场,各区工作人员首先会对居住本区的人员登记护照、签证等信息。填写完信息后,旅客会被引导至大巴或私家车点,与接应的社区工作人员交接;私家车接送需登记车牌、目的地、接车驾驶员的姓名、证件号和手机号。专车或私家车抵达社区后,居委会会再次进行体温测量等工作,并提示必须居家隔离14天。旅客从入关到小区防控工作实现了无缝对接。
3月7日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透露,自境外重点地区从上海入境去往其他省市的旅客,在入境检查未见异常的,直接交由当地在机场的工作组人员,经登记信息核实身份后,用大巴集中送回本省指定地点。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宣布,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本市(省)前14天内,有过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旅居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也就是一律隔离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