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鹏 田国杰 易文博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 401420)
中风病已经位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三大疾病之首。中风后约有80%的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吞咽障碍、语言障碍、大小便障碍、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然而偏瘫痉挛状态则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其中以上肢痉挛最为常见。如何合理、有效地缓解上肢痉挛一直是康复治疗重点及难点。近年来,笔者采用复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和《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2)纳入标准:脑卒中后所致上肢功能障碍;肌张力评级为Ⅰ~Ⅲ级;年龄80岁以下;发病到接受治疗不超过1个月,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肝肾疾病及痴呆;依存性好,能坚持治疗;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近期未服用过镇静药物或肌肉松弛剂。3)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外周神经病变引起的上肢功能障碍者;其他严重合并症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病等;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期间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 26~73岁,平均(50.28±1.35)岁;病程10~30 d,平均(15.21±1.15)d。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9~78岁,平均(53.14±3.24)岁;病程8~27 d,平均(14.87±1.04)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30 min。康复训练包括:早期患者采取对抗痉挛体位即上肢伸展位,下肢屈曲位,踝关节保持中立位,防止髋内外旋;被动活动各关节、床边训练、坐站训练、转移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训练社区活动训练;主张尽量把功能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中去,以日常生活为导向,进行针对性功能训练。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梅花针、体针、头皮针。(1)梅花针。先叩击督脉及膀胱经段:患者充分暴露梅花针叩击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先后叩击督脉与膀胱经,以局部发红为度;再叩击十宣穴,仅使皮肤发热起红晕,不出血,稍有痛感。(2)体针。选穴为取患侧穴位:肩髃、肩髎、天井、曲池、外关、手三里、阳溪、阳池、阳谷、后溪、合谷,常规消毒,用毫针针刺得气后加用电针(曲池、外关)综合治疗仪进行刺激。选用20~30 Hz的连续波进行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3)头皮针。选取顶中线(自百会穴向前0.5寸至前顶穴的连线)、顶颞前斜线(从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和顶颞后斜线(从百会穴至曲鬓的连线),留针20 min。两组患者均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采用修改的Ashworth评级法[4],参照《痉挛-评估与治疗》,痉挛程度用Ashworth分级0~Ⅳ级评定,上肢以肘关节为主要观察对象,以治疗30 d为评估点[5]。显效:肌张力降低Ⅲ级。有效:肌张力降低Ⅱ级。好转:肌张力降低Ⅰ级。无效:肌张力无变化。2)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6-7]评定治疗前(开始治疗时)、中(治疗10 d、20 d)、后(治疗30 d)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程度。3)参照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标准”[8]对患者治疗前(开始治疗时)、中(治疗10 d、20 d)、后(治疗30 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经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以治疗20 d、30 d后较为明显(均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见表3。两组经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以治疗20 d、30 d后较为明显(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下同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14.21±3.04 13.98±4.23治疗10 d后16.21±3.58*15.78±2.96*治疗20 d后25.34±2.27*△16.13±3.51*治疗30 d后41.21±3.16*△20.15±2.07*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23.17±4.12 20.21±3.47治疗10 d后30.51±2.62*27.11±2.78*治疗20 d后40.34±3.45*△32.24±2.61*治疗30 d后65.32±3.45*△40.21±2.58*
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头部是经络、气血汇集之所,与人思维、意识及情志活动密切相关[9]。因此,针刺头部特定穴位能起到调和阴阳,疏通气血作用。本研究通过采用透刺顶中线(百会至前顶)的方法,可达到疏通头部气血,通调一身之阳的效果。中医学认为“维筋相交”,通过透刺健侧的顶颞前斜线及顶颞后斜线,可疏经活络,激发少阳生发之气,利于中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10]。有研究表明,针刺头皮特定部位,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并可调节各脏腑的功能,改善血管舒缩状态和血液循环[11]。
中风后遗上肢痉挛状态乃“阳缓阴急”,即上肢伸肌(三阳经所过之处)相对弛缓和屈肌(三阴经所过之处)相对拘急[12],而呈挛缩屈曲状。中医学认为其病属“经筋病”范畴,为阴阳失调之证。此时,治疗重点在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得阴平阳秘,恢复伸屈肌群之间肌张力的相对平衡。针刺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通过针刺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13]。
本研究所选的腧穴是遵循近端取穴原则,选择病变部位的手部阳经腧穴曲池、手三里、外关和合谷,旨在激发阳经的调节作用,起到疏经通络、柔筋止痉的作用,促进上肢痉挛的缓解和精细运动的康复,穴位行手法治疗后,并应用电针,行连续波治疗。其中连续波可起到镇静松弛的作用;而针刺穴位通过电刺激将可使得神经元释放冲动,增强神经反射作用,恢复肌肉灵活性及协调性[14]。《灵枢经·官针》篇指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运用梅花针叩击皮部可调节脏腑、经络气血,使其内外通达,阴阳平衡。督脉为阳经之海,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属阳,叩击其可以调动一身之阳气,以祛除外邪。脑血管患者在偏瘫的同时常伴有偏身感觉障碍,梅花针可以治疗局部皮肤麻木不仁[15]。十宣穴功能开窍醒脑、泄热解痉,针刺十宣,予以手法捻转,出现强烈针感后常能即时解除手指痉挛,肘、腕关节拘挛亦能得到缓解[16]。
综上所述,采用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安全、简便有效,其对改善痉挛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