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琥醒脑颗粒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的影响*

2020-03-09 07:52曾劲松张占伟余文运喻坚柏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2期
关键词:醒脑脑损伤水肿

曾劲松 罗 刚 张占伟 余文运 唐 宁 喻坚柏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重型颅脑损伤(sTBI)是颅脑创伤中的严重类型,具有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sTBI急性期常伴有严重的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由此引发的脑灌注不足、能量代谢障碍、钙离子超载、失控性炎症反应等继发性病理改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临床实践证明,单纯西医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往往难以有效控制继发性脑损伤[2]。近年来,中医药被证实可以降低sTBI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成为颅脑损伤救治中重要的探索方向[3]。sTBI属于中医学“脑伤重症”的范畴,血瘀是其核心病机[4]。近年研究表明,血瘀证的现代病理机制与炎症反应过程关系密切,炎症反应从侧面揭示了血瘀证的病理实质[5-6]。基于此,针对sTBI的核心病机,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可能为中医药治疗sTBI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提供更客观的依据。龙琥醒脑颗粒是由本文通信作者喻坚柏教授从清代《医林改错》中的“通窍活血汤”加减而成,多年用于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及颅脑损伤等疾病均获良好疗效[7-8]。本研究采用龙琥醒脑颗粒干预治疗sTBI急性期患者,通过监测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颅内压、脑损伤灶及其周围水肿带改变评定临床疗效;同步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拟初步探讨炎症反应与sTBI继发性病理改变及预后的相关性及龙琥醒脑颗粒的作用机制,旨在为sTBI救治探索有效的方药,并丰富中医药在疗效判定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现代生物学内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sTBI诊断标准:依据《王忠诚神经外科学》[9]第2版标准。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医病症诊疗常规》[10]中瘀阻清窍证的标准拟定。纳入标准:年龄15~70岁;有明确外伤史,伤时无重要脏器合并伤及躯干四肢骨折;中医证候诊断为瘀阻清窍证;伤后12 h内入院;入院时已行CT扫描异常(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和基底池受压);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近半年内有严重创伤、脑血管意外或重大手术者;由于醉酒、吸毒、服药等致伤者;伤前肢体、智力、五官残疾者;有明确精神障碍者;怀孕及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病变者。剔除标准:伤后14 d内死亡或出院者;出现应激性溃疡需要禁食患者;入院后发现凝血机制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受伤时间、GCS评分、受伤原因、是否手术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止血、脱水降颅压、神经保护、抗感染、防应激性溃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住院过程中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龙琥醒脑颗粒鼻饲,龙琥醒脑颗粒购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院。药方组成:黄芪、桃仁、当归、川芎、赤芍、炒地龙、琥珀、三七、大黄、冰片等,上方参照2016版《湖南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制剂室制成颗粒剂型(湘药制字Z20070271),生产批号:20170703,规格为每包10 g,每袋6包。入院后或手术后能听见胃肠蠕动音(24 h左右)置入鼻饲管,每次1包,用温水50 mL冲兑后鼻饲,每日2次,连服14 d。

1.4 观察指标 1)GCS评分。根据国际GCS评分标准(E3V4M5=15分)评定,于治疗后3、7、14 d记录,评分时避免镇静药物的影响。2)颅内压监测。治疗后3、7、14 d根据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或腰椎穿刺记录患者颅内压数值。3)脑损伤区及水肿带缩小消失率。两组患者于治疗后3、7、14 d各行1次头颅CT检查,根据多田公式测量脑损伤灶及周围脑水肿带的体积。缩小消失率的计算方法:(原有体积-现有体积)/原有体积×100%。4)血清TNF-α、IL-6含量。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1、3、7、14 d清晨行外周静脉采血2 mL,离心后将血清保存于-20℃的冰箱。采用相应ELISA试剂盒检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

1.5 疗效标准 根据国际通GCS评分及《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1]拟订。显效:GCS评分提高5分以上、颅内压正常、CT示脑损伤区及水肿带体积缩小消失率达≥75%。有效:GCS评分提高3~4分、颅内压正常、CT示脑损伤区及水肿带缩小消失率≥50%,<75%。进步:GCS评分提高1~2分、颅内压较前下降、CT示脑损伤区及水肿带缩小消失率为≥25%,<50%。无效:GCS评分无提高,甚至降低,颅内压无下降甚至增高、CT示脑损伤区及水肿带缩小消失率为0~25%,患者死亡。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 for Windows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第3日GCS评分最低,7、14 d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以GCS评分小于等于8分为昏迷的判定标准,提示龙琥醒脑颗粒可明显缩短sTBI患者的昏迷时间。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分,±s)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P<0.01。下同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2 30治疗前6.25±1.36 6.32±1.43第3天6.92±1.30 6.08±1.96第7天7.66±1.45△6.60±1.78第14天9.76±1.76△△7.54±1.92

2.2 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第3日颅内压最高(与脑水肿高峰期吻合),第7日及14天观察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脑损伤灶及水肿带缩小消失率比较 见表4。两组患者第3日脑损伤区及水肿带缩小消失率最低,第7日及第14日观察组脑损伤区及水肿带缩小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比较(mmHg,±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比较(mmHg,±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2 30治疗前29.86±11.36 29.32±10.48第3天30.72±11.28 33.23±10.44第7天25.19±10.13△31.32±11.35第14天22.16±7.79△△28.03±10.93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脑损伤灶及水肿带缩小消失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脑损伤灶及水肿带缩小消失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2 30第3天40.60±12.28 36.50±13.88第7天59.80±15.89△40.20±13.25第14天78.60±10.38△48.90±8.86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含量比较 见表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均于第3天达高峰,第7天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第7天、14天观察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二者含量与GCS评分、水肿高峰期相吻合,提示其可反应sTBI患者意识障碍及脑水肿严重程度。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pg/mL,±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pg/m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

组别观察组(n=32)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第3天第7天第14天治疗前第3天第7天第14天IL-6 38.70±5.63 68.32±7.82**46.10±6.27*△△36.21±2.51**△△38.51±6.12 72.84±7.56**69.82±5.03**54.30±6.43*TNF-α 152.48±8.86 302.14±13.26**205.15±9.34**△△156.88±8.28**△△150.55±4.49 310.56±11.29**298.35±8.47**254.38±8.22**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6。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sTBI后出现的钙离子超载、氧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瀑布型炎症反应等继发性的病理改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sTBI急性期脑组织受损诱发各种刺激免疫系统的抗原产生,大量炎性细胞被激活,引起强烈的免疫应答过程,TNF-α、IL-6等炎症因子过量产生,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过程,诱发瀑布型炎症反应,加重继发性脑损伤[12-13]。然而,由于炎症反应的复杂性,炎症因子的变化究竟与sTBI后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及预后有何种关系目前仍不确定,且现代医学中尚无有效药物及措施对此进行干预。本研究通过检测代表性促炎因子TNF-α、IL-6的水平,初步探讨炎症因子与sTBI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第3天血清TNF-α、IL-6的含量均达高峰,第7天起二者含量均下降,这与脑水肿高峰期基本吻合,提示TNF-α、IL-6可作为sTBI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这与前期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4-15]。

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所居,清窍之所在,骤然的外力使脑髓损伤,脑络受损,血溢脉外,血溢不畅则瘀;瘀积脑府,蒙蔽清窍,元神失用而神志昏愦;瘀阻肺络,阻滞气机,使肺“通调水道、主治节、朝百脉”的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瘀血、水饮等病变加重。可见,血瘀证是sTBI的核心病机,血瘀产生痰湿、水饮、毒聚等继发性病理改变。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血瘀证与炎症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活血化瘀法在各种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6]。龙琥醒脑颗粒剂由王清任《医林改错》的“通窍活血汤”加减而成。该方以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令气旺则血行,为君药;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三七祛瘀生新、止血不留瘀,共为臣药;琥珀镇惊安神、利水消肿,地龙协同琥珀息风止痉、平肝潜阳,大黄清热解毒、通腑泄热,与黄芪合用,调脾胃之升降,理寒热之错杂,共为佐药;冰片芳香走窜、醒脑开窍,诸药借其气上升头面活血化瘀。全方共奏活血止血、利水消肿、镇惊潜阳、开窍醒脑之功,对证sTBI的核心病机。本研究立足于sTBI血瘀证的核心病机,结合血瘀证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在探讨龙琥醒脑颗粒干预治疗sTBI的疗效同时,初步探讨其对炎症因子TNF-α、IL-6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龙琥醒脑颗粒可明显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提高患者GCS评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在第3日均达到峰值,与脑水肿峰值吻合,提示TNF-α、IL-6含量可反应sTBI患者的脑水肿严重程度;治疗7天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4 d后观察组TNF-α、IL-6含量与第1日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仍明显增高;提示龙琥醒脑颗粒可明显降低sTBI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推测抑制过度炎症反应是龙琥醒脑颗粒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然而,有关炎性因子与sTBI继发性脑损伤的报道尽管为数不少,但尚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共识的炎性因子标志物,且现代医学尚无特异性干预药物[16]。中医药在sTBI急性期的应用亦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本研究受样本量限制及龙琥醒脑颗粒复杂有效成分的影响,其具体作用靶点和机制等亦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醒脑脑损伤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