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松堂
▲ 列宁格勒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卡亚成为苏联最早的火箭研制机构驻地
俄罗斯和苏联是现代火箭技术的起源之地,我们之所以能下这样的定义,是因为齐奥尔科夫斯基。除他以外,还有一位叫做弗雷德里克·赞德尔的人不能被遗忘。这个名字听起来并不是俄国人,赞德尔确实是在德国出生的,但1931年,他在苏联创建了最早的火箭研究机构“反作用推进研究组”。
这个“反作用推进研究组”,简写为GIRD。赞德尔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德国火箭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的崇拜者,苏联第一枚现代意义上的液体火箭就是赞德尔主持下研制出来的,名为GIRD 10。1933年,这枚火箭成功发射,上升到了400米高度。然而,赞德尔本人去世太早,没有看到发射。
苏联还曾经组建过另外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名叫列宁格勒空气动力实验室,简写为GDL。GDL和GIRD存在一定的功能重叠,于是在苏联政府的主持下,两家单位做了明确分工,GDL主要负责研制火箭发动机,GIRD则负责火箭总体。
GDL组建于1928年,原本是为了研制防空和反坦克武器而建立的,主要研制固体燃料火箭。不过很快,他们就转向了液体火箭,打算在作战飞机上一试身手。虽然火箭飞机这种东西被证明不适合打仗,但是GDL的工作毕竟为苏联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GIRD组织研制的09号试验火箭
▲ 苏联早期研制的 ORM-1火箭发动机
▲ 苏联早期火箭试车台
二战前期,苏联的火箭研究事业依然不紧不慢地推进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的国家资源完全向战争倾斜。苏联空军虽然英勇作战,但还是在战场上吃了大亏,急需在装备上压倒对手。于是,苏联火箭研究部门先后推出了几种火箭战斗机。
二战进入尾声的时候,美国和苏联纷纷派员前往德国,抢夺各种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美国抢到了冯·布劳恩本人和一批火箭科学家。苏联也抢到了一部分科学家,以及一大批设备和V-2导弹。这段历史大家耳熟能详。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苏联内部,不同部门和派系之间也为德国火箭遗产明争暗斗。
随着二战的进程,苏联红军一步步攻入了德占区,发现了一处又一处火箭试验设施。这让搜集战利品的苏联军官们震撼不已,甚至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它们,只能用“反作用力飞行体”这个称谓。苏联军工体系中也没有相应的火箭研究机构能够对口接收这些设施和其中的设备,前文说到的两个火箭研制单位都去搞飞机了。因此,各工业口纷纷出手,谁抢到了就是谁的。
从理论上说,航空工业和火箭技术的血缘关系最近。航空人民委员会(也就是航空工业部)的NII-1研究所里还有几位真正的火箭专家。当苏联红军在波兰缴获了A-4导弹之后,NII-1的一些带头人就已经意识到了德国火箭技术的价值,其中包括夏洛克和伊萨涅夫。他们建议航空人民委员波霍夫第诺夫设法派人去德国多弄点火箭技术来。不过苏联航空工业部更关心德国人的喷气式航空发动机,苏联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
为了争取支持,夏洛克召集了一场会议,邀请苏联空军的航空装备科学研究所所长尼古拉·皮特洛夫出席,力陈尽快收集德国技术资料的必要性,免得这些宝贵的资源被其他军兵种瓜分,或者被不知情的军人破坏。
这年4月,夏洛克得到通知,加入皮特洛夫领导的一个10人专家小组前往德国。他们的任务是搜集航空电子设备、雷达和航空武器。专家们被告知,不要醉心于收集图纸和文件资料,硬件和设备才是关键。
就在苏联航空部门动手的同时,其他单位也没闲着。苏联军需人民委员会(NKB,可以理解为军需工业部)负责人鲍里斯·利沃维奇·范尼科夫首先是自行组建了一个火箭研制机构,然后找到苏联部长会议,给这个机构求来了编制,叫做GTsKB-1研究所。
1945年5月31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发布了第一份关于德国火箭技术的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发现和运回所有关于德国反作用力飞行体的制造试验设备,图纸和实验文件”。根据这份文件组建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开展具体工作,其中包括军需人民委员会的三位专家,他们的职责是搜集“反作用力飞行体”的硬件和图纸。
这时的苏联高层还没有决定,到底由哪个部门来牵头搜集德国火箭资料。6月,夏洛克临时回到莫斯科,拜见了波霍夫第诺夫。波霍夫第诺夫的研究所可能会负责德国A-4导弹的仿制和试验。夏洛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波霍夫第诺夫对他说:“谁也不需要A-4,喷气式飞机才是重点……尽快,导弹是未来的东西,航空人民委员会相信,这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不过苏联高层没有这么短视。7月,在斯大林和马林科夫的指示下,苏联国防委员会要求航空工业组建一个特别委员会,讨论未来火箭计划的组织方式。
▲ 苏联准备试射仿造德国V2的火箭
▲ 夏洛克后来一直致力于航天事业,以99岁高龄去世
7月19日,范尼科夫向国防委员会报告说,德国的A-4和其他大型远程导弹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仿制,一个单位可能无法承担,必须联合多个工业部门,包括电子、发动机、重型机械甚至管道研制部门。
即使有这么大的难度,军需人民委员会还是很有积极性。7月23日,军需人民委员会下令成立三个研究所,分别是GTsKB-1、2、3,分别研制射程20公里~30公里的近程固体燃料导弹,射程100公里的中程固体和液体导弹,以及类似于A-4的远程液体导弹,还建立了导弹靶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
8月3日,另一个部门加入了德国火箭的搜集,那就是苏联红军炮兵总局。不过这个机构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斯大林的命令之下加入了一个新的跨部门委员会,聚集了弹药、航空、装甲、电子化学、造船和迫击炮人民委员会的委员们。这个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讨论了建立未来苏联火箭事业的组织机构问题。报告建议,把分散在航空、防空、火箭推进等部门的相关火箭科研机构合并,与雷达电子、光学、计算设备研制等部门合作。但委员会不同意航空工业部门过多涉足火箭研制。
委员会决定,把A-4相关设备全都搬回苏联,其中发动机和相关设备交给航空工业部门,各类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滑翔制导炸弹和反坦克火箭弹全都交给弹药工业部门。
然而到了8月,军需人民委员会的工作重点骤然改变。美国人投向日本的原子弹震撼了苏联上下,军需人民委员会立刻把几乎全部资源投向了核武器。虽然11月22日,一批苏联专家上书给斯大林,希望他也能重视火箭技术的研制,并提出了详细的发展规划,甚至明确建议成立国家级火箭研制机构,由科罗廖夫带领一个11人专家组参与其中,不过直到1946年春,斯大林也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这时候,国防工业人民委员会的人民委员迪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对火箭技术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因为苏共中央要求他的部门负责火箭飞行控制系统和发射装置。国防工业人民委员会的责任范围中,包括了陆军用的火炮。而乌斯季诺夫在拿到A-4样品之后,立刻认识到了导弹远比火炮具有优势。于是他下令成立一个新的研究单位,代号88研究所,其中的第三研究室总设计师就是苏联航天之父谢尔盖·科罗廖夫。4月,乌斯季诺夫派副手利亚比科夫前往德国,接见了在当地工作的苏联专家,还观看了A-4的发动机点火。利亚比科夫在回程中撰写了有关报告,一路送到了斯大林面前。报告认为,应当在国防工业工业部框架内组建火箭研制机构。5月13日,苏共中央做出最终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火箭研制。88所第三研究室闪电般升格为第一设计局(OKB-1),苏联的航天时代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