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抗战时期美术理论与抗战美术发展之关系

2020-03-09 03:42陈璐
人物画报 2020年28期
关键词:桂林

摘 要:抗战时期,桂林曾一度作为既南京、武汉之后的战后根据地吸引了大批学者、作家、艺术家聚集于此。在此期间出现了众多的艺术理论家,而这些理论家们虽然有着各自相同或不同的艺术理论观点,但无论怎样,都无法摆脱抗战的社会大背景所给予的深刻影响。而艺术理论又对于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这样一来,使得桂林抗战时期的艺术题材和表达的内容、情感出现一致化的特点,即与抗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就桂林抗战时期艺术理论的思想对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做浅要分析,论述艺术理论对于绘画内容及思想产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桂林;抗战美术;美术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作为国统区的重要根据地,加上当时桂林的领导者注重文化的发展,使得桂林成为全国范围内少有的思想言论较为自由的乌托邦,被称为抗战时期的“文化城”。因而吸引了大批文化学者、艺术家们聚集于此,并在此创作了大量的佳作。这就导致桂林出现了抗战文化上的迅速兴起和发展,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1、此时的国民党在文化领域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2、统治广西地区的桂系领导者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对文化人采取优厚的政策,提供了相对自由、稳定的创作环境;3、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抗战文化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提供了思想基础。这些因素构成了桂林文化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和保障,同时也影响了其艺术的走向。

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主题始终围绕着救亡图存、团结一致共同抗战以及宣传积极进步的新思想和科学理论而展开文化活动。与以往的抗战文化不同的是,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除了政治性与批判性之外,还增加了群众性和民族性。这体现在出现了抗战主题的作品当中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群众性则体现在生产的文化作品通俗易懂,符合大众的审美特点,这一点是由于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目的在于为抗战服务,唤醒广大的人民群众落后思想,号召大众投身抗战当中,因此,大众性是桂林抗战文化的必要特征。也就是说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是有鲜明的思想性和目的性的,这种带有实用特征的文化体现在文学、美术、音乐等各个领域,其中,就美术领域而言,这种思想性和实用性十分明显,从而出现了具有抗战特色的美术理论,这些美术理论对于抗战时期的桂林抗战文化于当时的抗战文化及抗战事业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桂林的文化抗战一度成为了全国大后方“文化抗战”的主要的阵地。身处桂林的文学家、美术家、音乐家、舞蹈家们频繁而高水准的艺术创作为抗战增强了文化上的力量,很大程度上的激发了各阶层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爱国热情;使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到爱国救亡的运动中去,也从一定意义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桂林文化城为战争的胜利产生了积极作用的同时,还为国家培育了大批艺术上的卓越人才。这些艺术家们很多都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因此桂林抗战时期的文化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绚烂辉煌的不朽篇章。不仅如此,这一时期桂林的文艺也为之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文化领域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文化的建设上同样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总的来说,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艺创作是当时我国全国范围内抗战文化的缩影,为我国的抗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艺事业的繁荣时期,为后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桂林抗战时期的美术作为当时桂林地区内重要的抗战艺术门类,无论在艺术造诣上还是推动战争胜利的实用性上都是众多艺术领域中成就尤其显著的。这一时期大批国内知名的优秀美术家汇聚桂林,这些人在此创作、组建社团、办画展、召开艺术沙龙,堪称美术盛宴,这些画家们创作出了大量抗战题材的绘画作品,至今仍算得上艺术珍品。除了画家以外,在当时的美术界还存在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成员有的是画家本身,有的是文学家,还有一些则是专业的美术理论家,他们在桂林的抗战美术美术事业的推动上同样功勋不凡。

美术理论家对于桂林抗战美术的贡献在于其理论成为了引导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思想和内容的主流思想。这些活动于桂林的美术批评家们的工作主要是对展出的美术作品与抗战主旋律的社会背景之间的差距进行批评,通过理论的阐述来号召美术家进行与抗战相关的、为抗战服务的美术作品创作,通过美术理论观点的发声来强调美术家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的艺术创作任务。这一观点可以举例说明。例如建庵在于1941年就全省美展提出了批评。就本次展览发表的《三十年度全省美展特刊》一文中,他明确的提出了展览的不足之处,他认为此次展览中的作品与脱离了时代背景、脱离了社会,而现阶段的艺术创作重心应该放到抗战的主题当中。他认为美术所表现的内容确实应该宽泛,可以涉及到很多方面,创作技巧也可以多种多样,但是,眼下所处的时局不同,美术家表达自我固然重要,但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决不能忘记我们是在抗战,因此,美术家不能忘记抗战所赋予其自身的任务。换句话说,他认为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应该是以抗战为主要表达内容,以为抗战服务为艺术创作目的的,画家们应该暂且把其他思想感情和创作追求及目的放到后面。

抗战时期的桂林美术界就美术的功用和美术家的使命和任务的看法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这也正是这一时期桂林美术作品内容和思想基本统一的重要原因。在美术理论中,被广泛提倡的一种观点是美术的大众化。

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產物,抗战美术的功能自然应该是为全民族抗战而服务。秉持这一观点的理论家和画家们认为绘画的服务对象应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大众化的特点。画家的任务和使命是通过手中的工具创作出可以为抗日战争起到宣传、教育以及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抗战、投入抗战的重要作用。具有大众化的艺术这一理论的确十分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宣传抗战也有十分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理论的提出得到了各艺术家们的积极肯定和响应。然而什么是艺术大众化,如何实现艺术的大众化,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广泛的被大众所接纳从而起到启蒙大众思想、宣传抗战的目的,身处桂林的画家和理论家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就什么是大众化和如何实现艺术大众化这一问题,赖少其他所发表的《大众化并不是取消艺术》这篇文章中提到,在眼下抗战全面爆发的局势之下,艺术创作要适应抗战的需要,因此就需要其充分的汲取民间艺术的精华,同时还要将世界艺术融入其中,以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能为大众所接受并对大众起到积极教育引导作用的艺术作品。赖少其还认为,抗战时期的美术创作的内容要体现出关于抗战的新内容,要对以往传统的绘画方式进行创新,创作出美术表现的新形式。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很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以达到他的思想教育目的。他认为,用这样的途径创作出的美术作品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也能通过艺术作品达到打动群众的积极作用,这样的美术就是大众化的美术。

另一位理论家何鹏的观点与赖少其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何鹏认为如果想使文艺成为抗战救国的重要文化武器,那么艺术就一定要为广大群众所普遍接受,只有大众化的艺术才能起到为抗战服务的作用。那么,如何创造适合大众的艺术呢,何鹏认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主要表现内容应当是以大众的实际日常生活为主题,以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作为抗战思想传播的载体,只有这样的艺术才能起到特定的效果。

除上述提到的两位理论家以外,抗战时期的桂林美术界的理论家和美术家们对大众化艺术这一观点都有着自己的观点,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十分支持艺术要具有大众化的特点的。这一时期的画家的美术创作也大都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秉承大众化的原则,通过大众化的路线来进行为抗战服务的艺术创作。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曾在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流传范围较广的杂志报刊中发表自己对于艺术大众化路线的观点和看法。这些文章几乎全部都是提倡美术走大众化路线的。他们或发表自己的理论观点,或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对于大众化艺术的赞同,亦或通过评价他人的绘画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郭沫若先生就曾发表言论,大力提倡大众化的美术创作倾向,并将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看作是文艺救国的重要途径。

通过查阅资料不难发现,抗战时期桂林这一地区乃至其他地方的关于艺术类的杂志报刊关于倡导战时美術走大众化路线的观点的文章和作品数量不在少数,甚至有些期刊的创刊宗旨和初衷就是为了使民众接触到美术,是美术更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从而影响、启发大众的思想。

结语

桂林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大后方阵地吸引了大量学者、艺术家齐聚于此,形成了重要的文化阵地,桂林文化城的形成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不可以遗忘的辉煌篇章。聚集于此的画家和理论家们,怀抱救国救民的热忱进行着为唤醒广大群众爱国热情,鼓舞人民进行英勇抗战为目的艺术创作,通过提出创造大众化艺术的理论指导绘画创作,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优秀艺术作品,并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艺术作品中很多至今仍然是艺术史上的璀璨佳作,这些作品为我国艺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还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重要的途径之一,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安治.画家的正义感及其责任[Μ].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403.

[2]黄茅.略论战时美术[Μ].杨益群.抗战时期桂林美术运动.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416.

作者简介:

陈璐(1996.02—),女,蒙古族,籍贯:河北承德,单位:广西艺术学院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视觉艺术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桂林
胡愈之与桂林文化供应社
花桥纪·2021桂林油画展作品选登
桂林理工大学教师作品
桂林行
何艳、张海彬、王正红、张鏖作品
花桥纪·2018桂林油画展作品选登
乐!乘动车,看桂林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