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柱 魏春
关键词:微课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设计模式 教学改革
1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2019 年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各大高职院校都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并能够结合高职自身特色,充分发挥微课、蓝墨云班课和学堂在线的资源优势,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型。微课,作为一种方便的新型教学资源,凭借其建构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充分营造了高职教师网络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等多种功能,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喜爱。因此,文章将以此为研究视角,探讨其在我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旨归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优秀的高职人才。
2 微课的概念
美国伟大的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于2008 年最先提出“微课”的概念,后于2011 年被胡铁生借鉴到中国,逐渐开始进入中国教育界视野,并多次成功举办微课教学大赛。微课主要是通过依赖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来展现重点知识,借助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立体化,实现图文并茂,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其核心思想在于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形成教学设计与方案,达到组织学习的效果,强化教学效果的反馈。可以说,微课凭借其重点突出、短小精悍和学习时间自由的特点,成功达到翻转课堂的效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微课主要包括教学视频和辅助教学资源,例如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等,可以帮助老师提升教学能力,善于抓住重点将其归纳到一个短视频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督促不断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来保持与新知识的连接能力,做到时刻与汽车新技术保持同步,实现“以学定教”,换位思考,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如此,在微课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也可以随时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能够在有扎实理论基础上开展有效实践,为后期的企业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参加汽车专业技能競赛等培训活动,不仅符合该专业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特征,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现代汽修专业人才。
3 微课的必要性
我院开设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针对汽车学院开设、旨在提升学生的汽车技能,故必须引起重视。鉴于该专业特性,传统的大班化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需求,很多高职面临实训设备比较老旧、师资力量不足,只能依靠外聘教师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且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常年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满足新时代青年的学习需求。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都只能是被动接受课程知识,没能够做到主动融入,特别是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而言,不利于提升实践操作水平,毕业之后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要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单一知识传授,引入新型的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可以将课程中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之间开展自主学习的“课程自助餐”。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的特点,微课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如何去判别并诊断问题疑难点、以及该采取何种措施去处理,这些基本技能都可以通过微课程的主线索进行层层推进,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自身学习效率,时刻保持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微课学习和实践教学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可以说,微课在高职院校中受到欢迎主要就是依赖它的直接性、必要性和有效性,很值得在高职院校中大范围推广。
4 微课的设计模式
高职教育微课的设计模式通常是基于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选取某一专题进行讲解,将大段复杂的每个模块的内容都转变成很细的知识点,方便学生学习。
4.1 课前设计
在微课的前期设计中,一方面要积极借助学校资源收集素材,保证素材的吸引力和真实性,合理选择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点梳理,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好前期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制作学习任务单,形成整体思路。另一方面,微课的课件也必须要明确,课件要做到原创,标题要能够吸引人,可以借助focusky 动画大师将普通的幻灯片转换成炫酷的3D 电影,营造极棒的视觉体验来吸引注意力,也便于缺乏抽象思维的学生的学习,做到工学结合。同时,教师要能够提前设计知识点与问题导入,编写好讲稿,多次演练,注意为师者的肢体语言。鉴于微课新技术的特殊性,教师也应提前与视频单位联系,或者自己借助AdobePremiere、爱剪辑来进行后期的视频处理,做好后可以请工程师、维修专家帮忙检查,也要将其通过网络移动设备传输给学生以方便学习,这对于微课的课堂效果也至关重要。
4.2 课中教授
在微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能与学生积极互动,打破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模式,给学生足够思考时间,循序渐进推进。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而言,比如在学习如何给发动机换机油时,教师可以将这一块的知识点划分为:首先是去掌握每辆车的发动机机油型号编制规律,知道如何根据不同车的型号选择合适的机油,如何去鉴别机油的油品特征,其次要专门指导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工具去独立完成发动机机油的更换,最后要学会如何贯彻5S 的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教师要能区分课程重难点,做成系列微视频。另外,每项课程内容要用一张幻灯片来展示,辅以较多的多媒体技术,如Flash动画和图片,减少传统文字的过度堆砌,可以后期通过旁白来补充,并尽量保持与课本内容的一致性,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4.3 课后效果评价
微课实施后,必须要借助老师与学生的反馈来不断完善,也就是课后的效果评价,要开展多维度评价,合理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激发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做题目来检查知识掌握情况,借助分组的项目实训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水平,课后有系统判断正确的练习题,回忆知识点,达成相应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进行指导归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自学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之间做到相互帮助和相互监督。对于教师而言,微课考验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能力,还有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的制作,所以,教师在新时代下更要努力适应新型教学模式,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微课中要注意贯穿经典案例的学习,实现知识点寓于理于例,比如专门选取某品牌的汽车来讲解汽车的转向灯、远近光灯等,也要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一些最新的视频制作的新技术,来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潮流,特别是在每次授课之后,做好教学反思与评价工作,形成自己的教学反思集,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
5 结语
互联网技术给教育方式改革带来机遇,因此有必要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情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形成完整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效果。微课核心在于通过远程和移动教学方式给学生“非知识”的探讨留下适度空间,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收获学习幸福感,让学生和教师得到全面高质量发展,达到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微课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科学运用,让学生成为“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肚中有货、手中有艺”的高职人才,这也将会成为新型教学方式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