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透明永远是最好的疫苗

2020-03-08 14:21杜玮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心医院武汉市新闻周刊

杜玮

关于医护人员感染,在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的选题前,网上传言称,中心医院有150人确诊或疑似感染,但之后的调查证实,符合临床确诊标准的超过200人。那时,我对此还很难有更深刻的体验。

初步确认基本事实后,我的调查转向更核心的目标,找到见证、能够还原医院应对疫情整个过程的当事人。这个人就是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

没想到艾芬爽快地同意了我的采访要求。让我更加意外的是,她向我坦诚地讲述了自接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以来,她在医院过去近两个月前前后后的经历。包括她1月初向医院提示新冠病毒可能“人传人”而不被重视,遭受批评,医生之间不允许公开讨论病情,面对患者讳莫如深,大量患者涌入使得医院内病毒密度过高,病房改造不规范而使得医护人员防不胜防,其他非发热门诊科室医护因信息不对等,防护意识、措施不到位而导致感染等。

武汉市中心医院是一个缩影,揭示了此次武汉市医疗系统面对疫情颇有些手足无措,甚至面临崩溃的现状。这样惨痛的代价是否本有可能避免?医院如果能尽早重视像艾芬这样专业人士的意见,如果能及早透明公开地告知所有科室医护人员病毒潜在的风险让大家做好防护,如果“未明显人传人”的说法不是广为传播……一切没有如果。

我很感谢艾芬。在医院发生大规模院内感染后,我尝试联系了几十名采访对象,绝大多数都选择拒绝或沉默,我也表示理解。但信息透明永远是最好的疫苗,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何者而言。

如果说17年前,我们面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还没有足够经验,那么经过那一役,我们本该建立成熟的应对机制。但实际上,医疗及公共卫生系统仍存在着短板。讲真话、直面问题、尊重专业人士……我们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封面反馈

6/2020 总第936期

@木头:看到那张医护人员头上套着塑料袋的照片,心痛無以复加。祈祷疫情早点过去,所有人都能挺过去,更加期望这些可敬的医护人员平平安安。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偷拍“第一大案”背后 庞大的“黑灰产”》

住酒店时从来没注意过,更没想到还形成了产业链,不由得想起电影里的情节。我想进一步知道如何检测这些摄像头,以后也要加强警惕,更希望法律加强对这些团伙的打击,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猫科动物)

猜你喜欢
中心医院武汉市新闻周刊
穿盔甲,慢慢爬
细雨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新时代区域中心医院建筑智能化研究
试论加强中心医院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
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中心成立一周年喜迁新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付小兵到州中心医院考察调研
太阳“跟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