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共享的构建研究

2020-03-08 14:24吴文燕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人员信息安全

吴文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财务共享  模式

一、企业构建财务共享的重要意义

(一)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财务共享模式是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是信息大数据下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发展要求。新型的财务共享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需要建立单独的财务管理部门对财务信息进行必要的统计、核算和分析,为了能够更精准的记录财务信息,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务人才,所以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提升。而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财务人员的使用,使企业的投入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财务共享模式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数据,让财务信息计算更精准,内容也更全面,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

(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伴随着企业经营发展而来,可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无法彻底消除的,但是可以有效的规避。在大型企业的运行中,一般会包括许多的子公司。而各分支机构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财务计算方式和标准没有统一的规范,这就导致了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财务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不准确,使得企业陷入到财务风险问题当中。而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可以利用财务信息共享系统将各个公司部门之间的财务计算标准统一化,也让财务管理透明化,使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联系交流更为顺畅,从而减少经营管理中财务问题的出现,有效的防范企业财务方面的风险。

(三)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工作者要采集、加工大量的财务信息以进行財务管理工作,其中人工统计传达数据过多会降低财务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性。而在新型的财务共享模式中,财务共享中心引进新型的EPR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体现,也能有效整合企业和子公司一切财务信息,使财务信息保存更准确,更完整。通过共享中心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

二、企业财务共享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一)信息安全隐患问题

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是应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虽然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存储量,但也带来了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相对较晚,相应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也没有得到完善,而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共享企业的财务信息,势必会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它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非法侵入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获取暴利,甚至将企业的财务信息贩卖给商业对手,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这是企业财务共享的重要问题。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相当成熟的内控制度给予支持。但事实上,现在的财务共享模式中,并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内控制度,导致企业员工对于财务共享认识不足,使财务共享模式价值相对减弱。更由于缺少严格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财务共享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出现信息造假的现象,这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专业人才不足

新型的财务共享模式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维护运作,而新型的财务共享模式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经验,还要对财务共享系统的信息技术、运作逻辑熟练。当前来看,企业还十分缺乏全面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且也没有相应的此类财务人员的招聘机制。另外,企业进行财务改制之后,很多经验丰富的传统财务人员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工作。以上三种原因导致了企业熟练运用财务共享系统的财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影响了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和发挥作用。

三、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信息安全隐患是财务共享模式构建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而企业想要快速高效地构建财务共享模式,就要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首先,要在财务共享模式中建立信息安全系统,并大力建设信息安全系统,组建最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团队,运用最先进的防火墙技术防治不法分子对财务共享平台进行入侵。要建立定期安全监测制度,从而保证信息安全万无一失。其次,要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明确子公司、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共享权限,非常重要的无须其他部门知晓的财务信息要增设安全密码,从而提高财务信息安全指数。最后,可以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监督体系。内部监督体系是要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将信息安全监督工作有效落实,财务工作管理部门、信息安全部门,企业管理者都要进行互相监督工作,通过层层监督的模式,来提高企业信息安全建设。

(二)完善内控监督制度

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财务共享建立情况制定相应的内控监督制度,企业要对财务共享平台的数据加以应用,建立新型的财务监督制度。其次,企业要对内控流程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环节都有人员进行监督,这样可以全面把控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避免财务造假现象的出现,提高企业的财务防风险能力。例如,企业内部可以统一资金结算管理,各个部门都要设置专门的财务报销岗位,然后将报销信息汇入系统,得到统一清算。最后,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提高内控效率。

(三)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需要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企业首先要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财务共享模式下,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一定是具备财务专业和技术专业的全面人才,能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复杂的财务工作。另外,企业也要加强对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对共享模式的认识,强化财务人员信息技术能力,也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防风险培训。只有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财务建议。

四、结束语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将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希望本文能够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雯.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共享的构建研究[J].西部学刊, 2019(10).

[2]程平,万家盛.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J].商业会计,2015(15):20-22.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财务人员信息安全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