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献中女性作品价值探究

2020-03-08 14:27陈佳
出版广角 2020年2期
关键词:出版女性形象文学

陈佳

【摘要】我国两汉文学源远流长,汉赋、散文等文学成就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在这些两汉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不少女性形象,她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学内涵,还给当下的两汉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参考。文章通过分析两汉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特定历史时期下女性的性格特征,结合近两年我国所出版的与两汉时期相关的作品,探究女性形象在当下文学出版中的价值与定位,并针对其出版内容与出版形式提出建议,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关键词】两汉文献;女性形象;文学;出版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2.027

一、两汉文学与其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形象特征分析

从文学特点上看,汉代文学是复古、保守的教化文学观与创新、进取的自然文学观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两汉文学可谓百花齐放,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以开创断代史体例——《史记》为代表的史学巨著;以开“史论”之先河的《过秦论》《论治安策》等为代表的政治散文;以《垓下歌》《大风歌》《秋风辞》等为代表的韵文;以《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为代表的乐府诗歌;以《子虚赋》《甘泉赋》《两都赋》等为代表的汉赋;以《咏史》《同声歌》《赠妇诗》等为代表的五言诗;以“三曹”和“七子”核心作家为代表的建安文学等。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两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两汉年间也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结合她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她们的形象鲜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研究文本。具体而言,两汉时期文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参与政治生活的女性形象

自汉朝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因此,女性的社会角色全然局限于家庭之中。但两汉时期仍有不少女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这其中的代表当属吕后、窦太后、元后等人。但由于人物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以及后人书写等原因,这些女性政客的形象均有一定的矛盾性。例如,通过《史记·吕太后本纪》对吕后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无名义而有实权的女皇帝,既贯彻汉初“无为而治”的策略,同时又违背“非刘氏而王”的规定而封王诸吕,故一方面促进了汉初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则导致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产生。今天,我们很难以其历史是非及正义与否来研判该人物的存在价值,但其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依然具有较强的史料研究价值。

2.被迫卷入历史纷争,具有悲情色彩的女性形象

戚姬是具有悲情色彩的、政治牺牲品的代表,戚姬人生前后阶段的境遇对比十分鲜明,在《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汉书·卷二十七上·五行志第七》中均有记载。其中,“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寥寥数字,便将戚姬的境遇因果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唏嘘不已。

3.良母、贤妻、烈女形象

王母身死励子、张母子死辨污,无不体现着母亲对儿子政治命运的关注和对儿子政治性格的影响。虽然两汉作品中对于贤妻良母的着墨不多,但她们个性鲜明、品格高尚、充满人性,对后代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她擅长女红,对家人恭敬孝顺,对丈夫尊重忠贞。然而,当她面对兄长逼婚,万不得已之时又以死明其志,呈现其性格中刚烈的一面。这些作品中所展示的女性形象及其性格特征都契合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4.胆识过人,勇于担当的女性形象

此类形象的代表有孝顺勇敢的缇萦、贤德智慧的乐羊子妻以及嫁去西域的王昭君等。《后汉书·列女传》中这样描写乐羊子妻:“乐羊子尝于行路拾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志士不饮盗泉,廉士不食嗟来,况拾遗金乎?,羊子大惭,即捐之野”,通过这段文字的描写,乐羊子妻勇敢、坚毅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5.卓尔不群的才女作者

汉代还涌现出了不少才女,如卓文君、班昭、蔡琰、徐淑等,她们的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汉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以班昭为例,她整理完成了《汉书》,并撰写了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即广泛流传但备受争议的《女诫》。《女诫》作为女性行为准则教科书,在封建社会有着很高的地位,位居“女四书”之首,对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以及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当代出版物中两汉女性形象的再现

两汉时期的文学成就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是我国文学史、美学史、思想史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与价值观念固化的重要时间节点。汉代还是我国封建礼教初步形成的时期,有极少数敢于挑战封建礼教的女性留下了她们所创作的作品,但这些作品极少单独成书。

在近期关于两汉时期的出版物中,作者们运用当代的眼光与价值观重新审视与解读了两汉时期的女性代表,使她们的形象与性情得到了延展与补充。其中,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百家学说中的讨论内容及历史文献,间接地激发、影响了当代作者和编者的创作。汉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侧重于写实,而今,文学化的表现手法逐渐增多,相关作品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也更为饱满、多元。

1.对于女性政治家的形象解读更为客观

以《因禍得福:窦太后》一书中的窦漪房为例,该书以窦太后的一生为线索,介绍了汉代从发展初期至鼎盛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书中所勾勒出的窦太后的形象辩证全面、客观真实,作为皇后,她晚年因眼疾失明,依然悉心辅佐刘恒、文帝、景帝和武帝,开创了汉朝盛世;作为女政治家,她终生倡导黄老之学,奉行与民休息的国策,以善德服天下人;作为母亲,她也同普通女人一样,溺爱幼子,给刘武的赏赐不可胜数,并希望他能登上皇位,而这种溺爱的教养方式也给景帝兄弟之间埋下了祸患;她厌弃儒家学说,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致使朝野错过众多有识之士……在当代作者的笔下,汉朝时期女性政治家的形象更为饱满,对其政治手段与处世态度的分析也更为客观。

2.对于普通女性形象的解读更为鲜活

在大量有关两汉时期的当代出版物中,除了人尽皆知的吕后、王昭君等历史知名的女性人物,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从记录两汉时期的史书中寻找普通女性,观察并分析她们的境遇,从平常百姓的生活入手,发现小人物的闪光点,以小见大,折射出民生百态与时代的变迁。

如《读者文摘·笔墨江山》中描写了汉朝时期民女李一莲跌宕起伏的一生,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主人公在面对命运不公时,仍然咬牙坚持、顽强抵抗,从而在绝境中逆袭的励志故事,见证了“小”人物李一莲的“大”精神——不畏权贵、向死而生、以德报怨;又如《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中作者笔下的一代才女卓文君,她勇敢追求爱情,放弃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心爱的人,作者结合卓文君的词作评述了其坚毅而又传奇的一生,论述间穿插了不少当代人的感慨与反思;再如《淳于缇萦》中的淳于缇萦,作者生动地描述了淳于缇萦上书救父,感动文帝,进而促使肉刑废除的故事,带领读者领略孝顺、勇敢果决的女性风米。

此外,两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古至今,不少著名学者深刻研究了两汉时期的汉赋、散文、诗歌等,并结合时代背景提出新的观点,以供后人参考,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广大作者在创作评析历史人物的作品时,应当报以审慎、客观的态度,以新颖、独到的选题吸引读者目光。

三、两汉女性当代出版物创新出版的建议

1.成系列出书

两汉时期的历史散文和政治散文作品最为突出,故将这些作品集于一系列丛书,为读者提供方便、全面、系统的阅读体验成为多数作者的選择。如“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就集合了各时期的文学作品,单独成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校勘原文,在疑难字句上做标注,是随时查阅的“必备案头书”。

现如今,关于两汉女性体裁的系列作品有限,将关于两汉女性形象的出版物进行系统性出版,便可在传承两汉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给相关研究提供集中的、优质的、可靠的素材。

2.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

针对作者在描写历史人物时应如何权衡其优点与缺点的问题,笔者认为,作者应以史实为基础,全面、真实、立体地展现人物性格。涉及人物性格弱点时,应做到客观与公正,不做过多主观性的渲染与延展,描写人物的性格弱点是为了发人深省、以史为鉴,而非博取眼球、哗众取宠;在描述人物的性格优点时则要避免塑造大而空、教科书式的人物形象,应从史实入手,挖掘引人入胜、生动的情节,塑造饱满的历史人物形象。

同时,历史图书要在忠于历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升华,很多两汉文学出版物都是在遵从原著的原则上,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整理和标注,将两汉文学历史以新的姿态展现给读者。虽然忠于原著就是对原著最好的推广、对作者思想最好的诠释、对作者最好的尊重,但是对于不当的行文描述,应慎重编辑解读。总而言之,作者在作品的还原上要尊重历史,在态度上要忠于当代,对具体内容展开具体分析。

3.以小见大,剖析时代背景

如今,描写历史知名人物的作品比比皆是,笔者认为,读者不仅要看到吕后的政治手腕、卓文君才高八斗、赵飞燕的翩翩舞姿,还应看到各历史时期的芸芸众生,了解大时代下的个体。因此,作者可从小人物起笔,通过描写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跌宕起伏的经历,以小见大,以一及众,使得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厚。作者可对笔下的人物进行多维度的选题剖析,如吕后在众人眼中一直都是心狠手辣的形象,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她的婚姻遭遇,便可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编辑在开发选题的过程中,可以将人物的心理、情感等要素融入书中内容,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人物展开分析,这样的出版物视角独特,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

4.文言文,“闻”言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优秀文化更是数不胜数,两汉文学便是中华文化海洋中的一颗明珠。如今,当代技术结合传统文学可将文言文变得生动起来,让读者可以读而思,思而学,学而文。因此,可以结合新兴媒体VR、AR等技术对图书进行改造,如在了解王昭君这一人物时,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听到一首悠扬的琵琶乐曲,而后再看到一段生动的动画简介……高科技的附加值不仅可以让文言文“活”起来,还可以丰富出版物中女性元素的表达。

参考文献

[1]王晓红.试论《史记》对女性人物精神生态的观照[J].社会科学辑刊,2011(5).

[2]王涛.刍议历史演义小说的叙事特色和人物形象塑造手段[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郭秀卿.先秦两汉文学中拒嫁女与再嫁女形象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王夏琳.刘持生与古代文学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李敏.先秦两汉文学中的女性心理考察[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出版女性形象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