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莲
(中交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26)
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直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推动了燃气工程项目的发展。燃气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本比较低,与其他类型的能源相比价值更高。燃气工程施工期间,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关注,要求相关企业加大项目管理力度,提高燃气工程的安全性。目前,在燃气工程项目管理期间,管理方案、资源配置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予以解决。
燃气工程在施工管理期间具有危险性,实际开展管理工作多采用传统形式的管理方法,导致一些问题层出不穷,如项目管理方案控制不到位、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现场的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燃气企业的正常运营、供气效率、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需要在今后施工期间加强项目管理。
目前,燃气工程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中燃气工程的建设范围非常广泛,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其中主干管可以覆盖到城市内所有居民、企业等。除此之外,公共食堂、工业园区等也是燃气工程的服务对象。因为分布广泛,所以燃气管网主要沿着城市道路与公路敷设。并且城市中接收门站、气源站位置往往会设置在比较偏远的区域,这也间接体现了燃气管道覆盖广泛的特征[1]。
现如今,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在环保的压力下,天然气市场的供应条件逐渐放宽,燃气管道建设也越来越成熟[2]。一线城市每年燃气管网建设在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之间。因为用户对燃气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加之敷设与地点、规模、管径等不统一,所以城市中的燃气工程数量也就相对较多,并且项目之间具有独立性。
尽管燃气工程的施工体量不大,但是在管理模式方面和建筑工程的相似度较高,涉及诸多管理主体,如设计、建设、施工与监理单位。多个管理主体对于燃气工程的管理认知不同,所确定的管理方向也存在一些出入,燃气工程项目管理期间,管理方向不一致的问题时常发生。
燃气工程施工期间有可能会面临多项目同步进行的状况,但是这会对施工现场的资源提出严格要求,尤其是机械设备、资金以及人力资源。为了满足多项目要求,难免会带来资源局限性的问题。多项目之间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会对其中单一项目的施工与管理工作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分工、管材阀门材料的配置等方面。由此可见,燃气工程多项目资源的局限性也是管理工作的突出特点之一。
燃气工程准备阶段必须提前拟定投资份额,将项目施工成本作为关注重点。站在建设方角度,需要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有质量保证的燃气工程,以此来保证经济利益。因此,针对燃气工程投资环节进行管理,最终目标是有效控制投资数额,在预计工期内高质量完成施工,从而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3]。为此,下面针对燃气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提出建议。
(1)掌握燃气工程规模与工期。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成本,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燃气工程的规模及工期,以此为依据决定成本投入。投资方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将燃气工程规模、工期等内容详细体现在管理方案中,有效控制资金费用,确保项目施工有序实施。
(2)采用科学计价方法。当前,建筑领域采用的计价方法包括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两种。其中,工料单价法是将燃气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的材料与单价相乘得出最终价格,该方法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一种材料花费的成本费用;而综合单价法是先计算全部费用,随后再为不同种类的材料提供价格。与工料单价法相比,综合单价法无法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一种材料的单价,如果应用在燃气工程投资管理中,需要先确定其中包含的内容,不能出现漏项与重复计算的现象。当前,诸多建筑企业在选择计价方法时,更多是以综合单价法为主,需要注意计价环节的精细控制,以免造成投资成本浪费。
燃气工程项目管理环节需要有规范性、统一性的管理规定作为保障,其作用是将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协调管理等加以统一。(1)对于燃气工程计划控制工作,需要在总目标的基础上细分若干个小目标,其中包括WBS工作包分解、现场资源配置、成本预算等内容,在保证所有要素的基础上可以将其简化处理[4]。(2)质量控制方面。燃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已经非常成熟,管理体系也十分完善,质量规范与质量监督控制工作的深入执行,使得该项工作存在于燃气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3)风险管理方面。需要针对现场各项因素进行分类与识别,采用专业的方式评估风险,并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在后期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监督。(4)成本管理方面。尽管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但是针对管理标准不统一以及控制措施不深入等现象,依然需要重视管理方法落后等问题,依然需要从费用、成本等方面加强管理,严格根据规范标准控制燃气项目的施工成本[5]。
对于燃气工程的资源配置管理,建议采用资源限制理论、有限容量理论。针对多项目管理资源受限的问题,需要由建设单位安排专门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检查燃气工程各个项目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多项目所使用的资源是否存在冲突,资源持续性、波峰谷控制是否到位。在编制资源配置方案时,因其与燃气工程项目最终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管理人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所有资源安排到需要的项目中,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优势,提高燃气工程的经济效益。资源管理与配置的核心是现场的人员、机械设备与材料,除此之外也包含先进技术、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等,需要提高这些资源应用效率,为燃气工程项目提供服务。为了加强资源配置合理性,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项目资源方案需要明确实际需求。准确识别燃气工程项目资源需求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也是资源配置方法选择的依据。基础项目计划管理期间,往往会先对燃气工程施工现场的资源展开量化处理与配置,制定完善的项目资源方案。方案实施期间将所有资源计划统一,便可以明确多项目资源配置的要求。确定一个时间段,也可以在任意管理环节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燃气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期的选择通常会以“每年”“每三年”“每五年”为一个期限,由专门人员负责识别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材料与设备资源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
(2)选择可行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燃气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资源配置,可以根据需求分为长中期与短期两种方案。结合管理需求,可在关键链多项目管理、项目资源平衡、项目分级三种方法中做出选择,这是加强资源配置合理性的重要方式。因为燃气工程项目整体来说比较简单,所以选择以上方法可以满足工程项目管理需求。
(3)制定资源优化配置举措。①实施资源分级配置。为了提高建设单位资源利用有效性,在制定战略导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级资源配置的方式,分别针对单项目、多项目、企业级资源制定配置方案。不同级别的配置方案联系密切,相互作用,满足燃气资源配置要求。②实施业务外包与外协。燃气工程项目管理期间可以将一些业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第三方单位,如监理、造价、材料采购等,这样可以拓展资源渠道,规避施工现场资源受限的问题。③发挥资源规模效应与集约性作用。立足于多项目所具有的规模效应作用,在人力资源、材料资源等多个方面实施集中采购与资源调用,使燃气工程各个项目之间可以共享协调,一方面可以为重要项目优先提供资源,另一方面也符合资源与成本规定。
(4)根据优先级展开项目考核。对于燃气工程的多项目管理,因为项目规模与特点存在区别,所以管理工作需要结合整体与单独项目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类型,优先重点管理。另外,结合不同燃气项目特征与优先级,还需要开展项目考核,最后在整体工程中实施考核,接受考虑的人员包括管理队伍、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等,主要考核内容包括燃气工程资源管理的认知与专业性。鉴于此,整体考核需要参考燃气工程关键程度与优先级,根据不同的权重实施项目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等内容的考核,以此了解资源管理进度。
综上所述,燃气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项目管理工作,需要从准备阶段入手,制定完整、科学的管理方案。针对燃气工程现场各个环节实施管理,规避施工风险,保证现场所有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合理配置资源,在预计工期内完成施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气工程的经济效益,推动城市中燃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高质量、安全的燃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