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筑空间设计探讨
——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台州校区为例

2020-03-08 00:24:37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轴线景观

赵 刚

(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浙江 杭州 310030)

教学建筑空间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学建筑的主要载体。随着我国教学建筑空间设计技术不断发展,为教学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在实际开展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探究与深入分析的内容。教学建筑空间设计,必须满足教学事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 工程概况

北师大附中台州校区用地面积为11.22hm2,办学规模为120班,其中包含30班幼儿园(相对独立)、48班小学及42班初中。教师人数暂估为350人。幼儿园每班人数30人,小学每班人数40人,初中每班人数45人。项目建安成本估算为5.6亿元。总用地面积约112207m2(以土地管理部门实测为准),主要包括校舍建筑(含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体育活动场地、绿化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围墙及大门和地下车库。配置400m标准田径场1个和250m田径场1个,室内外篮排球场至少每6个班1个。

2 教学建筑空间设计原则

2.1 文化性

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在生生不息的发展长河中,孕育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学校承担着文化传播、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在校园建筑中,融入积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情感,让建筑充满文化语言、人文情感;从传统文化、校园历史为出发点,将文化内涵与学校传统融入校园建筑中,打造出具备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内涵、校园历史印记的教学建筑空间[1]。江浙一带是古代文人墨客聚集、人才辈出的宝地,江南水乡独特的建筑文化风格,可以积极融入该校的教学建筑空间设计中,让学生既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又可以愉悦身心,在美好、恬静、如诗如画般的世界中汲取知识。

2.2 交互性

在教学建筑空间中,建筑与建筑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具备交互性和互通性。教学建筑空间与其他建筑空间存在差异,作为一个偏向于园林建筑的设计形式,应该保障交通空间、教学空间、过渡空间、共享空间等诸多空间的交互和联系,通过交通空间对各项功能性空间进行组织联系[2]。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核心,便是高效串联、分离各项建筑功能空间,分析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对各项空间联系方式汇总。贯彻交互性原则开展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教学活动高质量开展,为学生日常学习、饮食、娱乐、交通、生活提供便利。通过教学建筑空间设计,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建筑设计思想,合理交互、组织各项建筑功能空间,确保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人性化、科学性。

2.3 安全性

教学建筑的建筑主体为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和其他宏观建筑。安全性能是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根本,不仅要确保各项建筑空间的采光、通风,而且还应该保证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广大师生可以及时疏散。针对该工程空间设计时,通过外廊、单内廊布置的形式,确保教学建筑空间及时疏散[3]。普通教室走廊设计,应该避免造成走廊过长、人流拥挤、互相干扰等诸多问题。参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 50099—2011)规定,对教学楼走廊净宽度进行规范,内廊不应小于2.1m,外廊不应小于1.85m,楼梯间不应利用螺旋式楼梯,坡度必须小于30°,切实帮助学生科学合理进行疏散。

3 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3.1 突出空间轴线性、确保建筑错落有致

在开展教学建筑的空间设计时,需要对当地气候环境、地理位置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多个设计方案分析,在该工程中选择了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两条校园景观轴线,通过轴线来划分校园各功能组团[4]。景观轴线不仅起到划分校园各功能组团的作用,并在景观轴线上布置展示校园形象的主题广场和体验式教学区,与视觉通廊、景观环道相结合,构成校园的景观和形态体系的主要框架。这样的布局不仅可以保障建筑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而且还能够展现出校园内的高低错落,展现出建筑的统一性。

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便利,整体空间的组合性较好,标识性也相对较强,而且还可以有效展现出学校文化性。学校西南侧位临近主干道,南侧干道附近位于水系,水系由外室一直延伸到前厅,将水系内外融合,展现出山水之情,为学校增加更多的文化气息[5]。在教学建筑空间中设置多个疏散口与疏散通道,输送通道中都设置缓冲空间;东面和西面的主入口设置平台和疏散人流广场(操场),建筑内部大量面积的设计门厅,教学楼在教学建筑空间轴线上,展现出了学校标志性建筑;教学楼和功能楼南北两侧呈现出高低变化曲线多层空间,展现出了教学建筑空间的流畅性和自然畅通性。

3.2 强调平面灵活性,凸显空间通透多样

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要点是保障空间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针对该工程来说,综合楼中心组团和宿舍区之间设计大面积公共活动场地,结合南北走向的功能辅助轴,作为师生交流、学习、休憩的重要场所。公共活动场地连接北侧运动场,强化了校园内外景观和形态的视觉流畅性、通透性。学校中心轴为学校的教学口和入口广场,在视觉上给师生整齐、错落有致、流畅通透的感觉,减少了建筑的封闭感。通透中庭式交通空间设计,联系了各项建筑空间,展现出了庭院景观的重要组成,确保各个功能型建筑空间的交互通融。东南走向的入口广场,并且四面主入门厅设置展览长廊,门厅与水池、平台等相呼应,能够在展现出人文性的基础上,实现移步换景,实现空间的丰富性。

东西侧的建筑设计出了曲线形状,这样不仅可以强化该校的总体气场,还可以让建筑使用者更加方便,对学校各个部分起到了相对隔绝的作用。轴线设计可以保证交通便利,既可以有效扩大整体视野,而且还为广大师生学习、生活、交往提供便利与保障,充分实现不同教学建筑空间特点,确保平面灵活性,凸显空间通透多样。

3.3 传承文化,呈现中西建筑风格融合

在保障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科学性、实用性的基础上,注入学校教学文化、历史传统文化,以有效增加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创新性,杜绝平淡无味的堆砌,在教学建筑各个环节中展现出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艺术性,人文性。针对该工程来说,学校地块内的景观轴线、视觉通廊、核心湿地、景观环道,形成具有完整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景观体系,将江南风格的色调融入其中,给广大师生一种安静、恬然的感受。南北走向两条校园景观轴线,通过轴线来划分校园各功能组团,并且为校园增加生机活力,营造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人际交流场所,为智慧、思想和观念的交汇提供空间载体。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上,秉承着“传承北师大文化脉络,体现台州地域文化”人文校园的设计原则,教学建筑整体采用中式的民国建筑风格,展现出了浓厚的文学风情。通过外部和内部双重文化性把控手段,切实将传统的文化风格、先进的建筑空间设计手段,渗入建筑空间设计中,在建筑空间中彰显区域特色文化与学校文化内涵。

4 结束语

总之,教学建筑空间设计工作的意义重大,直接决定了广大师生的生活、学习质量。在实际开展教学建筑空间设计时,必须结合教学建筑的实际需求,把控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原则。明确教学建筑空间各项设计内容,突出空间轴线性、确保建筑错落有致;强调平面灵活性与空间丰富性,确保各个教学建筑的功能全面彰显;将人性化与文化性内涵融入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在避免教学空间设计安全隐患的基础上,让广大师生可以在开心、愉悦、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轴线景观
景观别墅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9:44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26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7:32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火山塑造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8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