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文件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没有发布过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这次研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教材是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长期以来,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强化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整体规划,全面提高教材质量,切实发挥教材育人功能。《规划》第一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总体思路是:一是坚持方向,贯通主线。把牢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始终,体现在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二是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全覆盖,注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相关领域教材建设。三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梳理总结成绩,理清存在问题,明确面临的挑战,找准《规划》的起点和方向,重在解决问题。同时关注科技发展动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着眼未来,着眼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
2.问:当前,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教材组织管理明显加强。大中小学教材体系初步建立,教材质量不断提高,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显著增强,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的大中小学优秀教材,基本适应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也存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责任不够明确,缺少整体规划;教材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理念、新要求不足,内容价值导向与知识教育融合不够;教材建设专业研究机构缺少,研究力量薄弱,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教育理念、育人模式深刻变革,对教材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给教材建设带来更多严峻挑战。
3.问:《规划》描绘了未来一段时期的蓝图,请介绍一下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答:《规划》提出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教材建设全面加强,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教材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育人功能显著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开创教材建设新局面。重点在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教材建设体制基本健全,二是教材体系基本完备,三是教材质量显著提升。
4.问:《规划》中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思路,《规划》中以总分结合的逻辑,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前两项为综合性任务,涉及所有学校、学段和学科领域,是管总的。第一项任务重点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强调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着力解决教材建设没有专门机构、管理职责不清、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第二项任务突出新时代新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确立教材建设的“魂”。后三项任务分别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着力解决各个学段教材面临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教材重点是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更好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职业教育教材关键是体现“新”“实”,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编修,提升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能力,同时解决“多而少优”的问题。高等教育教材重点是学术理论创新,打造精品,凸显中国特色。
5.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请问《规划》中如何落实这一要求的?
答:《规划》从五个方面落实这一要求。一是在方向上抓思想落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牢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规划》始终,体现在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二是在领导上抓责任落实。全面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对教材工作的职责,牢牢把握党对教材建设的领导权。三是在管理上抓分工落实,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按职责分工,细化落实教材委各成员单位、省级教育等部门、学校的管理职责。四是在治理上抓制度落实,分学段、分类型制定教材管理办法,明确教材建设工作主要人员、关键环节、重点内容、薄弱领域等要求,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教材建设规章制度体系。五是在运行上抓机制落实,建立和完善教材编写机制、凡用必审机制、监测反馈机制、工作协调机制等重要机制,健全衔接紧密、高效顺畅的教材建设运行系统。
6.问:教材的核心功能是育人,请问《规划》做了哪些设计,以确保教材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规划》的灵魂主线。《规划》提出三项具体任务:一是系统设计大中小学课程教材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要求。二是整体设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教材。三是分类分段修订其他教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这些重大主题教育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不同程度有所体现,但也存在整体设计不够、内容分散等问题。下一步,重点是使重大主题教育系统化、制度化落实在课程教材中,进而发挥育人功能。教育部已经启动统筹设计工作,将明确重大主题教育目标任务、总体要求、途径方式等,确保各学段、各相关学科能够全面融入。
7.问:近年来,社会上高度关注中小学教材,请问到2022年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到2022年,中小学教材建设重点是增强教材育人功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段教材的系统性,强化相关领域教材建设。一是落实重大主题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一步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强化国家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二是全面完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统审统用,跟踪了解三科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时组织修订。三是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教材体系,学段上包括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类型上涵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等。
8.问:近年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发展更新,下一步,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如何适应这些发展变化?
答: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院校教材建设重点是实用性,增强服务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规划》从三个层面明确了任务要求。一是加快完成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强化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的对接,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步伐。二是在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上加强区域教材规划,将区域内产业结构需求及时反映到专业课教材中去。同时鼓励学校规划体现本校特色的教材,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及时吸收合作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教材适应岗位需求的水平。三是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对接的专业课教材。加强行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及时修订教材,新编培养紧缺人才急需的教材,按需引进国际先进教材。
9.问:在高等学校教材建设方面,下一步建设重点是什么?
答:《规划》坚持以提升整体质量为首要目标,以打造精品教材为引领,力求全面推进不同类型高校教材建设。一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拓展、细化教材品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推进教材编审用。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指导,修订、新编一批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推荐一批高水平学校和专家学者编写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材,推出一批经典论述摘编,编写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教材。二是打造一批反映世界先进水平的自然科学教材。适应新形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集中力量编写一批新教材,打造一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经典教材,组织推荐一批适应不同类型高校多样化人才需要的教材,有组织地引进或翻译出版一批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境外优质教材,提升教材的先进性。三是适应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加强实验、实践性教材和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
10.问:随着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网络化学习发展迅速,适应这一学习方式变化,国家在新形态教材建设上主要有哪些考虑?
答:《规划》明确提出,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需要,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特性需求,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高等学校新形态教材。多种形式调动学校、行业企业积极性,推出一批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和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院校新形态教材。
11.问:优秀的教材编审队伍是保障教材质量的关键,《规划》对强化编审队伍建设提出了哪些举措?如何鼓励更多的优秀专家参与教材建设工作?
答:《规划》高度重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主要从能力提升、意愿增强、整体稳定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加快打造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学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教材编审队伍。二是支持吸引优秀人才编写教材,教材编修者所在单位要制定优秀教材编修在工作量计算、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评聘等方面的认定办法。这方面提出了一些激励机制,比如将优秀教材作为参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成果;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教材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等。三是建立专家信息库,加强对教材编写人员信息研究分析,建设教材审核专家队伍,确保课程教材专业队伍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