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悦
疫情之下,为了保障城市的基本运转,保障市民的基本需求,有的人不得不出门,不得不穿梭在城市里,不得不待在人群中。正是他们的勇敢坚守,才保障更多人安心在家继续“宅”。他们,在口罩后面,在平凡中,扮演着我们的英雄。
超市,这大概是我们目前不得不去的、人最多的地方。
王淑华,巴中人,只身一人到雅安工作后,这个“热闹”的地方,就成了她的半个家。最近,她的这半个家和整个国家一起,正经历着“大考”。
“粮油米面,生鲜果蔬……以前大家就买几十块钱的,现在都推着购物车,买一次,就要囤好几天的量。”成倍的需求量,考验着王淑华所负责的果蔬区。
“动作迅速”这个特征,可以让你在戴着同款口罩、穿同款工作服的人群中,迅速地找到王淑华。她紧紧盯着每一个货架,缺货、订购、补货、陈列、贴价签……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各取所需、满载而归。
刚刚怀孕的女儿,现在每天都会跟王淑华联系。女儿担心她的安危,王淑华却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话虽如此,但王淑华面对同事们却说:“尽管我们是高危人群,但我们也是和‘白衣天使一样,都是在‘打仗的人,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一位顾客在药房的门口停下,视线聚焦到里面的老板曾伟身上。
“没有,没有货。”曾伟调大嗓门冲门外说道。客人顿了顿,用手在耳旁比画了一个“电话”的手势,随即离开了。
不必言语,曾伟知道,他们只有一个问题:口罩、酒精,到货没有? “1月23日那天就卖光了。”此后,曾伟每天会接到一两百个电话,并重复一开始的那一幕。
曾伟的老婆劝过他:“别开了,过了这个特殊时期再开门吧!”曾伟没有同意的理由很简单:“一条街上,相处久了,没法拒绝。”曾伟的药房营业了7年,周边三个小区的居民,从顾客变成熟人,又变成了朋友。这段时间,曾伟药房的销售量增长了25%-30%。 “以前有点不舒服,大家想着扛一扛就好了。现在,稍有不适,大家就会来买药。”
顾客来来往往,彼此间却突然多了一份“保持距离”的默契。虽然理解,但曾伟并不喜欢这种默契。明明不久前,街头的银杏树下还聚着人群拍照打卡;明明不久前,来店里买完药的顾客,都会待上一会儿,聊聊天……曾伟希望这样的日子早日回归。
2月5日这天,雅安小雨,快递员张路云并没有觉察到。下货、分拣、装车需要4个多小时,再加上3个多小时的配送,已是下午3点。其间,他只花了10分钟,将一盘盖浇饭填进肚子。这一整套流程,再乘以2,便是他一天的工作。
张路云的微信步数里,写着他的争分夺秒。米、卫生纸、药品……这些是疫情期间,大家急需的生活用品。快递单量多到接近“618”、双十一。即便是开车送货,他的步数也能在車子停放点和快递寄放点之间,刷到2万+。
“那位一直要求送货上门的客人,现在自己下来取件了。只是,让我把快递放在三米开外。”张路云说,近段时间,除了极少数需要亲自签收,绝大多数的客人都选择——不见。
他,并不是不怕。“这些包裹里,几乎都是老百姓的各种生活用品。因为有了你们,大家得到了生活保障。想一想,你们每个人都是英雄。”这是复工那天,主管同所有快递员讲的话。
张路云和他的小伙伴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英雄,只是感觉每当客户收到快递时送上的“谢谢”两字,让他心里多了一份温暖。(作者单位/雅安日报社) (责编/刘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