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赋(农业农村部部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破解农村金融、人才、土地三大瓶颈。针对乡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乡村振兴人才缺乏,二、三产业用地指标不足等问题,我们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吸引培育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农村和城市密不可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过去,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要素支撑。现在,要把农业农村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先任务,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的格局,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公园城市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城市与公园融为一体,居民出门就能够看到绿色的园区,居住的社区或者商业街区和绿色环境融合在一起,连工业园区也是绿色的。现在大家都到了小康时代,吃穿住的问题基本解决了,现在更多的是获得一种精神愉悦的体验。而文化和历史提供新的更大动力,老城区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优势得天独厚,也是新城区不可替代的。同时强调老城不是旧城,老城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应该有新的活力,更多地利用文化资源,同时注入公园城市宜居、绿色的建造方式;注重小空间、微空间的改造,实现微循环,激活老城的活力。此外,老城的活力还需要靠年轻人,不能让老城变成一个老年人口比例很高的地区。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城区的发展,在建设公园城市的观念上,应该要塑造相互交融的空间关系,让“有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
付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人口在县域内不同城镇节点的分布和城乡之间的两栖流动,将是未来中国城乡关系格局中的常态。除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县域内的产业呈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乡村产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多元产业体系,许多农村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业,或者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乡村旅游业、服务业。这些乡村产业都是城乡融合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产业形态,是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结果。新时期,重塑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着眼于县域,落脚于县域。应该科学制定城乡融合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夯实旧基建基础、补齐新基建短板;通过土地、产权等制度改革,实现县域内的要素自由流动;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