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20-03-06 11:40
环境技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空间站论文评价

破除 “SCI 至上”“唯论文”导向不是强调不用发表论文

针对当前科研评价中有待改进的局面,2 月科技部、教育部双双出手,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以破除“SCI 至上”“唯论文”的评价导向,两份文件的出台并不意味着科研工作者无需发表论文,相反,文件鼓励发表更多高质量论文以及鼓励国内期刊发展。

此次发布的文件信息量巨大,牵涉到科研评价的关键点,如何抓住最核心的精神要旨,正确理解论文发表在未来国内科技评价工作中的作用,本刊在对两份文件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

教育部、科技部《意见》准确理解SCI 论文及相关指标

《意见》首当其冲地指出,“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SCI 作为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是一个分类数据库。SCI 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局限性:一是SCI 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并非评价系统,不能把SCI 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二是SCI 论文的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情况,而不能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论文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三是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

科技部《措施》理性看待“SCI 论文”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

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论文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此次科技部印发的《措施》是为了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 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措施》鼓励科研工作者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

与此同时,科技部在《措施》中鼓励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鼓励将论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措施》中明确提出的“代表作制度”,要求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这是对当前过分注重外文期刊的扭曲化现象最直接的举措。

《意见》《措施》提纲挈领 多项举措并施

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针对此次破除痼疾的行动,《措施》《意见》两份文件中均给出了相应的举措。二者相辅相成,强调“分类评价”和“注重实效”的原则。

一是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的产出形式是有区别的,从评价上要解决“一刀切”问题,针对不同领域,论文需赋予不同权重作用。(《意见》)

1)对于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其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不把代表作的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措施》)

2)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措施》)

3)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对于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可作为高质量成果,可增加到10 %的权重;对于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对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带动作用的,可增加到30 %的权重;对于已在实践中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可增加到50 %的权重。具体权重由相关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措施》)

二是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同行评价是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关键是要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 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审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意见》)

三是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对于评价评审工作,首先是要减少,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其次是要规范,评价指标、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意见;评价方式要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 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过程要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等。(《意见》)

另外,文件在针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评选方面的评价标准和申报流程均作了指导性规定。并在最后提出各项强化监督检查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此次教育部、科技部双双发文,对扭转当前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提出了最直接的指导意见,理性看待SCI 论文,科学合理分配科技成果评价指标,展现中国学术之声,鼓励国内期刊发展、走向世界学术的舞台已成为当下中国科研发展的新趋势。

火箭复工 一箭四星我国成功发射4 颗新技术试验卫星

2020年02 月20 日05 时07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卫星C 星、D 星、E 星、F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主要用于在轨开展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6 次航天飞行。

此次发射是今年春节之后,我国首次航天发射。发射任务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取得圆满成功,宣告着中国航天正式“复工”。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传来一箭四星成功发射的消息也大为振奋人心!

此次任务中,长征二号丁实现了三个新突破: 一是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二是首次使用新型测发控一体化设备;三是首次实施四星串并联的发射布局。

据悉,航天科技集团承担的北斗导航全球组网、探月三期、高分专项三个国家重大工程今年将全面收官,火星探测器将实施发射,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三型运载火箭将迎来首飞,宇航发射有望首次突破40 次,无论从宇航发射数量,还是技术难度挑战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

开启天地对话中国首颗5G 卫星通信试验成功

1 月16 日,由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银河航天”)自主研制的首颗Q/V 频段卫星成功发射,单星可覆盖30 万平方公里。

这颗通信能力达10 Gbps 的民营5 G 低轨宽带卫星于在轨30 天后的2 月下旬成功开展通信能力试验,验证低轨Q/V/Ka频段通信,实现Q/V/Ka频段星地通信链路连通,后续将继续开展Q/V/Ka 等频段的通信性能测试。

目前,这一技术团队通过多个地面测控站追踪到卫星,与卫星进行“对话”。通过“天地对话”获取卫星当前的工作状态,例如工作模式、轨道、姿态、温度、设备状态、功耗等,这有点类似于远程操控桌面,这些测控可持续了解这颗星的“健康情况”,并会对卫星进行一系列检查、维护或者排故。银河航天首发星“体检结果”显示,这颗“5 G”卫星的“健康状况超预期”,其姿态控制精度和测控指标相对设计指标均有正偏差(超出设计指标)。且其它分系统在轨数据均满足设计指标。

由于卫星通信服务区域广,且不受地球表面地理环境影响,在“老、少、边、穷”地区的通信覆盖成本较低,其是全球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弥补信息时代“数字鸿沟”的核心工具,“太空互联网”有望成为5 G 乃至6 G 时代实现全球网络覆盖的重要组成方案。

中国电科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保障中心正式成立

1 月6 日,中国电科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保障中心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宣读了相关批复文件,明确了中国电科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保障中心的主要服务范围和主要人员组成,并向国基南方子集团授牌,标志着中国电科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保障中心正式成立。

会议指出,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保障中心的成立意义重大,将有力推动我国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保障事业的进步发展,加速实现电子元器件自主创新目标。

会议针对中心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站位要高,要把重大工程元器件质量管理体系、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好,并与各分中心协同做好重大工程元器件质量保障的策划和实施;二是定位要准,要瞄准工程型号和重大项目,以关键元器件可靠性研究和评价为重点,全面保障工程型号元器件质量,为集团公司建设元器件可靠性数据库和优选目录提供重要支撑;三是逐步建立市场化运行模式,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在新一代元器件可靠性研究方面形成技术特色,紧抓国内市场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四是以军为主,融合发展;五是做好开放平台建设工作,要积极与行业内各单位及可靠性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不断加强元器件可靠性数据库建设,形成面向全行业开放、服务的数据库和标准库。

2 025年我国将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规模化生产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 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

根据发展战略,到2025年,我国将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展望2035年到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围绕智能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明确要构建六大体系。一是构建协同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构建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三是构建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四是构建系统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五是构建科学规范的产品监管体系,六是构建全面高效的网络安全体系。

工信部:加快5G 商用步伐 深化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0年2 月22 日召开加快推进5G 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5G 商用步伐,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基础电信企业要及时评估疫情影响,制定和优化5G 网络建设计划,加快5G 特别是独立组网建设步伐,切实发挥5G 建设对稳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5G 应用加速落地,如5G+红外热成像测温、5G+消杀清洁无人车、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云监工”、5G 助力新冠肺炎远程超声诊疗等。

工信部表示,基础电信企业要及时梳理总结5G 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加快推广新业务、新模式、新应用。抓住5G 在网络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业务发展机遇,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扩大网络消费,促进信息消费。

工信部还表示,进一步深化5G 与工业、医疗、教育、车联网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2020年1 月13 日哈电集团消息,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项目“600 kW 海底式潮流发电机整机制造”通过专家组验收,标志着我国最大的、单机容量600 kW 的潮流能发电机组制造成功,我国潮流能机组研制水平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600 kW 海底式潮流发电整机制造”项目是哈电电机2010年与国家海洋局签订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专项资金支持,提高我国潮流能发电系统关键设备和整机制造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实现600 kW 海底式潮流发电整机的国产化生产。

与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相比较,海洋潮流能规律性较强、能量稳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由于能源分散、能源密度低,以及海洋环境严酷等原因,研制能够有效开发潮流能的发电机组难度巨大。哈电电机600 kW 潮流能发电机组的成功制造,对解决我国乃至全球偏远海岛的能源供应、海洋水下监测仪器供电等问题以及潮流能的市场化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在600 kW 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中,哈电电机充分考虑了机组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创新设计了竖井结构,使人员能够进入机组内部进行及时检修维护,解决了潮流能机组维护难的问题;在机组密封、防污防腐、传动系统等关键技术上采用了先进技术,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台风等恶劣环境的应对能力。

长征五号B 遥一运载火箭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为载人空间站工程新研制的长征五号B 遥一运载火箭,按照流程完成出厂前各项研制工作,于2020年2 月5 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后续将与先期运抵的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一同进行发射场合练,然后执行首飞任务。

长征五号B 运载火箭主要用于空间站舱段等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发射任务,是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新型火箭,根据空间站任务要求新研制了大型整流罩,并对全箭进行了适应性改造。火箭全长约53.7 米,芯一级直径5 米,捆绑4 个直径3.35 米助推器,整流罩长20.5 米、直径5.2 米,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起飞质量约849 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 吨。

据了解,发射场合练完成后,长征五号B 遥一运载火箭将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于4 月中下旬执行首飞任务。面对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挑战,工程全线坚决贯彻党中央统一部署,将疫情防控纳入合练任务统筹安排,科学决策、科学组织、科学管理,确保合练任务和首飞任务按计划顺利实施。

两名女宇航员太空行走 继续为空间站换电池

美国航天局2020年1 月20 日消息,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女宇航员当天出舱行走,继续为空间站更换性能更高的锂电池。这是空间站历史上第三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据美国航天局发表的新闻公报,美国东部时间20 日早晨,宇航员克里斯蒂娜·科赫和杰西卡·梅尔开始太空行走,下午顺利收工,整个出舱任务历时6 小时58 分。

两人拆除了空间站太阳能板附近的最后两块镍氢电池,将其移放到外部平台上,还安装了第六块,也是最后一块锂电池。被拆下的两块电池将由今年下半年抵达空间站的日本“鹳”号货运飞船处理。

去年10 月18 日,这两名宇航员出舱完成空间站历史上第一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今年1 月15 日,她们再次出舱行走,任务内容就是为空间站更换电池。

科赫去年3 月抵达空间站,计划今年2 月返回地球,是目前世界上单次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女性。

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0年2 月3 日南京大学消息,该校科研人员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首次基于无人机移动平台实现了量子纠缠分发。相关成果近日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

取得该突破的是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团队。据项目负责人谢臻达、龚彦晓介绍,量子纠缠分发是将两个纠缠量子分别发送到相距很远的两个点,通过观察两个点的测量结果,来检验量子纠缠的存在,可以有效证明量子通信链路的可靠性,为量子通信奠定基础。此前,量子纠缠分发已经在光纤链路以及卫星和地面之间的自由空间链路取得成功。

“而无人机的优势在于高度灵活性和快速组网能力,即需即建,以无人机作为基本节点,快速构建移动量子通信网络。”谢臻达说。

龚彦晓介绍说,2017年以来,团队辗转南京、石家庄、兰州等地,最终完成了首个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量子纠缠分发实验,测试了新系统在夜晚、白天、小雨等气象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团队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包括每秒可产生240 万对纠缠光子、重量仅为468 克的高性能集成化量子纠缠光源,以及轻量化光信号收发一体系统、便携式地面站等。

谢臻达表示,该系统还能够与高空无人机、高空气球建立长距离链路,并与现有的光纤和卫星量子网络连接,解决量子网络不同层次之间全天候、广覆盖的问题,对推进量子通信的实用化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空间站论文评价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自制空间站模型
空间站日记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