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阅读,道德与法治课更具实效

2020-03-05 02:25邓琳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一方水土书香法治

邓琳

关于阅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广州市教研究院明确指出:基于全科阅读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闭环结构。具体包括:课前开列阅读书目→课中深度阅读教材→课上个体阅读分享→课堂拓展范例阅读→课中个体阅读反思→课后开列阅读书目。

伴随着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到了对祖国和社会的认识。笔者在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教学中做了以下有效尝试。

一、课前开列书目,提高预习效果

《辽阔的国土》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台湾的历史,我提前4周布置课前阅读《台湾历史与文化》一书,该书是关于研究台湾文化史的专著。由于书的篇幅长,阅读会遇到一定困难。

有了阅读表的指引,孩子们的阅读难度降低了,他们不约而同有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的阅读感受。这一过程是学生通过阅读得到的情感体验,由此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实现了“让阅读成为发展核心素养的立交桥,让阅读成为推动课程的快车道”。

二、课内学习资源包,关注全体学生

《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一课包含大量的地理知识,作为道德法治课程,地理知识要为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服务,要在地理知识的教学中突出德育功能。笔者准备了如下相关的学习资源包,在不同环节供学生阅读使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学习资源包加深了解不同地方为什么生产方式不一样。通过现场阅读,孩子们很快通过对比得出地形、气候不同,人们的生产方式也会不同,并再次理解“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的含义。

2.学习资源包加深了解本地区地形、气候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因为笔者学校大多数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对于居住地花都的了解多来自父辈介绍或网络资料,为弥补积累不足,笔者准备了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包,在小组内共同阅读分享,互相补充、提点,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孩子们又加深了对花都水土和生活方式的了解,更进一步理解了“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3.学习资源包升华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在小组交流汇报中,笔者再次提供图文并茂的关于不同地区衣食住知识的学习资源包供学生阅读。在阅读分享中,孩子们不仅再次感受到“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的大自然的馈赠,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同时懂得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这需要人们加深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对于需要帮扶的地区和人民,我们需慷慨相助。

三、课后阅读延伸,培养书香少年

在教学《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时,笔者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江南丘陵)和盆地。2.了解我国地形整体是复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特点。了解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的影响。3.知道自己家乡的生活特色,懂得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扣住教学目标展开,并达成教学目标。但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还应由此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积累。这节课最后,笔者设计了“阅读描写各民族风土人情的文章,并了解背后的故事或传说”的拓展延伸。

在教学完《好山好水好风光》,笔者推荐阅读《中国风景名胜大全》,并建议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景点介绍给身边的亲人;或者设计旅游路线,简单写写推荐理由。因为有了阅读做基础,孩子们各抒己见。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课堂教学有限性的补充,更是用阅读催发浓郁的校园书香,培养书香少年的有效手段。

融入阅读能较好落实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广州行动宣言》——“教学与阅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阅读文本作为教学资源,阅读引领成为教学任务,阅读活动变为教学内容,阅读所得化為教学效果。”的指导思想,使道德与法治课基于情感,融入阅读,更具实效。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一方水土书香法治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骆驼草(新韵)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郝鹏寿 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 立一部戏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茶 方山紫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