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态型灌区改造工程设计方案若干问题

2020-03-05 17:59张东芳荣彦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态型生态化设计方案

张东芳,荣彦

(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山东 聊城252000)

1 引言

传统的农业灌溉区主要是以农作物系统、灌溉系统为出发点,整个区域内环境破坏程度非常严重,人工流域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淤泥沉积等问题,长期的运行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水体污染,甚至还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为了能够消除这些问题,政府每年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治理。从实际情况分析,这种粗犷式的灌区管理方式使生物破坏极为严重,生态环境也会变得更加的恶劣。

2 工程概况

位山灌区的地理位置在聊城,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灌区控制面积约为3 586 666m2,在我国特大型灌区中排名第五。灌区的骨干工程全长274km,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为了能够切实提升效率,需要对其进行改造设计。但在改造设计工作的开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改造工作难以进行。因此,对生态型灌区改造工程设计方案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有重要的意义。

3 生态型灌区改造设计的主要问题

3.1 设计方案中“重点轻面”

生态型灌区主要是合理有效地使用灌区内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少量的人工改造与流域的治理工作,尽量避免灌区内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出现,缓解污染问题。具备较高完整性的生态灌区中包含了灌溉、自然河流、排水、人工路网等多个系统,各个系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灌区的改造就是要结合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各个系统的改造和完善,从而保证整体的使用效果满足正常的需求,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生态灌区的改造无法完成【1】。

生态型灌区改造建设需要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全面地实施综合流域治理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整体改造、整体建设的基本原则,不能存在“重点轻面”的现象。但在某些灌区改造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设计方案不合格、决策制定存在问题等,导致整体的改造建设难以达到使用的需要,只关注一些关键环节,而忽视整体的效益,最终导致灌区的改造应用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

以某灌区改造为案例进行分析:该灌区在进行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实施全部的生态化改造,结合水利工程实例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将上游的各个部分进行必要的清污排淤、疏通等操作,优化河道性能,可以形成更加有效的排水系统,从而可以优化当地的灌溉系统,建设成为具备更高性能的网络系统,但在下游位置的河道流域中却没有合理地设置清污系统,这就造成了水流在进入到农田区域时农药、化肥等污染严重,再加上下游的河道存在严重的淤积问题,造成整个河流的流速持续下降。长期的影响之下,造成该灌区内的水体被严重污染,恶臭现象极为严重,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改造工程也很失败。从该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生态灌区内各个部分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任何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导致灌区生态遭到破坏,进而影响整体生态环境。

3.2 设计方案中存在“面子工程”

在生态型灌区建设环节,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当地水土环境,提高水资源质量,还要彻底改善当地的流域环境,大大提升农业产能。利用灌区生态化的改造和建设,有效地进行生态环境的调节,改变气候环境,对于社会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但在实施灌区改造环节很多不实用的设计方案被应用到实践中,导致了整体效果比较差。这些工程的实施严重阻碍了灌区的发展与建设,导致整个区域没有实际利用价值,而变成极具观赏价值的景区,甚至还会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2】。

3.3 忽视灌区整生态协调发展

生态化灌区的高速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灌溉业和农业的发展,还能够保持水土净化、生物保护等,但目前在灌区改造方案设计中,只是进行灌溉系统、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改造,没有注重水土净化方面的设计,导致了灌溉区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

4 推进生态型灌区改造工程的措施

4.1 开展生态灌区分域式建设

生态灌溉区内的改造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任何环节存在问题都会造成灌区的生产无法顺利进行。为了能够消除“重点轻面”的问题,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灌区的实际情况,将生态灌溉区分隔成多个灌溉区域,形成分级系统,然后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分片管理和设计,建设成为生态稳定的灌溉区,要综合考虑该区域内的各种作物的生长需要,不能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综合分析整个灌溉区域内的作物种类的需水量要求,在确保水量充足和平衡性的基础上,要充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及时进行节水方面的改造,从而可以更好地提升生态环境的水平【3】。

4.2 以人为本,重视生态灌区的实际情况

生态化灌区改造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使流域条件得到转变和提升,生态化灌区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灌区,灌区的建设就不能脱离实际而存在。灌区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能够保证灌溉更加的安全有效。因此,生态化的灌区设计应该坚持以生态为主的基本原则,不仅要考虑到灌区的实际需要,而且设计人员还要完全进入灌区内进行实地情况的勘察与了解,从而可以保证设计方案更加科学与合理,切实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4.3 重视多方面的协调

建设生态化灌区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灌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可以促进当地的长期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化灌区的建设目的就是要实现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在改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眼光放长远,不能仅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改造设计方案。在生态化的建设中,对于灌区周边区域内存在的污水问题,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进行必要的优化配置,从而可以实现环境的净化处理,避免任何污水进入到河道内,保证农作业可以正常生长。

此外,还需要加强灌区的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建立生态沟渠项目,给灌区留有必要的生物生存空间,同时建设生态防护网,进行必要的生态拦截,以避免灌区在施工中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灌区改造施工环节,任何措施的实施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同时需要注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要注重水系、作业、土壤与生物的关系处理,要保证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在改造完成之后,需要进入3~6个月的观察,组织专人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和分析,保证改造达到预期效果。

5 结语

灌区的建设对于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为了切实提升生态型罐区改造工程质量,在进行灌区改造工程设计时,需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满足当地的农业发展需要,同时也能够实现全面的生态环境改造,使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最终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生态型生态化设计方案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