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 韦海霞 李明 白玥 黄润嘉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独具世界视野和丰富内涵的话题。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演讲中提到“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主张,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如今已经进入了命运共同体时代,治国犹如治企,治企亦如治国。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倡导“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已成为新兴的企业经营哲学,对企业党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有着重大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广大员工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具有紧跟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挥、走在时代最前列的鲜明特点和优良传统。构建国有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汇聚强大正能量,有利于做强做大做优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打造企业和员工的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把企业和员工的发展愿景、利益关系、事业成长、责任担当、情感认同等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生共荣、共建共享的统一体。从政治角度看,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党的执政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构建企业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坚强保证;从发展角度看,企业与员工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关系,构建企业命运共同体,有利于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要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文化价值情感角度看,企业与员工之间是情感、价值认同的精神家园,构建企业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维护员工队伍稳定,增强员工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017年7月,南方电网公司率先在中央企业中研究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为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参考和借鉴经验。本文以南方电网公司为例,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践的“四大工程”(领航工程、提质工程、成长工程、暖心工程)为样本,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研、实证研究、对标分析等方法,总结归纳企业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特征,探索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方法,推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变革,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其创新之处在于系统和集成,并融入南方电网公司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经验,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借鉴、指导、实践和推广意义。
“共同体”一词最早出现于社会学研究。英国社会学教授齐格蒙特·鲍曼曾在《共同体》一书中写到:“共同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相互依赖,我们是安全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出建设各种各样的共同体,包括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区域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是员工成长的舞台,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支核心的团队,需要全体员工的努力,需要员工把个人发展融入到企业发展中,把企业看作自己的事业,在努力推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这种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与“命运共同体”理念非常相似,即“员工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企业价值观一致,通过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的分配体制和员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体制,使员工在思想意识上把自己的命运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企业与员工建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依存关系”。这集中体现了4个主要特征:共同的目标远景、共同的身份认同、共同的事业追求、共同的精神归属。
“上下同欲者胜”。企业命运共同体具有明确的经营理念和奋斗目标,这种理念和奋斗目标都来自于对企业经营形势的分析和发展前景的预测,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接受,分解内化为员工各个阶段的目标,通过这一个个子目标将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工作紧密相连,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着“共生共存、互利互惠”的共赢关系,也存在着“一张名片、一个身份”的共同属性关系,在利益共享的同时,也肩负着共同责任与使命。身份意识的统一,关系着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是否同向同力,尤其是中央企业员工,对“央企”属性的认识与认同,影响其价值观念、具体行为,影响中央企业落实企业责任。
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互为依托,企业的成功和发展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搭建的平台,有赖于企业的发展与成功。企业要把员工的个人利益放到与企业发展需求同等重要的位置,让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贡献得到公平公正的回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奋斗、共同受益,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祝惠烨、崔佳颖编著的《企业价值观管理》一书指出:“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物质刺激在一定时期内也能发挥作用,但是要从根本上持久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必须培养全体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集体意识和共有价值观,实现人企合一”。打造企业和员工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就要建立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使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具有共同的精神归属,形成凝心聚力的“同心圆”。
为了解员工队伍状况,广西电网公司对系统内员工进行抽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人数2989人,参与访谈人数200人。调查显示,60%的员工对于当前工作生活状态感到满意,超过九成员工关心政治,对理想信念保持积极态度,具有国有企业身份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了解和认同南网企业文化,重视兼顾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强,能主动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同时,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影响和制约员工队伍发展的问题,比如:11%员工理想信念淡薄、主张实用主义;六成员工认为自己的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发挥较好,但四成员工觉得脱颖而出的机制不够畅通。近三分之二的员工感觉工作压力大,员工满意度随着单位层级降低而下降,县级供电企业员工收入待遇偏低,满意度仅为50.4%。
通过调查分析,制约构建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员工“主人翁”地位弱化。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有不同程度的“上策下达”层层打折扣、“下言上达”层层过筛子现象。部分员工大局意识不强、责任感不强,主动参与企业发展、为企业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不高。二是企业与员工未形成共同价值观。企业缺少引领员工同心同行的价值观体系,员工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未能很好地统一。新时代员工思想更活跃,在市场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下,部分员工对企业不再期待“从一而终”。三是员工成长成才通道不明晰。企业缺乏较为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员工通常会感到在碌碌中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企业培养培育员工的载体因循守旧,缺乏对员工所思所想所求的深入了解,没有做到对员工因材施教。
南方电网公司着眼于构建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以“四大工程”为行动载体,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员工队伍,为培育和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凝聚智慧和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构建命运共同体,必须加强和改进员工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坚定理想信念和统一价值取向,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加强理论武装,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全过程部署、全覆盖学习、全媒体宣传、全方位贯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出“一局一党委、一所一支部”“支部建在站上”等做法。着力发挥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深化“双培养”工程,把技术技能专家、技术能手和优秀职工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二是强化文化引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不断丰富形成《南方电网企业文化理念——南网价值观体系》,为全南网人贴上中央企业“标签”,将30万员工的言行统一到同一价值理念下同向发力、共同成长。打造“知行”文化品牌,通过知行大讲堂、《南网知行》文化内刊、知行系列文化活动、知行书屋、知行文化丛书等文化载体,传播共同的价值理念,实现目标同向、文化同心、行为同轨,构筑了凝心聚魂的精神理念“同心圆”。三是强化榜样引领。建立健全荣誉管理制度,将荣誉项目分为综合荣誉项目、专业荣誉项目和通报嘉奖项目三类;实行员工记功管理,按照个人和集体作出的贡献程度和发挥作用大小,分为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四个等级,有效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荣誉感和归属感。积极打造综合型的“南网劳模”、技能型的“南网工匠”、创新型的“南网创客”三大品牌,让不同业务领域、不同岗位员工学有目标、干有奔头。编印《榜样的力量》系列丛书,组织劳模、工匠、创客上讲台、走基层、进班组,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南网劳模、工匠、创客品牌建设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指导意见》,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风向标,引导广大职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近年来,广西电网公司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价值观视为企业的灵魂和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管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南方电网企业文化理念在广西落地生根。以文化促安全,筑牢发展基石。广西电网公司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文化,以“纵深推进依法治安 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主线,将违章行为上升到违法的高度严抓严管、纵深推进,根植“依法治安”理念让广大员工普遍认同、接受并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多年保持平稳,电力事故事件数逐年大幅下降。 以文化强经营,提升发展效益。广西电网公司致力于建设与企业绩效管理相适应相融合的企业文化,形成了追求优秀绩效的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更多地把经营管理的重心放在夯实基础、强化内控、挖潜增效、防范风险上,不断优化服务手段,提高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把“过紧日子”的管理思维植入员工行为,大力推行精益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实现公司效益稳健增长。以文化优团队,注入发展动力。打造“党建引领·先锋耀八桂”特色党建品牌,形成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广西模式”,激发党员身份意识、彰显党员责任担当。如今“有勇有谋、善作善成;敢想敢试、不甘人后;务实进取、苦干实干”三种奋斗之风已成为新时代广西电网人最鲜明的特征。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建立企业命运共同体,必须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实现员工个人与岗位相匹配。一是创新培训评价工作。广西电网公司把培训与评价作为提升员工素质的抓手,制定了《公司员工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以“关键技能查短板、练兵比武提能力、科学评价验能力”为重点,结合结构性缺员专项治理、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工作,创新培训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营造了安全生产有能力、履职尽责有压力、干事创业有动力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培训评价体系。广西电网公司制定《培训计划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等8个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开发9大技能序列、330个典型班组、1760个典型岗位的胜任能力评价标准,建立16万余题的配套试题库,形成完备的技能人员培训规范,使培训评价内容和要求细化到岗位。加强基层实训场所建设,建成技能实训室517个、实训场1161个,实现“一区域一中心”“一县一场”“一所一场”。2019年5月21日,南方电网公司工匠大学在广州供电局清河培训基地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央企业第一家“工匠大学”,是南方电网公司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工匠精神、引领职工价值取向的现实需要。三是加强技能竞赛精益管理。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以提升职工岗位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各专业领域的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育人。建立南方电网公司各级竞赛技术能手职业资格晋升、职业发展机制,拓展员工职业资格晋升通道,“十二五”以来,通过技能竞赛共培养南方电网公司级技术能手345名,上万名员工获得职称和岗位晋升。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纵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技能竞赛,以练促学、以赛促训,加快员工成长成才,团结带领广大员工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一是选题覆盖全面。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将重点业务、关键岗位、紧缺专业作为竞赛的主要内容,制定技能竞赛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电网发、输、配、售、调度等生产领域核心工种至少四年一赛,并逐步向物流、法律、党建、财务等业务延伸,不断丰富竞赛的内涵和外延。二是员工广泛参与。建立网、省、市、县四级竞赛网络,形成层层赛、人人练的生动局面。创新实施AB队赛制,A队选手由各单位推荐,B队选手为组委会随机抽选,破除传统竞赛“精英竞技”的局限,将技能提升的压力和动力传递到每个班组、每名员工,既选拔了顶尖的技能人才,又检阅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竞赛务求实效。加大实操比重,重点考察员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真刀实枪”赛技能,做到“干什么比什么、比什么精什么”。紧跟技术前沿,开展无人机巡线、带电作业等专项竞赛,鼓励员工在竞赛中运用自主研发的工具工法,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四是发挥导向作用。授予竞赛优胜选手“南方电网公司技术能手”“南方电网公司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建立企业各级竞赛技术能手职业资格晋升、职业发展机制,与地方总工会、人社厅联合办赛,拓展员工职业资格晋升的通道,树立了“崇尚技能、以技立业、技高为荣”的价值风向标。越来越多的员工在竞赛的舞台上练就本领、展现才华、脱颖而出,为企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员工队伍提供了有力支撑。
企业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载体,建立企业命运共同体,不能单纯的提高员工岗位能力,更要坚持与企业发展共建共享,坚持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员工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平台,让员工在岗位上出彩。一是注重员工梯级培养。出台《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意见》,对70后、80后、90后干部开展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对不同发展方向的年轻干部,实行多层级、多领域培养锻炼。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通过“师带徒”“党员一带二”等载体,对新入企员工实施“金鹰计划”,分三个阶段引导新员工认识自身优势、明确职业定位、分析发展方向、制订成长计划,全方位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实现自我价值。二是拓展员工成长空间。南方电网公司重视员工职业发展,建立了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三条职业发展通道,在技能岗位中设立“特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助理级”六个层级的技能专家,给予相应待遇,特级技能专家与管理类正处级的岗级一致,加长了职业发展的“板凳”、提高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已培养选拔技能专家866人。同时,鼓励优秀技能人员竞聘技术专家,搭建了技能人员成长的“立交桥”,目前已有326名技能人员被聘任为南方电网技术专家。南方电网公司重视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制定印发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2年)》。三是构建员工创新工作体系。落实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署,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建立起由合理化建议、QC攻关、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和工作室联盟构成的职工创新平台,将专利授权、成果获奖等职工创新业绩与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专家选聘等挂钩。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各级工作室共取得创新成果2900个,4201名工作室成员获得职称晋升或表彰奖励。如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变电检修一班副班长卢兴福,充分利用创新工作室平台,手把手带出徒弟30人,组织研发创新成果25项,“卢兴福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成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其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中华技能大奖等称号。
南方电网公司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建成公司各级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674个,其中获全国示范性工作室称号的有4个,获省部级称号的有37个。累计投入3.91亿元用于员工创新,开展项目8363个,取得成果超过3000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405项,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84项、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322项。一是政策保障更加有力。立项审批突出“快”,如广东电网公司建立“一站妥”线上立项平台,立项周期从90天缩短为9天。采购报销突出“简”,实施财务政策配套专项倾斜,精简流程,有效解决采购报销难问题,如广州供电局将5万元以下零星物资采购权限下放至项目实施单位,只需提供货比三家过程资料和发票即可据实报销。支持服务突出“专”,为员工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实在的专业支持,如深圳供电局建立招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创新课题组提供培训及申报服务。二是协作创新更加深入。全新打造输电、变电、配电、营销、继保5个专业的工作室联盟,把5省区245个公司级工作室紧密连接起来。在线下,指导各联盟牵头单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规范联盟技术交流空间、创新成果展厅建设。在线上,搭建了全网的“工作室联盟掌上空间”,建立了工作室信息库、创新成果库,开辟了技术论坛,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网络实体优势互补。三是激励机制更加健全。强化物质激励,在网、省两级设立职工技术创新奖,引导各单位设立大众创新奖励基金,给予获奖项目最高5万元奖励。将员工创新指标纳入科技创新专项考核奖励。积极探索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分红,如广东电网公司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红机制,明确成果转化收益的50%可用于奖励,累计兑现转化收益分红 92万元。强化政策激励,出台了《关于加强南网劳模、工匠、创客品牌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指导意见》,将员工创新成效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技能技术专家选聘的重要依据,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四是成果推广更顺畅。拓展创新成果推广转化途径,促进创新出效益。南方电网公司出台《科技成果及新技术试点应用管理办法》,把经过专业认证的员工创新成果纳入推广科技成果和引进新技术目录,开通了员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绿色通道。广东、广西、云南电网公司,广州、深圳供电局和南网科研院等单位都结合实际建立了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进了创新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构建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员工主体地位,竭诚服务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共建幸福南网。一是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根本方针,汇聚员工智慧,凝聚员工力量,健全保证员工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出台《公司员工代表大会工作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3项业务指导书,形成以一套专业管理制度和一套综合考评办法为主要内容的“1+1”南网特色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创新提案征集办理、员工代表巡视、厂务公开贯标认证等工作,锻造南网特色的民主管理工作品牌。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工会代表员工源头参与涉及员工利益的政策制定机制,深化集体协商工作,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维护和实现好员工权益。如:广州供电局通过构建“组织目标任务化、任务工单化、工单价值化、价值绩效化”的绩效管理价值链体系,有效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三是服务员工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深化“幸福南网-员工之家”建设,建立员工小家“五有”标准(有小食堂、有休息室、有淋浴室、有文化活动室、有体育活动场所),改善基层员工工作生活条件。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构建了员工关爱服务体系,为员工生活“送温暖”,为员工心灵“送阳光”,为一线员工“送能量”,为困难员工“送关爱”。如广西电网公司出台了《广西电网公司2018年“暖心工程”实施方案》,从员工的安全健康、生产生活、职业发展、精神文化等方面做好服务,做到员工冷暖有人问、心事有人听、困难有人管、成长有人帮、难处有人解,员工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
南方电网公司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构建与员工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各方面充分肯定。2018年,国家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取得实效》为题,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报送了专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在广州召开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现场推进会,全面总结推广南方电网经验,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阎京华在大会讲话中指出, 南方电网公司的实践和探索“为企业层面特别是国有企业推进《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参考和经验借鉴,具有很强的示范指导作用”。
构建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南方电网公司员工队伍建设改革实施以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破局,革故鼎新,共出台、修编了26个与员工队伍建设改革紧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办法,把改革引向深入,为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样本,也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研究价值,主要启示是:
企业发展以引领国家产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国家强盛、企业发展是员工成长的根基,命运共同体必定是国家的、企业的、个人的融合体。一是要有历史眼光。不忘为什么出发,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牢记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增强政治引领,加强员工价值观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二是培养世界眼光。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走出去”战略,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实业家精神,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三是增强未来眼光。推进改革创新,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产业工人队伍,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巩固发展核心业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工业革命中脱胎换骨。
构建命运共同体谋在顶层、落在基层,基层单位与员工接触最直接,增强基层单位的治理水平是着力点。一方面把握员工发展的普遍规律。把握人才开发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流动规律、人才培养规律、人才价值规律,发现、引进、培养、起用人才,建立人事相宜、人岗相适的选人用人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干部的管理艺术,增强民主管理;消除员工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破解束缚职工发展难题;厚植职工素质提升、职业成长、全面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关切员工发展的个性追求,充分认识到员工个人价值实现的途径多样化和迫切性,企业要重视上层建筑,为员工提供物质基础、精神需求、成长通道的同时,充分认识本单位员工的队伍的结构,了解员工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确保广大员工发展有空间、上升有通道、待遇有保障、培训有条件、创新有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管理是更高层级的企业管理,企业发展既要良好的发展生态,也要员工自觉的行为支持,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落脚点。一是激出来。释放人的潜能,以员工价值为导向,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把人生理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融入到国家富强、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中, 培养知行合一的执行文化;完善激励机制,构建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工作激励、培训激励、荣誉和提升激励、负激励,以及科学、公平、立体、动态、多跑道、多层次的评价于一体,实现可量化和可感知的体系,引导员工愿为、敢为、善为。二是聚起来。增强团队意识,树立美美与共、分享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作互补、团结友爱、关怀帮助、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的团队氛围,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凝聚力。三是活起来。将创新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激发自主创新动能,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业精神,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模式创新、服务方式创新于一体,前沿性创新和实用性创新并重的创新体系,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把工作当成事业干,热爱企业、忠诚企业,奉献岗位、建功立业。
国有企业要牢牢把握共同目标、共同事业、共同价值等要素,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合作关系,实现企业治理体系的变革,为国家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