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GI S 数据模型设计与实现探析

2020-03-05 18:23:18吴琼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据模型市政道路实体

吴琼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市政道路信息化建设步伐相应加快,通过构建GIS 数据模型存储市政道路数据,能为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结合数据模型的使用需要,明确设计方向、制定设计方案,取得市政道路信息化管理的良好效果。信息时代悄然而至,GIS 数据模型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应用GIS 数据模型于市政道路,既是创新数据管理方式的体现,又能更好地迎合城市发展需要。要真正提高GIS数据模型利用率,应适当创新设计思路,使GIS 数据模型在市政道路表达方面的优势全面发挥。基于此,本文针对该论题探析,希望同行从中借鉴设计经验。

2 市政道路管理对象内容体系

道路、道路附属设施、桥梁、广场、隧道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道路分为主干路、快速路、支路等类型;道路附属设施指的是绿化设施以及停车场、售货亭、车站、广告牌等附属设施;桥梁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分为车行桥和人行桥;广场专指大型交叉口;隧道又被称为地下通道,它分为公路通道和人行通道2 种类型[1]。

市政道路实体路段具有综合性特征,工作人员基于管理需求及道路结构特征选用适合的管理方式,确保道路管理任务在短时间内优质完成,这对道路秩序维护、道路性能提升有重要意义[2]。足以见之,市政道路管理对象内容较丰富,要准确、全面地表达实体要素,应引用GIS 技术,通过模型直观呈现实体内容、阐述实体要素间关系。

3 市政道路GIS 数据模型设计

3.1 概念模型设计

道路部件是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属性字段进行部件描述和关系表达,可以为概念模型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概念模型合理设计的过程,即市政道路实体以计算机易识别的数据形式显示,这是GIS 数据模型构建的前提条件。

3.2 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即借助数据库管理系统工具完成上述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顺势表达数据语言。换言之,逻辑模型能够将市政道路要素以及要素关系转换为GIS 系统可识别的方式,常用工具即UML 语言。以道路实体表达为例,道路用线要素表示、路段和盲道用面要素表示、附属设施用点要素表示。以道路实体关系表达为例,车行道与人行道存在相邻关系;路段与隧道、桥梁存在包含关系;附属设施与路段间关系即点在区域内。

3.3 物理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MRGISOM 设计目的之一,即有序组织市政道路要素,方便数据库整理和检索,最终提高数据库利用率。在此期间,遵循系统化、兼容性、实用性等原则,具体来讲,基于类别划分和编码对其有效存储,以便为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持,进而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其中,部件编码位,几何形状位(点、线、面分别用0、1、2 表示)。顺势进入图层组织阶段,坚持同数据同层、高频率数据次层等原则,只有合理管理市政道路数据信息,才能迎合新时期市政道路管理需要。市政道路数据管理期间,利用GIS 软件数据库完成一体化管理任务,借助GID 标识反映图形要素,确保数据库实现独立使用、独立运维目的,并充分彰显数据库功能,进而为市政道路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以数据库存储结构为基础,构建道路信息报、广场信息表、桥梁信息表、路段信息表、附属设施信息表等,各类数据表的内容均由中英文名称、字段类型、长度、备注等组成,便于GIS 数据模型识别和输出。

4 市政道路GIS 数据模型实现

4.1 实体与对象的对应

对象呈现方式对实体数据转换起到引导作用,这是二者成功匹配的关键因素。由于实体种类多样,因此,应准确、高效地寻求表现法,实现实体与对象的完美匹配。举例来讲,实体为盲道,空间类型即面,进入多边形要素;实体为公交车站,则空间类型即点,进入点要素。由于逻辑模型与对象在匹配环节存在出入,如对象类不属于要素数据集、关系类不支持联合主键等,基于此,运用折中方案突破上述局限,通过设置标识字段、融合字段为关系创建提供支持。

4.2 物理实现步骤

模式实现的前提条件,即创建可行性方案,以便为模式实际应用提供方向[3]。基于方法和工具予以创建,并适当拓展模型功能,直到模型图形成,最后生成模式。将该方案与数据装载方案和联合方案对比,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表现力突显等优势,同时,支持批量修改、满足数据库重构需要。构建GIS 数据模型时,联合应用新旧方案,根据市政道路数据管理需要创建模式,并适当增加栅格数据,将要素类空间拓扑工作提上日程。

一方面,设计模型。将要素纳入模型中,基于专题数据分析建模步骤。正常来讲,模型由要素数据集、多类型要素类、对象类组成,针对各类要素外属性表达时,预定义元素标记值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模型要素类或对象类与属性字段相对应,基类已有字段无需多次创建。另一方面,导入模型于数据模式。模型设计后,将其导入并存储于文件,接下来利用数据库模式向导工具获取文件信息,最后形成数据库模式。按照这一方式完成数据到数据库的置入,最终GIS 数据库成功建立。

4.3 GIS 数据模型具体应用

以某城市市政道路管理系统为例,针对GIS 数据模型可行性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分析GIS 数据模型是否具备大范围推广价值,并有效弥补不足之处,以此提高GIS 数据模型在市政道路数据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编辑市政道路数据。基于原型数据库录入相关信息,针对数据信息有效编辑,待绿化带、车行道、附属设施等图形数据录入后,市政道路要素在GIS 系统中直观呈现。其次,校验拓扑关系。针对上述图形数据校验分析,观察所构建拓扑关系是否与拓扑关系规则相一致,据此检查错误数据,针对错误信息及时改正。最后,查询并统计市政道路数据。经数据查询统计客观了解各类数据关系变化情况,以及关联关系表达方式正确与否,通过特定路段分析掌握部件信息,根据市政道路管理需求进行信息获取或修正,以期实现人性化操控目的。统计市政道路技术参数时,借助统计图显示相关数据,基于图纸显示模式实现图纸管理功能,具体表现为:选定缩略图管理方式→提供树型选择和目录定位功能→提供明细显示、图片编辑功能[4]。经测试可知,GIS 数据模型为市政道路基础信息管理、工程图纸管理、养护维修管理、实时监控、路况评估提供便利。以市政道路评估系统为例,工作人员参照相关规范及具体检查要求分析数据信息,据此得知市政道路技术等级,通过人机交互制定维修、保养方案,确保市政道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数据管理要求相应提高,合理设计GIS 数据模型,并测试GIS 数据模型实现效果,以便为市政道路管理提供可靠支持。对于相关设计人员来说,应不断创新设计思路、改进设计方法,以此提高GIS 数据模型利用率,为市政道路建设工作助力。

猜你喜欢
数据模型市政道路实体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面板数据模型截面相关检验方法综述
加热炉炉内跟踪数据模型优化
电子测试(2017年12期)2017-12-18 06:35:36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哲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0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