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里弄改造中的得失分析
——以杭州湖滨地区为例

2020-03-05 05:23陈益龙王雪如林之茜方露娴
浙江建筑 2020年1期
关键词:里弄湖滨空间

陈益龙,王雪如,林之茜,方露娴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1 概 述

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城市扩展,道路修建,作为传统居住形式的旧里弄式建筑类型在拔地高楼前势必变成了弱势群体。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大一部分里弄建筑在未得到价值评估的情况下被拆除。旧有里弄建筑不能与现代居住需求相匹配,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得不到改善,更有甚者直接被拆建,逐步被现代居住小区取代。而少量遗存下来的里弄建筑往往在商业经济的引领下被迫改头换面,不能体现应有的历史价值。作为历史建筑群,里弄建筑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在本文中笔者关注于杭州湖滨街道里弄的保护现状和更新状况,通过对杭州湖滨街道现存里弄街区的实地调研,对该街区里弄的发展历史、更新过程和整体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更新模式,并结合实际给出评价与建议,同时探讨过往里弄建筑改造过程中的得失,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而提出更合理更科学的里弄建筑更新发展模式,以便使里弄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得到传承与延续,适应现代化的更新模式,得以伴随城市的发展而传承与延续。

2 杭州传统里弄建筑历史沿革

里弄,“里”是住宅片区的名称,“弄”是建筑物间的狭小的道路,构成住宅片区的支架结构。古时称为“弄堂”,最早起源于上海对于民居形式的称呼。随着杭州地区的商业快速发展,大量外地包括上海地区商人进驻湖滨一带,里弄建筑融合当地建筑营造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建筑文化。

作为江浙地区传统的居住建筑形式代表之一,杭州里弄建筑以湖滨历史地区为代表,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建筑形式大致有石库门里弄建筑、新式里弄建筑、独立式西洋别墅建筑三种。主要由湖边邨、大庆里、星远里、鸿源坊、天得里和劝业里等构成[1],见图1。

图1 西湖周边里弄分布

3 湖滨地区里弄建筑改造与更新模式总结评价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等在《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分析了西方国家城市历史保护经历的三次浪潮,指出决定当前西方历史街区在更新改造中能否成功的两个前提: 1)协调保护与振兴的不同力度需求;2)尊重历史环境和文脉的前提下平衡经济社会。

湖滨地区里弄建筑的改造与更新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发展出了不同的模式,笔者在经过调研与深入分析后,以居住功能的保留和置换为标准,将现有的里弄更新方式总结为以下三类,并从以上角度予以评价:

3.1 改善居住功能

里弄建筑在20世纪初期成为湖滨地区居住形式之一,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里弄街区逐渐满足不了人们快速增长的居住需求。居住作为里弄的传统功能,在湖滨地区的里弄建筑发展中有一部分采取了完全保留居住功能的模式,并且通过改善居住功能,使得空间宜居化。

湖滨地区的里弄街区,大多存在着居住密度大,公建设施陈旧,环境繁杂,街区环境无序等问题,居住环境难以适应居住需求,改造从建筑形式、空间形态、设备公建等方面入手以更新居住功能。如思鑫坊建筑群的更新改造,由于街区的布局结构比较完整,保存的里弄建筑质量比较高,所以居住功能得以延续(图2)。

图2 思鑫坊

思鑫坊南起学士路中段,北至承德里,保留了一部分石库门建筑。在对思鑫坊的改造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缮和改造。建筑更新了基础设施,加固了原有结构,在空间改造上打破原有的空间格局,重新划分空间,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空间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图3)。同时,对外立面的改造采取原有要素保留,细部修缮的方式,较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特征面貌。面对居住密度高的矛盾,思鑫坊的改造采取了外迁部分原住户的方式,以平衡街区合理的居住密度。

在尽可能地保留里弄建筑实存的改造模式中,思鑫坊除了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也还原了作为住宅组织形式的本来面目。

图3 思鑫坊保留肌理

亮点:通过维护修缮保留原有的建筑功能,延续原有的生活形态,同时通过更新设施,整体整修提高房屋质量,介入公共的力量等方法维持居住区使用功能和街区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效保护和逐步更新。这一更新方式较大限度减少了对里弄原有建筑形态的破坏,保留了原有的风貌特征。而里弄作为住宅组织形式的意义也被更好地保留与探讨。

局限:思鑫坊的改造并没有完全体现民居特色,传统里弄式街区空间组织丰富,人居环境亲切,街区活力与居住群体互以激发。民居特色不仅仅是建筑形态,它与空间形态、社会网架、邻里关系等众多要素共同构成了民居特色,在思鑫坊的改造中原居民的大量迁出,使得里弄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削弱,里弄街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态和活力发生变化,而没有考虑功能和环境要素,只针对建筑物本体的民居修复这一改造方式往往很难延续和发展原有的街区活力。新的人口结构导致社会网架与行为准则的改变,人们曾经在街巷里邻里交往的痕迹也在改造中淡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具有地域建筑特色的居住类型,在改造中不仅仅是功能上的更新及历史风格的突出,更是如何把新兴技术与审美意向同历史风貌相协调。改造难免留下痕迹,在思鑫坊的改造中,更多的是用不着痕迹的方式去削减历史建筑的沉重感。这种模式更倾向于呈现旧时的街区风貌,而没有融入新的建筑文化,也是一种遗憾。

3.2 保留部分居住功能

湖滨街道里弄改造中通过对里弄建筑的再利用,实现产业调整。传统里弄转换了功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顺应城市建设,在进行改建或扩建后,成为商业和办公的载体。

协兴里位于吴山路一侧。吴山路沿街商户原本多为前店后居或上居下店,空间进深并不宽敞,用户密集,街道尺度亲人。在对协兴里的改造与更新中,沿街的居住功能被置换为商业休闲功能(图4),与城市其他经济体建立空间上的联系。具有历史特征与城市特色的里弄建筑通过空间形式的转换,为商业所用,从而形成特定的街区吸引力。里弄的更新顺应区域的发展,结合吴山路的商业氛围与特色,开发出新的经济价值,同时带动街区复兴,通过与城市商业相互渗透,达到历史与发展和谐,形成湖滨商业步行街区的特色。

图4 协兴里沿街立面的保留

亮点:协兴里的改造与更新保留了街区的历史风貌。吴山路原本就开设不少小店铺、小作坊、小摊贩,涉及餐饮业、木作业等多种业态,将传统空间同商业结合,能发挥里弄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正与吴山路商业休闲与民俗文化体验结合的旅游模式相契合。吴山路为游人们增加了体验20世纪初民居空间感受的选择,而里弄作为历史建筑也在地价升值、文化消费、空间利用等各方矛盾中得到一个相对的平衡。 历史建筑也在这种功能转换的模式下显得更为亲近,可欣赏性得以提高。

协兴里的改造更新是顺应区域的经济建设发展。被动的保护之外,里弄作为居住类历史建筑在积极地考虑利用和更新,在通过功能置换,与街区建立新的联系,特色商业街的形成,也更主动地为里弄建筑建立一个更开放的平台,让历史建筑与城市窗口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对建筑本身而言,商住一体的模式是对内部空间组织方式的一种积极探索。

局限:协兴里在改造与更新过程中过度追求仿古风格,割裂了同历史文脉之间的联系。由于一味追求南宋建筑的风格,吴山路一带改造成南宋仿古一条街,破坏了明清风格的街道风貌,切断了这一地区与周边中山中路西式建筑紧密相连的历史文脉。

功能的置换导致居住功能消解,原住民大量迁出。原住民的迁出和商业店铺的大量迁入导致历史街区民俗民风消失殆尽,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里弄建筑的保护在商品价值视角被过度消费,在功能置换这一模式下,里弄建筑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效益囿于天平两端,里弄改造与更新的话题也在不同矛盾的平衡下被探讨,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功能的置换必然要求空间的改造,如何让建筑更主动地在不同矛盾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而不是在天平两端被权衡也是建筑师所要做的积极探索。

3.3 取消全部居住功能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挖掘历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潜在可能性,里弄更新与保护需兼顾市场化的道路。在难以大范围保留城市风貌的情况下,开发建设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提取里弄街区肌理,进行现代化建筑的重建与开发。在此,以湖滨地区龙翔里为例:

龙翔里西起东坡路,东至延安路,北起学士路,南至平海路。在该历史地段里传统建筑主要为沿东坡路的民国时期里弄民居建筑群。该建筑群地处旗营内,民国后建房,因近龙翔桥,故得名龙翔里。俯瞰龙翔里,就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地块。其中包含4条东西向的弄堂,每条弄堂长70 m,宽3 m,每弄有5个石库门。建筑对外表现为一个整体,内部则由狭小的庭院,细长的细巷划分空间。原石库门对应的民居首层连为一体,二层前部相互分离,后部相连,形成三面围合、一面开放的空间[2]。保留下来的里弄建筑质量不高,但是建筑形式非常有特色。现今根据规划,整个历史街区设计包括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底下有2层,分别是地下商业街及车库;地上的4层建筑引入商业店铺。在改造中,龙翔里老房子周边将设置三面城市景框,意在通过新建筑展示老房子。

亮点: 1)修复老化结构,完善基础设施。经过经年累月的使用,建筑老化和循环复用带来的遗留问题使得原来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扎实的结构体系遭到破坏。新龙翔里不仅恢复了木结构的斜坡屋顶和内天井式的院落,还修缮了里弄被历史侵蚀的门墙。在改善该地区建筑质量的情况下,保留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建筑形式,使其建筑特征得以传承。

2)保留建筑文化符号,打造城市名片。包括龙翔里在内的湖滨商业区提取里弄的建筑语汇,保留里弄街区的历史肌理,运用现代建筑新材料和新构造手法,打造庭院式里弄文化商业区。其空间组织遵循“城市道路—总弄—支弄—入户”树枝状空间组织方式展开,类似于里弄式的纵横空间(图5)。联排式居住建筑之间的巷子空间恰好予以现代消费者多元的空间体验方式和穿行的自由度——突破了以往大型购物中心的沉闷体验。而不同尺度的转换和不同细节的体验都让旧的里弄建筑在新的改造条件下被激活。龙翔里商业区的改造项目不仅仅是对里弄建筑的利用,更是对传统街巷肌理的延续。作为城市基底的街道成为活跃的部分被保留下来,更新过的商铺用以填补城市图底的空白,成为人气活跃的节点。同时在沿街立面上,仍然保留了里弄开间的样式,有序地镶嵌在沿街立面上,隐喻该地区的历史性和文化性。

图5 龙翔里现状

3)商、住、旅游功能结合,保证了发展多样性。湖滨地区店铺林立,商业气氛浓郁。部分保留下来的居住区人家利用旅游业和商业蓬勃发展的契机在自家门口做起零售及服务的生意,增强了社区归属感。对游客来说,这些原生态的小商品业态能增加该地区的亲和力,提供了富有风情的商业旅店功能(图6);对原住民来说,延续了部分居住功能的龙翔里,闹中取静,购物方便。据现场调研发现,六成以上的居民认为龙翔里不仅保留了可供邻里密切交往的生活环境,而且增加了丰富的公园绿地,有比较充足的公共休闲空间。

图6 龙翔里现状

局限:1)整体历史风貌丧失。虽然后期历史文化建筑实施覆盖率达到100%,但该地块的建筑产权方多次周转,建筑保护与整治方向难以协调,致使街区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需求产生矛盾。除了龙翔里一至四弄外,龙翔里两侧民国建筑俱已拆除,导致原本完整的城市街巷肌理被强势扩张的现代城市肌理侵蚀并逐步破碎。因而,湖滨地区的里弄建筑并未与城市其他部分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景观整体。

2)天际线轮廓杂乱:由于在整体的规划控制上,只对新建建筑的高度进行限制,而没有追求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导致体量巨大、高拔耸立的现代建筑与小巧的历史建筑形成矛盾。凯悦大酒店连同华侨酒店构成的城墙边的天际线完全隔绝了西湖区景观和里弄街区,阻隔了由城入水的视觉通廊。

在针对龙翔里的里弄建筑发展与更新中,典型的里弄开间作为沿街立面的风貌展示被保留、提取出来。这种符号性的传播隐喻着杭州地域的历史特征,展现出环境幽雅、名仕云集的老杭州底蕴。从居民区的街巷空间到商业游憩休闲街区,传统建筑内外空间的功能在贴合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拓展了其在现代都市中的应用方向。更新后的里弄建筑在文化传播与城市窗口中树立杭城的文化品牌,将悠远的历史意义与城市韵味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展现经济时代下的新都市景观。

4 结 语

在对里弄建筑发展模式的总结与分析后,笔者梳理了一些需要在改造中注意的共性问题,包括街区肌理的延续,历史文脉的传承,更新过程中社会经济效益和建筑历史价值的平衡等。

在对杭州湖滨地区的调研中,笔者发现设计师始终带着一种对历史建筑的尊敬把握改造的尺度。诚然,设计者们需要重视新旧建筑的文脉关系,更要带着探索的精神去大刀阔斧地更新,破除历史建筑带来的厚重感。里弄建筑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削减自我个性以达到顺应经济发展的更新模式,逐渐流失长久以来积累的文脉与底蕴,这是笔者不想看到的。里弄式街区的更新如何在发展与突变中摸索出平衡各方矛盾的模式,是里弄建筑发展过程中所一直探索的。

猜你喜欢
里弄湖滨空间
上海里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述评(1980—2021年)*
宿迁湖滨新区嶂山林场“四化”管理 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郑欣
空间是什么?
湖滨步行街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创享空间
迷人的湖滨公园
多元与包容
小里弄蕴藏大文化
里、弄、堂、里弄、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