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讯员 陈举
2019 年 12 月 11 日,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猫营镇新苑村,工作人员正在进行10 千伏供电线路的拉线、架线、安装变压器等工作,工程投运后,将进一步完善当地农村电网结构,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的瓶颈问题。这是全省去年7314 个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中收尾项目的施工场景。
2019 年,贵州省脱贫攻坚进入决战期,要让全省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电力足不足,决定了能否脱贫的关键。
截至2019 年11 月,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简称贵州电网)全年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84.8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9%。新建及改造110 千伏、35 千伏变电站 35 座,输电线路336 千米;10 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2.91 万千米,配变1.18 万台,新增配变容量120.8 万千伏安。预计全年完成投资93.6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9.3%,惠及全省千家万户的农村群众,有力地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雨樟镇长田村,新建台区电杆、输电线路干净整洁地伫立在村头。在村民家中,四处可见墙面上排列整齐着粗大绝缘导线和电表箱,看着如今村里的变化,该村58 岁的陈建斌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我们村有 90 户,100 多人,基本上家家都有电磁炉、冰箱、洗衣机,以前村里只有1 台小变压器,一到冬天冷的时候或者春节等人多的时候,家里面的电器就无法正常使用。”陈建斌说,以前隔三差五停电,电压又不足,对生活起居造成了影响。如今,经过电网改造升级,在原来50 千伏安的基础上,新安装了1 台100 千伏安的变压器后,电压稳了,15 瓦的灯泡比原来的60 瓦亮度还好,各种家用电器都能正常使用。
如何更快满足人民群众用电需要,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用电“卡脖子”和“低电压”的问题,2019 年,贵州电网安排专项资金解决18397 台存量低电压、重过载问题变压器。通过补短板、强网架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从缩短供电半径、消除“卡脖子”问题、提高可转供率等方面出发,对供电可靠率偏低的10 千伏配电线路进行全面改造,有效解决了农村用电最迫切的问题,明显改善了广大农村群众生活用电需要。
到目前,贵州广大的农村不仅电压稳定了,同时消除了农村用电安全隐患,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808%(较国家目标值高0.008 个百分点),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8.872%(较国家目标值高0.972 个百分点),农网户均配变容量2.24 千伏安(较国家目标值高0.24 千伏安),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主要目标。
2019 年11 月14 日,贵阳息烽供电局对10 千伏石南线猫场公变进行蔬菜大棚迁改工程,解决了该地区大棚建设电压问题。
走进息烽县蔬菜基地,各种蔬菜生机盎然,大棚矗立。2019 年,蔬菜大棚的种植是息烽县重点农业扶贫工作之一,为了能让石硐镇快速脱贫,供电局共投入资金1418 万元重点升级村民“菜篮子”电网工程,对石硐镇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重点针对石硐镇猫场村、高寨村、水头村、前丰村、龙坪村、玉龙村等多个农村的蔬菜大棚进行电网改造升级,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说实话,没有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哪有蔬菜大棚的建设!”石硐镇农业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感谢地说。
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村中大马路上一辆辆新能源车载着游客穿梭于花茂村与苟坝村。花茂村中,偶见的荷花池,水皆缥碧,游鱼细石,枇杷树、葡萄架上的绿叶在风中摇曳,让人恍入桃花源。
以前,因历史原因,花茂村的网架结构较差,供电半径长,一个变压器要带100 多户人家,遇上雷雨天气经常停电,难以满足花茂村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要。近年来,伴随着电网改造力度加大,花茂村配变增加、网架结构优化,供电能力大幅提升。
为了提升供电可靠性,截至2018年,花茂村新建10 千伏线路18.551 千米,改造低压线路34.24 千米,并新配备17 台变压器,供电可靠率已达遵义中心城区水平。
除乡村旅游外,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还透露了花茂村发展的另一个法宝。“总书记曾对我们说,要仔细评估乡村旅游的持续性。所以我们一直在做产业。”
山东省寿光市九丰农业发展公司进驻花茂村。“以前一亩赚两三千元,现在能赚1.5 万元左右。”不仅如此,村民转为园区工人,又多赚一份钱。潘克刚介绍道:“花茂村多条腿走路,旅游、产业全部都做。以前村子一半人外出打工,房空置、田抛荒,现在4950 名村民,只有不到300 人外出务工。”
如今,到花茂村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了。
2019 年,贵州电网全面保障产业扶贫项目用电,安排5 亿元专项资金保障了惠民产业项目、脱贫产业项目、致富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效地满足农村产业发展的用电需要。
走进安顺市普定县马官镇草堂村,进村组公路已经通车,窜寨路安上了路灯,村民们喝上了自来水,住进了小洋楼,用上城里人一样的电器,不再烧柴火做饭……美丽的村寨都发生变化,唯有不变的是村民还像以前那样热情好客……
在贵州,像草堂村这样处处一片欣欣向荣,一幅幅美妙的新农村锦绣图遍布村村寨寨。
“来到这里以后,原来村寨空中那种‘蜘蛛网’不见了,电杆也看不见了,每家每户的表电集中地安装一起,房间和地板都是亮堂堂的。”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乡大坪村村民杜成华搬迁到县城郊的“阿妹戚托”易地搬迁特色小镇上,一家五口过上了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阿妹戚托”特色小镇是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缩影,是贵州省20 个极贫乡镇之一的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整乡易地搬迁项目。
走进“阿妹戚托”特色小镇,一栋栋独具民族风情、雕栏花窗、古色古香的民居和秀美大气的城市环境,处处呈现着盎然生机和蓬勃朝气,“搬出文化、留住乡愁”,正是这个小镇的真实写照。
截至目前,贵州电网保障了“十三五”期间供电区域内929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电,惠及搬迁群众177.4万,有力地助力脱贫攻坚。农村群众用电痛点显著改善,全年解决重过载、低电压变压器1.83 万台,农村供电线路从“辐射”结构向“环网”结构转变,农村电网从“供上电”向“供好电”发展。
随着“阿妹戚托”小镇搬迁户入住越来越多,搬迁户自主创业也得到扶持和鼓励。对此,兴义晴隆供电局投入资金191.05 万元,新建全长9.14 千米,10千伏专线直供阿妹戚托小镇,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
“记得我以前在外面,每个月最多3500 元的工资,那日子真难熬。”在“阿妹戚托”小镇,返乡创业的李斌说,自从申请一块动力电表后,开了个裁缝铺,加工一些少数民族服装、鞋子、吊饰等,一个月挣个5000 元不是问题,要是旅游旺季就更多,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走走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