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我去采访返乡青年时,我爸提出了两个问题,让我见到这些愿意回乡的年轻人时,一定要问一问。问题一是:“传统农民种地,该如何寻找出路?”二是:“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如何在农村‘落地生根?”
提出这两个问题,我心里很清楚。我家就是传统农民家庭,在西北种着80多亩地,一年一季,大面积种植的都是玉米。这不只是我家,西北农民皆是如此。纯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每年每亩地纯收入在800元左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随着近几年市场粮价不断地浮动,一年下来,辛苦钱越来越少了。“对于这些农民来说,该如何寻找出路呢?”去泰州采访时,我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孙飞。
孙飞曾荣获第十届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当选第十三届江苏省人大代表。面对这个问题,他显得很从容,显然,不只有我提出过这样的疑虑。“传统农民种地,何止是‘苦?如果受到天灾人祸,收粮食的钱还不抵自己付出去的人力、物力。这也是为何有些激进的农民,宁愿让粮食烂在地里,也不愿花钱收回来。但是返乡这几年,我发现了根本问题,粮食种植在于‘精而非‘多。‘精是一定要种精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在市场上谋求一条新的出路。”孙飞说。
“精”还在于精准种植,种市场需求量大的、种适宜土地的作物;“精”还在于要出新,尤其是销售这一块,方式、方法都要出其不意。这是我采訪完孙飞后,自己又归纳出来的两条。我不知道这对于每一个进行传统种植的农民而言,是不是有用,但是在他身上,我能看到一种希望叫“返乡”。
当然,“返乡”着实不易。先拿“返”来说,任何一个从小村庄“飞”出去的“金凤凰”,第一想法就是再也不回来了。再看“乡”,回家乡干吗?大部分都是种地。就算不种地,教育、医疗等条件和大城市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常言道:“好马不吃回头草。”“‘回头草好不好吃?真不好吃!”宿迁“新村干”庄波对此深有体会,带着资金、团队回村发展的他,也遇到了极大困难。
“如果政策再不支持,返乡青年又该如何在农村‘落地生根呢?”这个问题不只是替我爸问的,也是替那些想要返乡,但迟迟不敢行动的广大青年问的。出乎意料,在我接触到的返乡青年案例中,80%都是返乡发展后,才了解到当地有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毅然决然回乡发展的青年身上,有一个共同点:瞄准了商机,就会义无反顾地“出击”。
孙震辞掉高薪工作瞄准“豆丹”市场,正是看中了连云港当地特色美食的商机;张再京把当地“蛤蟆草”打造成“仙草”亦如此。像他们这样的返乡小伙,回乡之初,不是看到政策给了自己什么,而是自己能带给家乡什么。正如采访孙震时他说的一句话:“返乡,首先得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还得有101次站起来的勇气,才能在乡村找到希望。”
从连云港回南京的途中,看着车窗外不停闪过的田园风景,我想起去之前心中的一个疑问:“到底是青年给乡村带去了希望,还是乡村给青年带去了希望?”这一刻,我找到了答案。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