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甘肃省肃南县农牧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甘肃 肃南 734400)
农村“三变改革”是一场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目的的改革,是近年来效果最好、农民得实惠最多、也最受农民欢迎的一项农村改革。“三变改革”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资本运作模式,将土地、资金、劳动力集中开发或投资入股经营主体,按股分红,促进了种养加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由粗放向集约、由自给向市场、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让“资源”变成“活资产”,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益。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畜牧业发挥着重要的产业扶贫作用,因此实行畜牧业“三变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各地通过采取各项措施,积极鼓励养殖大户、规模养殖户建设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极大地促进了标准化养殖程度,标准化养殖场区。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养殖周期长、资金回收慢、融资难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养殖场处于有钱建场、无力生产状态,养殖场无法达到满负荷运转,养殖场的场地、设备利用没有实现最大化。部分人员愿意将闲余资金投入畜牧业,受政策法规影响,养殖场审批、建设、投入生产等环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也阻碍了社会闲散资金快速进入畜牧产业。通过实行畜牧业“三变改革”,将社会闲散资金最快程度的投入产业发展,使养殖场达到满负荷运转,提高养殖场地、设施利用率和资金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大部分地区畜牧产业 “三变”改革的主要模式是畜禽代养,主要表现为甲方提供养殖并负责畜禽的购进及疫病防治,乙方负责畜禽的销售。畜牧产业 “三变”改革发展形势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部分地区畜牧产业通过“三变改革”建设了一批优质的饲草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畜禽产品及养殖废弃物加工销售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延伸了畜牧产业链条。但在发展过程中各环节衔接配合不够,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形,现代畜牧业发展循环一体化的水平还有待提升。
畜牧产业 “三变”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是畜禽养殖场(区),受养殖规模影响,养殖户参与程度不够高。个别养殖场区由于建设时间早,受土地性质等因素影响,无法进行养殖场区确权登记办理产权证,致使养殖场扩群增效依然受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的影响。部分养殖户因养殖场地小、环境等问题影响,难以扩大规模,养殖效益无法持续提升。
加大对“三变改革”“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知晓度。鼓励广大养殖户积极参与畜牧产业“三变改革”,养殖户通过“养殖进小区、后院变庭院”等方式,以存栏畜禽作为股金入股规模养殖场(区),充分利用养殖场(区)场地、设施等资源,在优化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让畜牧产业“三变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户。
将养殖场区确权登记和畜牧产业“三变改革”工作深度融合,鼓励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区)办理“养殖产权证”,为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区)办理产权价值评估,协调各有关银行认同“养殖产权证”的法律效力,提高抵押贷款的比例,为畜牧产业“三变改革”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以畜禽养殖为基点,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饲草基地、养殖基地、畜禽产品加工基地、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加工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强化政策扶持的倾斜度,提高产业的关联性,促进各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让企业和群众获得更多的效益,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进一步增强养殖户参与畜牧产业“三变改革”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