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 婷
进入新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先进的信息交流方式,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各种机遇和挑战,也同样充斥着时代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事业单位也逐渐意识到利用网络资源,来推动单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在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依然是人才队伍建设,因为人才是单位发展最核心的动力所在。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为事业单位持续发展贡献持续动力就成为当务之急。
(1)改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给人力资源的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内容和体验,海量的信息、先进的技术,被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对于打破定向思维和固定模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2)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事业单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以纸质资料和文书为主,例如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和干部职工档案管理等方面,从资料采集、整理、打印成册到分类保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进行信息时代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利用网络技术,将原本繁琐的事务信息化,各种档案资料的填报只需要干部职工通过网络传送就可完成;培训也不局限于固定时空,而是利用单位公众号、微信群、qq群、直播学习平台等方式就可以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3)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架构。传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着重点在于主要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对于一线和基层干部职工的管理较为松散,这种管理方式架构存在上紧下松的隐患。而在互联网时代,开放性、共享性、平等性的平台让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基层和一线干部职工的工作动态反馈更加及时,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1)体制不够合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人才引进和分配方面存在不足。事业单位在干部职工的任免、人事调动等方面政治因素占比较大,人力资源所起的约束作用非常有限。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单凭自身的努力很难实现职务上的升迁,而且由于事业单位薪酬过于固定,排资论辈现象较为突出,难免会让干部职工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惰性心理,甚至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极端思想,对于单位的长期运营发展十分不利。(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除了与管理工作人员本身素质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作《决定》就一直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一文中也再次提出制度保障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就有缺乏良好管理制度的问题,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管理层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二是,有了制度后执行力无法顺利到位。(3)管理方式过于严格。在新时代,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需要进行人性化管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论是在思想还是行为方面都存在管理过严的问题,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1)健全管理体系。设置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将工资划分为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改变以前干好干坏薪酬不变的模式,同时,将每月绩效考核与年终评先评优相挂钩、与职务升迁相挂钩,从而,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改变体制一成不变、僵化的陈旧惯例。(2)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于干部职工的培训,特别是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知识培训。采用邀请专家授课、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让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快速提升和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3)完善管理制度。一个完善的制度,需要体现出事物最本质的特点和根源,从事物整体发展方向来确定制度建设的内容,具有全面性、根本性和长期性。加强对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做到“以制度管人”,每年及时修订完善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过于已经过时或者不能够紧跟时代的制度予以废除,对于不够合理的制度进行修改,对于新兴领域要研究制度新的制度。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加快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保障数据及时有效传递。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工作效率。
网络时代,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是第一位的,谁能够拥有更多更强的人才,就会在单位可持续发展上占有优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单位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为单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