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濒危鸟类资源调查及保护研究概述

2020-03-04 01:08勇,郭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朱鹮栖息地鸟类

徐 勇,郭 琳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安 710082)

陕西省国土南北长约880 km,东西宽约160~490 km,总土地面积20.58 km2。全省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纵跨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从北至南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大自然区,区间气候差异较大,地理环境复杂,植被类型繁多,森林资源丰富,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境内秦岭山脉横贯东西,是动物地理区系古北界与东洋界交汇地带,汇集了喜马拉雅、青藏高原、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和东北等动物区系成分,孕育了野生动物资源的多样性、特殊性和珍贵性,尤其是我国鸟类三大迁徙路线之一中部通道的必经之地,候鸟从内蒙、山西、陕北,越过秦岭、巴山,进入四川盆地,到达华中一带越冬。长期以来,陕西省鸟类资源调查被持续关注和实施,取得了重要成果,基本查明了陕西省鸟类资源状况。

1 陕西省鸟类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

陕西省有组织的鸟类调查和研究起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截止2019年底,先后共组织了三次较大规模的鸟类资源调查,发表涉及陕西省鸟类学术论文10篇,主要内容为区域鸟类资源调查,如陕西渭南湿地、陕西黄河湿地鸟类资源调查[1-3],秦巴山区鸟种分布及其变化[4,5]。详尽、准确的陕西省鸟类资源状况数据资料总体上还需进一步深入调查和研究。

1.1 陕西省首次野生动物中的鸟类调查研究

第一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四川生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学院、陕西卫生防疫站等省内外科研和教学单位协作对陕西省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科研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初步摸清了全省鸟兽的种类、分布、主要珍稀资源动物的种群数量等情况,1996年出版的《陕西省脊椎动物名录》统计鸟类有368种,占全国鸟类1 186种的31%。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2种。

1.2 陕西省第二次野生动物中的鸟类调查研究

为了查清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基本状况,国家林业局于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第二次大规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1996-2000年陕西省由省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站、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林业勘查设计院组队,按调查技术总纲要求,将全省划分为黄土高原、关中盆地、秦巴山地等三个副总体,采取以样带为主、专项调查补充的方法调查,实际完成调查样带2488条,完成朱鹮褐马鸡二项鸟类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全省共有鸟类380种,其中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7种和43种,“三有”陆生野生鸟类216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鸟类23种。这次鸟类资源调查成果由陕西省林业厅2001年以《陕西省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呈报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

1.3 陕西省第三次鸟类资源专项调查

由于陕西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等效果明显,鸟类资源从种类、数量、分布都呈明显增长和扩大态势,为了科学准确掌握全省鸟类资源变化情况,决定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陕西省林业厅组织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林业勘查设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和市县野生动物管理站人员,采取重点专项调查和区域综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鸟类资源专项调查。经过近5年努力,完成了“陕西省鸟类资源的调查与研究”项目任务,研究成果2007年3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获得“200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8年编入《陕西省志.环境保护法志(1990-2010)》,并由省林业厅呈报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鸟类资源调查报告》,有关人员发表“陕西省鸟类调查初报”论文[6]。

这次调查结果表明:陕西全省有鸟类465种,隶属18目68科,其中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10种和56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鸟类23种,国家保护的、有科研、经济价值的鸟类287种,中国鸟类特有种27种。较 2001年调查增加新纪录种85种,全省鸟类总数由原来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1.96%增加到39.2%,进入全国鸟类资源大省。在地理分布上,古北界种类225种,占总数的48.2%;东洋界154种,占总种数的33%;广布87种,占18.6%。其中种类最多的为鸫科43种,鸭科28种,鹬科22种,鹭科18种。在留居类型方面,留鸟175种、占总种数37.5%,旅鸟125种、占26.8%,迷鸟10种、占2.1%。湿地鸟类9目24科121种。基于这些成果,2007年孙承骞等出版了“中国陕西省鸟类图谱”[7]。

2 主要濒危鸟类的调查研究与保护

陕西省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即东方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褐马鸡、丹顶鹤、大鸨、遗鸥。以濒危鸟类朱鹮、褐马鸡、遗鸥最具代表性。

2.1 朱鹮的发现、研究和保护

朱鹮(Nipponianippon)朱鹮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国外朱鹮已灭绝,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有鸟中“东方宝石”之称,是亚洲东部特有珍禽,曾分布于中国中部和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俄国西伯利亚东南部。1952年日本将其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60年被国际鸟类保护会议定为“国际保护鸟”,1968年被韩国定为“198号天然纪念物”。进入20世纪后,1963年俄国最后1只朱鹮死亡;1978年朝鲜板门店仅存的2只朱鹮死掉;1981年,日本将仅有的5只朱鹮全部捕捉,以期圈养拯救这一即将灭种的物种,至2003年最后1只朱鹮死亡,拯救行动失败。从此分布于国外的朱鹮宣告灭绝。

陕西省林业工作者从1986年开展“朱鹮生态生物学研究”起,在“朱鹮的救护饲养与人工繁殖”“笼养朱鹮自然育雏行为研究”“朱鹮保护饲养和人工繁殖研究”“朱鹮拯救与保护研究”等方面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建立起完整的人工繁育与保护技术体系,发表朱鹮研究论文129篇,其中路保忠等“朱鹮拯救与保护研究”项目,200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1.1 朱鹮的再次发现 1930年朱鹮在中国见于13个省,1964年科学家在甘肃采集到1只朱鹮后再无发现,之后因栖息地遭到不断破坏,曾认为朱鹮在我国已经绝迹。197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鹮考察小组,历时3a多,走遍大半个中国,行程五万余千米,1981年4月刘荫增等第三次来陕西调查时,5月30日在秦岭南麓洋县姚家沟发现了朱鹮鸟巣和7只朱鹮(1对成鸟,3只刚孵出的幼鸟,附近游荡的2只老成鸟),即世界上仅存、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的野生朱鹮种群。按国际标准属于极危等级中的最极危物种。

2.1.2 朱鹮野外种群研究 1980年代,在朱鹮极小种群维持阶段,重点进行了野生种群的保护和科学研究。1981年只发现两处野生繁殖地,以后逐渐增加,截止 1997年已有 27处 ,种群数量由7只增加到216只,自然增长率0.911 9[9],朱鹮自然栖息地由原来的洋县扩展到周边的城固、西乡、留坝、南郑、汉台、留坝等地区,2011年野生朱鹮营巢124处,2012 年野生朱鹮种群数量的最大统计值为1 090只,表明野生朱鹮分布区在不断扩张,且种群数量增长趋势明显[10]。经过40年研究保护,截止2019年,三十八年以来,野外朱鹮由8处增加到547处,朱鹮种群数量达到2 600余只。200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朱鹮为陕西省省鸟。

2.1.3 设立保护区,建立人工繁育、圈养种群 1986年陕西省林业厅在洋县成立了朱鹮保护工作站和人工养殖场,探索人工繁育和圈养技术,扩大人工种群。2002年在秦岭北麓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设立省内第二个朱鹮饲养场,从洋县迁来60只成鸟扩繁,至2013年已发展到230只,标志我国朱鹮有了可靠的繁育中心。鸟类学者研究总结出了笼养朱鹮人工辅助自然繁育技术[11]、人工笼养管理技术[12]、人工种群自然繁育技术[13],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朱鹮年龄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14]、笼养朱鹮的繁殖期鸣声特征[15]、非繁殖期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等[16],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朱鹮可以自然繁殖[17],为进一步扩大朱鹮种群数量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人工繁育从1993年人工孵化育雏获得成功开始,1995年人工饲养子一代个体成功繁殖、2000年人工饲养个体自然繁育成功、目前已成功繁殖朱鹮个体10余代,陕西省保留着朱鹮的人工繁育的最大种群。为全球朱鹮人工繁育保护和野化放归提供了参考。

自2000年以后,我国学者先后开展了朱鹮基因[18-20]、新城疫强毒病毒的基因表征[21]、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22]等研究,对挽救和保护朱鹮和注释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

2.1.4 朱鹮栖息地和野化放飞研究 朱鹮栖息地面积,已由发现时的不足5 km2扩大到15.0×103km2,分布区由最初发现时的陕西洋县姚家沟逐步向东亚历史分布地恢复,呈现出以秦岭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对朱鹮栖息地进行了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价[23]、绿色农业与朱鹮栖息地之间的关系[24]、朱鹮自然保护区外围朱鹮种群弃巢的生境评价[25]、朱鹮最大繁殖地—花园繁殖区栖息地植被组成类型面积组成(马尾松林73.1%, 次生疏林16.9%, 农田4.8%, 稀疏灌木林4.2%, 油松栎类混交林1.0%)[26]、典型栖息地植被覆盖变化与朱鹮保护的关系[27],觅食、营巢、集群繁殖、栖息地重建等行为研究[29-31],为野外放飞栖息地选择提供了关键技术指导。

我国2007年野化放飞试验成功,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研究与实践处在世界前列。在人工繁育种群数量足够大、栖息地得以重建修复的条件下,野化训练研究尤为重要。大网笼野化训练研究结果表明,野化训练的重点在主动觅食、感知危险、寻找配偶、抚育后代、迁徙能力等方面,朱鹮能较快适应网笼内的各种夜宿、觅食环境, 并具有良好的飞行、警戒能力[32]。野外放飞的主要研究任务是训练飞翔能力和觅食能力,亚成体可成为朱鹮野外放生的主要群体[33]。目前,朱鹮栖息地集中在陕西、河南、浙江、广东等地,日本、韩国通过再引入工程也建立了野外种群。

2.1.5 朱鹮保护研究 做好疾病防控,是保护朱鹮,促进朱鹮种群健康发育成长的重要环节。在朱鹮疾病诊断、防治方面,进行了微量元素锌缺乏性疾病[34]和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35]、新城疫病病理学和朱鹮死亡病理学观测诊断[36,37]、雏鸟腿、头、颈部等非传染性疾病以及育雏室小气候引发的胚胎病或孵化不良引发的疾病、不明原因死亡疾病[38]、雏鸟误食异物引发的疾病[39-40]、雏鸟大肠杆菌病[41]等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分离、鉴定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为H9亚型,属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有一定的致病率, 为避免朱鹮因疫病而自然减员及朱鹮流感诊断、预防提供了依据和指导[42]。

2.2 褐马鸡的发现、研究和保护

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濒临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濒危种,也是中国鸟类协会会标鸟种。

2.2.1 褐马鸡在陕西的重新发现 褐马鸡在陕西被发现之前,普遍认为仅分布于我国山西省西北部的吕梁山宁武至乡宁一带及河北省小五台山的涿鹿,蔚县有少量分布,总数在8 000只左右。陕西省1998年3月初在黄龙县柏峪乡首先发现褐马鸡,3月10日陕西省林业厅选派调查组,经过20余天的调查,确定其分布于陕西黄土高原南缘的黄龙山腹地,涉及延安市黄龙县的白马滩、柏峪、圪台3个乡,宜川县的集义镇以及渭南市的韩城市雷寺庄林场,面积4万多公顷,种群数量近2000只。1998年4月7日,陕西省林业厅和延安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了在陕西黄龙山林区发现褐马鸡的消息,徐振武等公开发表论文“陕北黄龙山林区发现褐马鸡种群”[43],引起学术界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2.2.2 褐马鸡资源调查与分布 迄今发现褐马鸡分布范围比较狭窄,在我国目前分布范围约13 600 km2,涉及4省(市)33个区县,主要为山西吕梁山、陕西黄龙山、河北小五台山和北京东灵山等局部地区。其中北京市东灵山、河北省沫水、陕西省黄龙是90年代所发现的3个新分布区[45]。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 900只左右,黄龙山林区是褐马鸡的原产地 ,2009年分布面积约 6万多公顷,褐马鸡在陕西是自然分布,冯宁等认为,由于黄河切穿三门峡后东流入海以及历史上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来连续的褐马鸡分布区域分隔,并逐渐分化成新的地理种群,黄龙山的褐马鸡种群是一个独立的区域种群(Localpopulation),是一个全新的天然分布区,使中国马鸡属的分布区域基本连成一片[44]。徐英武等认为褐马鸡在黄龙山林区重新发现,说明自古一直有褐马鸡的存在, 是褐马鸡的祖居地[47]。褐马鸡在黄龙县分布数量至少3 000只左右,种群数量保持比较稳定 ,同时在韩城市雷寺庄、宜川县石台寺等地也有分布 , 数量在1 000~1 500只上下[46]。李宏群等用MaxEnt 模型分析认为,褐马鸡西部种群适宜栖息地集中在陕西省黄龙县、宜川县、洛川县和韩城市,适宜栖息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黄龙县>韩城市>宜川县>洛川县,陕西省总分布面积2 202.58 km2,与最初发现时相比种群数量有了明显增加[48]。

2.2.3 褐马鸡栖息地选择和环境构成研究 褐马鸡是一种地栖鸟类,栖息地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其在分布区内的空间分布、种群密度及其繁殖成功率。张凤臣通过调研认为:褐马鸡栖息地属石质低山丘陵谷地,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梢林植被下发育的褐土上的油松落叶松阔叶混交次生林和草灌中,且对生境的选择存在季节性变化[49]。

褐马鸡栖息地属北方地区的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一年四季食物数量和质量的剧烈变化, 褐马鸡对取食生境的利用对策也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李宏群等研究发现褐马鸡栖息地、觅食地的选择具有季节性的变化,这种选择与地形因子(海拔、地理性、坡位)、草本植物因子(草本盖度和高度)、隐蔽因子(灌丛盖度、密度和高度以及隐蔽级)、干扰因子(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林边距离和植被类型)、食物因子(乔木直径、高度、密度和盖度)显著相关[50-54]。褐马鸡不同生理期,对环境的选择也不同,坡度、坡向、距道路的距离和乔木盖度等 4个因子是影响其选择的主导因子,一般喜欢栖息于乔木盖度较小,有利于阳光投射、灌丛草本高度>10 cm、盖度也较小的阳坡上坡,距林地边道路500 m左右的地段[55-58]。总体上褐马鸡食物种类多,觅食范围广,季节性变化强,食量因年龄不同而异,全年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96.5%),包括20种左右的中草药[59]。

2.2.4 褐马鸡的繁育与保护研究 褐马鸡繁育主要在其分布的保护区内自然繁殖,人工饲养繁殖仅在保护区林场和动物园试验研究。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内有适合褐马鸡生存的山地森林环境、充足的食物、便利的水源 ,有利于褐马鸡自然繁殖、生长,繁殖期一般在3-6月。某些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和研究单位褐马鸡饲养虽然获得成功并有一定规模,但饲养管理中存在着谱系不清,卵受精率和雏鸟成活率低,经常发生食羽、啄虹、寄生虫、鸡白痢等疾病并导致死亡率较高等问题[60-61]。白绪祥等也发现陕西楼观台动物保护中心饲喂褐马鸡群体(3雄8雌, 年龄1 a左右)中一只感染褐马鸡禽痘病[62]。

路亚斌等[63]、李登武等[64]研究了褐马鸡保护区植物区系构成与植被类型,结果表明:褐马鸡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较丰富,以辽东栎林等地带性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针叶林以油松林、白皮松林为主, 针阔混交林以松栎林为主,灌丛主要树种有连翘、虎榛子、黄蔷薇、胡颓子、胡枝子等。再引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释放的野生和饲养褐马鸡, 具有较强的适应新栖息环境能力,多数个体都能在几天内找到较适宜生境,并逐渐稳定下来[65]。

2.3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鸥的发现、研究和保护

遗鸥是世界濒危物种,被列入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西部鄂尔多斯高原,内蒙中部有繁殖记录,内蒙东部呼伦地区可能也有繁殖。冬候鸟,向东、向南扩散迁徙,迁徙时经河北、北京和香港结群营巢。截止2000年陕西省境内从未有分布纪录[66]。遗鸥研究,国外始于1971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发现的一个小规模独立繁殖群及所采标本。我国基于 1987 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 (今鄂尔多斯市) 采集的腹中带有成熟卵泡雌性遗鸥标本, 1990 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东胜市与伊金霍洛旗交界处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索发现一个较大遗鸥繁殖群,我国遗鸥系统研究就此展开[67]。

2.3.1 遗鸥在陕西的发现 2000年9-10月,榆林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2次在红碱淖巡查时发现带有脚环的遗鸥尸体,调查证实其来自内蒙古伊克昭盟东胜泊尔红海子,也科学证实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红碱淖存在遗鸥[66]。随后5年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等对其繁殖种群数量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2 460巢,成为继内蒙古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和赦拜津尔之后目前最大遗鸥种群的繁殖地。结合历年来红碱淖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水位及湖心岛变化,认为在未来红碱淖仍将是遗鸥重要繁殖地之一[68]。

2.3.2 红碱淖湿地与遗鸥分布 红碱淖是陕西省最大的天然内陆淡水湖泊,湿地面积11 260 hm2,其中湖水面5 515 hm2,草本沼泽面积1 080 hm2,湖面宽阔,水草丰美。周灵国等观察研究认为,红碱淖湿地位于中国候鸟迁徙的主要线路上,水鸟分布比较集中,是遗鸥、大天鹅等珍稀水鸟的迁徙停歇和良好繁殖地。自被发现到2007年,种群繁殖数量逐年增加,2001年有遗鸥200多只,繁殖幼鸟100多只,2005年有5 000只,繁殖幼鸟4 500只,2007年达到5 036巢10 072只,占全球遗鸥种群的80%,是目前世界已知遗鸣繁殖的最大种群[69-70]。2012年红碱淖保护区被认为是遗忘之鸥的新家园[70]。

2.3.3 红碱淖保护区遗鸥繁育研究 在红碱淖湿地观察研究发现,遗鸥每年3月飞抵陕西红碱淖湿地繁殖,5-6月成群营巢繁殖,8月底9月初携幼鸟南飞越冬。遗鸥同窝卵质量随产卵顺序依次降低[73];遗鸥通过调节昼夜间的孵卵节律控制卵温度,在不同孵化阶段昼夜间孵卵节律不同,换孵次数、翻卵次数和坐巢方向变换随孵化期的不同而变化,均依孵化前期、中期、晚期逐渐减少,以保证昼夜间卵胚胎的正常发育[74]。雏鸟育出后由双亲共同喂食。育雏前期,亲鸟采取直接喂食、食物呕吐于巢边、在巢中间断性喂食等3种喂食模式,育雏后期亲鸟把食物呕吐于地面,由雏鸟自行取食,当雏鸟达到一定日龄时,雏鸟自身有能力寻找食物,亲鸟逐渐减少喂食次数[75]。

另外,行文珍等还进行了红碱淖遗鸥血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76],Yang Chao(杨超)给出了遗鸥的线粒体完整基因组[77],并对遗鸥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特征与欧科其他种的比较研究[78]。

2.3.4 遗鸥保护研究 红碱淖湿地是遗鸥繁殖种群的栖息地,保护好红碱淖湿地生态环境是遗鸥保护的前提。研究表明遗鸥卵孵化率与水体面积、湖心岛面积、居民地破碎度、耕地面积具有高关联度,与保护区内人口增多,违法捕猎行为以及造成的周围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新近研究表明红碱淖保护区主要遗鸥栖息场所湿地面积与湖心岛面积逐年减小,与遗鸥种群繁殖数量持续稳定增长负相关[79]。

实践表明红碱淖湖心岛生境修复即把一些半岛分割变成湖心岛,以隔绝人为干扰,扩大适宜遗鸥繁殖湖心岛数量和面积后,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可以很好地恢复遗鸥繁殖种群和有效保护[80]。为保护红碱淖流域水生态环境与遗鸥,应保岛护岸,扩大湿地面积,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监测,建立跨区域的流域综合治理体制和水生态监测体系[81-83]。

3 陕西省重点鸟类保护与研究展望

3.1 适时进行全省第四次鸟类资源调查

这些越来越多的鸟类新发现,亟需适时进行第四次全省鸟类资源专项调查,通过进一步科学调查和严谨核实,排除偶尔路过的飘鸟、人为饲养的逃逸鸟类等,确定准确的全省鸟类资源资料数据,更好为生态建设服务。

3.2 加强鸟类资源种群、结构、迁徙和分布等研究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类的活动与恢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种群数量的增加、迁徙和分布的变化,种群结构变化的趋势,都是鸟类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新方向和新任务。另外,针对全省野生鸟类尤其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迁徙,禽流感防治,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繁殖、疾病、生态及保护等,组织有关科教单位进行深入科研,为有效保护和种群恢复繁殖提供依据。

3.3 加强朱鹮野化放飞及其适宜栖息地、人鸟和谐共处等研究

由于朱鹮人工种群数量的增加,野化放飞,朱鹮的栖息地已经由原来秦岭南坡的洋县扩大到秦岭中部的宁陕、秦岭北坡的周至县和鄠邑区,以及渭北黄土高原的铜川市等地。野化放飞的朱鹮适应和选择新的环境、种群繁衍生息状况需要鸟类工作者坚持不断的跟踪和研究,为朱鹮回归自然创造良好的环境。

Skidmore Andrew K等[8]指出传统的农作制度的衰弱,限制了濒危灭绝的亚洲朱鹮的恢复。农业现代化,农作制度的变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如何在现代农作制度下为朱鹮创造自然栖息地,又不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民脱贫增加经济收入,是林业和鸟类工作者的新课题。

3.4 继续强化基础建设,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体系

继续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体系,强化省、市、县三级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普遍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在条件适宜区增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的建设个数和面积,在各地建立爱鸟协会和爱鸟之家,形成全社会爱鸟护鸟的共识,从而建立起全省强劲高效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切实做好保护鸟类资源工作,为建设美丽陕西而奋斗。

猜你喜欢
朱鹮栖息地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去洋县,邂逅“东方宝石”朱鹮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朱鹮 从7到1000的生存跨越
优雅的朱鹮
鸟类
BEAN SCENES
무용극 〈따오기(朱鹮)〉 충칭 공연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