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互联网情绪的传播研究
——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

2020-03-04 07:27徐荣臻王思思干桂露潘越吴婷婷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9期
关键词:负面群体情绪

徐荣臻 王思思 干桂露 潘越 吴婷婷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 230088)

1 互联网情绪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互联网情绪传播研究背景

21 世纪是互联网信息的时代。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在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类特殊的群体,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储备,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对新鲜事物作出反馈。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型、平等性、互动性及无政府性迎合了青年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然而,当复杂多变的信息摆到他们面前时,网络引发的情绪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情感体验可以来自于各方面,或人们面对面交流,或来自当前环境的刺激。本次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网络信息引起的情绪反应,在个人与人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会引起社会成员的情感反应,这类网民会通过各种网络互动和沟通渠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一般情感体验,即网络情感,这也是社会情感的一个分支。大学生具有往往信息反映频繁、共享信息众多和反馈活跃的特点。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诉求,心理状况和社会态度。

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空前自由化的特点,不但导致其拥有了巨大的信息量,也使互联网中的每一个使用者可以平等地共享这些信息。大学生们试图拥有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个性,而互联网络正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因此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极大欢迎。大学生群体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活跃,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容易互相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大程度会误入歧途。本研究可以对大学生的网络负面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应大学生的需求去探究如何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传播环境。

1.2 互联网情绪传播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图书馆,博物馆和网络搜索工具等查阅资料,搜集研究文献。等积累到定量的文献资料时,开始确定选题和论文形式。

1.2.2 观察法

为了寻求论文的真实性,团队主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为观察对象并把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合并为一个综合的描述,在合并阶段,被观察者随时补充材料,团队将根据反馈意见,进而形成完整和精确的工作描述。

1.2.3 调查法

问卷调查主要包含专业、网龄、获取网络信息的途径、对哪一类咨讯较为关注等问题,并选取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娱乐类王源吸烟事件、新闻时事类垃圾分类、电竞游戏类若风事件以及体育竞技类孙杨使用违禁药事件。通过调查同学们对此类事件的一些看法,从而得出了大学生群体目前的互联网情绪传播现状,得出了目前当代大学生群体网络负面情绪在迅速增长的结论。30.8%的人数认为网络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传播呈现一致,两种情绪都存在且比例相同。而负面情绪大于正面情绪有51.27%的人赞同(见图1),研究表面网络负面情绪传播确实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图1 大学生受网络正负面情绪传播影响

1.3 互联网情绪传播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大规模的调查问卷进一步探讨网络信息对于大学生情绪传播的相关思考,调查对象为安徽新华学院的全体学生,调查研究表明:网络情绪传播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普遍存在的。对此我们以安徽新华学院学生为基础,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去发现大学生网络情绪传播影响的现状,以便为大学生建造出更加自由且安全的网络环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1.3.1 社会意义

随着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情绪也被普遍关注,关于大学生互联网情绪的研究,国内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的产生背景,以及互联网情绪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很少有能够提出具体分析大学生互联网负面情绪的产生问题以及具体解决措施。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以及个例分析的方法,对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发现和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将对缓解大学生网络负面情绪发展有着促进意义。

1.3.2 个人意义

通过实证调查和理论剖析,当代大学生没有重视互联网负面情绪对自身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被负面情绪裹挟,沦为网络信息的盲目接受者。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体,同时也是受其影响最深的人群。即使大学生的情绪开始趋于稳定,但身心发展都处于不稳定阶段,冲动的特点尤为明显,自我意识和张扬的个性不断膨胀,所以易受网络上负面情绪的影响,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巨大考验,甚至对大学生的身心、学习、人际关系甚至人格都会造成危害。本研究将焦点集中于大学生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对大学生自省以及独立思考有促进作用。

2 互联网情绪研究数据分析

2.1 性别差异会影响互联网负面情绪传播

由数据显示大学生女男占比为52.04%(见图2),而女大学生总体多于男生20 万人。在我们整合的问卷中,62%的人倾向于娱乐事件(见图3)。

图2 大学生女男占比

图3 大学生对新闻事件分类倾向

在一般的社会认知中,男性比女性更加理性。从进化角度来看,女性较男性来说相对脆弱,快速决策是生存的根本性需求,以至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通过感性进行快速决策。

理性是一种思维能力,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逻辑思考,能做出更优的策略选择。一般女学生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会更加感性,对于事件中存在的弱势群体表现关心,容易被自己的情绪带着思考;而男性则会关注事件的对错方以及是否解决问题,会更加理性。同理,关于“王源吸烟”事件,女性一般都认真分析王源的错误但同时对王源保持了同情,而男性则并没有这样的心理,男性对于娱乐明星的关注度不够,自然也会更理性看待事件。

由于互联网的局限性,大学生群体很难了解事情的全貌,部分媒体为了点击率会故意发表倾向性明显的文章,而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会引导大学生群体在潜意识中产生出主观情绪,而这种情绪实际是被倾向性引导后的情绪,尤其是女性的表现更为突出。先入为主的情绪产生必定会导致个人断章取义。于此同时,当个人遭遇事情时,女性较于男性更容易忽略其具有的逻辑关系。久而久之,这样就会逐渐丧失用正确的逻辑来思考和论证问题。

2.2 传播方式差异会影响互联网负面情绪传播

由问卷显示大学生初次接收信息来源于网络网站,例如知乎、微博、QQ、微信等社交账户展示的公众信息(见图4),这些网站成为大学生初次信息来源,再次接收信息约一半的人来源于身边,少部分人不会主动了解二次信息。通过二次接收信息后大部分人不会改变原有的看法。

图4 大学生初次接收信息来源

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网络事件由少部分人初次接收并传播,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将个人情绪传递给群体,而群体中普遍的情绪认知也会影响个体受众的认知,以此完成互联网情绪传播从个体到群体再到个体的循环。

心理学家在解释当事人的心理状态时引出了一个概念,叫作“公正世界假设”。在这个假设里,人们生活在一个绝对公正的世界里,因此,每个个体的所作所为均会给自己带来一个公正的结果。做好事就有好报,做坏事就有恶报,总之一切都是我们理应得到的。这个听上去谬误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它其实是一种非常广泛的认知倾向,尤其体现在受害者身上。受害者“有罪论”会加剧当事者内心的耻感,从而阻止他们在第一时间作出理性的反应。那么人们为什么产生这种认知?主观上,我们更愿意相信这个世界是稳定的、可控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行为,保护我们自己。但人们恰恰忽略了,这个世界的不公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事情的发生是我们无法掌控的[1]。群体系统的运行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体系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3 互联网负面情绪传播的产生原因

3.1 互联网负面情绪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信息传播的实质是传播者与受传播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互联网信息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大学生对于其他的学生群体来说空闲时间较多,学习能力强,且交际圈狭窄且浅显,社交仅限于同学老师,而互联网的社交行为是经过美化的社交行为,大多数的内容沟通都是表现在表层面,例如点赞、评论,这些层面的表达都是表面层次表达,这样的社交行为会扩大交友范围,但是也阻碍社交的进一步发展,营造出虚假的“门庭若市”表象。

大学生作为社会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占有极大比例,产生巨大的网络情绪量。数据显示,全国女大学生数量远超男大学生,由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女性较为感性,较男性更容易受网络负面情绪影响,传递出的负面情绪远大于男性(见图5),导致性别因素会对互联网情绪产生较大影响。

图5 男、女大学生受正负面情绪影响

有数据表明,71%的女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追星现象,在一位位长相帅气,被公司包装成完美人设的“爱豆”面前无法自拔,每天对着手机屏幕点赞、评论、组成应援团统一发声。当爱豆与其他明星起冲突,如韩寒与郭敬明两位新生代文学偶像,这些粉丝的负面情绪在爱豆的火药味中被无限放大,对冲突的对方进行抨击。当爱豆人设崩塌,如王源吸烟事件发生之后,她们又会由妈妈粉化身键盘侠,脱离原来的群体,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3.2 互联网负面情绪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这种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方式,被信息输出者通过各种媒介传递向受众。这些互联网包含的媒介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信息接触习惯,甚至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习惯。特别是大学生,他们无时无刻不被众多媒介信息所包围,接受着海量信息,使他们缺乏足够的时间来吸收和消化经典信息。可能会产生过分依赖媒介,以及与其他人缺乏感情交流等问题。

面对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对事件具有基础的判断,但是由于阅历等客观因素,判断流于表基于面,大学生思维浅显只根据简单地三观就定性了事件,以事件的第一印象来评价对错,会产生错觉性的正确认知,造成认知事件浅薄。

基于大学生普遍具有差不多的认知水平,个体有自己的思考,产生出自己对于问题的情绪向网络内传输,导致大学生出现“错觉”性的“正确认知”,即使有人有其他的想法,也不会发声或者被淹没。产生个体到群体再到个体的恶性循环。

3.3 互联网负面情绪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会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征。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除了总体结构之外,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4 互联网负面情绪传播解决措施

4.1 政府对于互联网情绪的解决办法

4.1.1 加强互联网管制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匿名性。目前,由于缺乏理性的盲论和不负责任的表达,互联网负面情绪成为当今互联网的一大毒瘤。越来越多的网民对各种未经核实的信息阅读、判断甚至是对事件涉及人员进行人身攻击,发表极端言论,由此产生了网络暴民现象,这一现象甚至可能会导致群体暴力。群体暴力一旦恶化,将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无法估计的后果。因此,政府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迫在眉睫。

4.1.2 加强互联网管理净化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多数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加强互联网管理净化,政府应完善网站监管工作规范网站发帖,健全互联网审查制度;加强互联网登记备案、接入服务等基础资源管理;严格规范域名和IP 地址的管理,确保各网站登记备案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坚持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互联网文化服务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完善网络文化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断提高互联网文化服务整体水平。增强自我约束与控制能力,对于互联网色情暴力信息及网络谣言要做到不参与不传播,及时发现,有效制止,杜绝二次传播与危害,做到理性认知,不随意突破道德底线,优化网络生存环境,提高网络公信力。

4.2 高校对于互联网负面情绪传播的解决办法

4.2.1 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法制教育

由于各个高校对于互联网情绪传播教育力度宣传不够,导致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充分,也对网络犯罪知之甚少。某些大学生将网络犯罪视为游戏,对此不重视,甚至参与其中。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减少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4.2.2 加强大学生互联网道德教育

大学生目前的网络问题是:个人隐私的肆意暴露;知识产权的威胁;网民道德人格的考验;人性扭曲等等。社会要尽快建立网络道德伦理规范,形成网络道德氛围,网民要努力做到高尚文明互联网用户。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如:不伤害他人、 不信谣,不传谣、尊重他人隐私等。

4.2.3 重视互联网心理咨询

在学校开展心理讲座和演讲,邀请全校师生参加,并让大学生熟知心理热线,校心理咨询室也长时间开放。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关注和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建立以服务大学生为宗旨的校园网,可以信任大学生。这样老师更容易接近沟通、了解大学生的真实兴趣需求和内心真实想法,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展览。

4.3 个人对于互联网负面情绪传播的方法

4.3.1 增加自身辨别是非分的能力

大学生对网络认知不足。在网络世界中,学生们可以赤裸裸的释放自我降低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一些长期压抑在心底的不良愿望得到满足与宣泄,从而诱发出一系列的道德问题。虽然大学期间我们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但是我们并未真正面向社会,没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格,我们很容易在网上受到西方国家所宣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不能正确的辨别善于恶、对与错[2]。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独立思维,是大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素质,也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有了独立思维的习惯,才能打破常规,进而形成创造性思维。大学生的独立思维主要是不盲目跟风,不盲目从众,在学习和生活以及找工作上不随大流,在专业学习上敢于发挥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多看书多思考,从多个方面、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3]。

4.3.2 学会控制情绪

大学生已经成年,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自己作全面正确的分析,多看看自己的长处和成功的经历,以成功体验的积累促使自己增加自信心,增强自身的能力,学会控制情绪。

不少大学生将社交媒体当成情绪发泄所,有些过激的言论甚至会影响他人,使自己成为负面情绪分的传播者。例如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爆发,对此,也有不少大学生在网络上表现焦虑,更甚者太过悲观,导致不良情绪在社会蔓延。因此大学生在面对网上的消息时,应该拥有自己的辨别是非能力,不要盲目跟风,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用自己的思考正确看待网络消息。

在面对负面情绪冲击时,大学生应做到学会转移自己的情绪、学会改变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及时的寻找心理咨询。

猜你喜欢
负面群体情绪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中间群体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