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冲
摘 要: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发展引导,通过高校、研究院及相关企业等各方面的深度合作,以创新的评价体系为导向,构建知识创新、价值体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协同合作已成大趋势,协同创新下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高校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校企合作、高校联合、学科交叉等协同创新模式,优化研究生协同培养路径。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地方高校 研究生培养 培养模式
一、引言
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培养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协同创新是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相辅相成、共同协作、相互配合的创新行为。2015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计划,通过相关政策和项目开展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促进高校和其他学校、行业内相关企业、科学研究院、地方政府及国际创新力量等资源紧密合作,构建科学前言、文化、产业及区域发展等各层次的协同创新中心,以高等院校人才、学科、科研为主体任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创新人才要素的全面提升。
研究生教育是高層次专业人才和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提高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和技术等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协同创新中心汇聚了大批人才,通过优势资源的整合,为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协同创新视角下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议题。
二、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2014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上提出:中国社会经济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以创新为主导,无论是在制度、科技还是文化领域,必须贯彻协同创新这一理念。协同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阻止模式,是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相辅相成、共同协作、相互配合的创新行为。
协同创新有四个特点:(1)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协同创新对人才的培养是多个主体参与的;(2)创新资源的深度整合,协同创新活动是人才、信息、技术及资金等方面的深度整合,目的是达到优势互补;(3)协同创新是一个全动态的活动过程;(4)协同创新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创新成果实现主体在不同层面上受益。
自2015年国家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来,通过协同创新,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引领原则,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目标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新型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实践和分析。
三、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现状
目前,对于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场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课程+项目的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缺乏企业、科研究院等主体的参与,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协同创新培养模式要结合高校、企业单位、国外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多主体的参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一)协同培养机制不健全。
与传统“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徒培养模式不同,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多元化、多主体的导师协同培养模式。协同创新具有多个主体参与,同时在创新主体资源上深度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最后形成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动态过程,创新主体通过创新成果在不同层面上受益,实现创新目标的一致性。目前,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机制水平较低,仅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进行试点工作,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虽然协同创新培养的研究生不同于全日制研究生一直在校内,但实施协同创新培养的学校仍采用原有的课程体系、学科成果考察等方式,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也浪费了教学资源。
(二)主体作用不明确,培养模式需求不同。
协同创新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包含高校研究院、行业企业及政府等多个主体,因此容易出现主体作用不明确,科研活动重复,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和行业企业需求的情况,各主体之间各自为战,缺乏合作,规范性也不足。高校、研究院及企业之间的需求偏好和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整个协同创新成果无法产出,科学研究院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科学研究成果往往难以适应企业产出的需求,企业便不愿投入资金。再加上很多企业协同意识不强,被动接受高校、科学研究院的知识输出,导致恶性循环。
(三)学科交叉不广泛,创新实践不强。
目前,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化,科研项目的挑战难度系数不断增强,单一学科想要解决技术难题几乎不可能,大部分技术性突破都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强调学科的专业性,缺乏各学科内容的融入,学科资源无法实现贡献,更别说多学科、多领域地交叉教学。协同创新虽然实现了多元化合作,但是在日益重视知识产权的今天,学科之间的壁垒仍无法打破。研究生的培养缺乏实践性,在这种情况下进入社会或企业很难适应工作环境,如此学科交叉后产生的知识产权、经济效益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共同协作不紧密,协同创新不够开放。
协同创新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大多是双导制,既有校内导师,又有校外导师,双导制度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如校内导师通常认为学生在校期间由自己负责,当学生进入联合培养基地,任务就完成了。校外导师要与校内导师进行沟通,否则很难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习。对于联合培养研究生,一些企业并不关心对学生的培养,更多的是注重自身的工作,对研究生缺乏创新能力、对外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四、改善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措施
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试点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总体而言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希望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有所借鉴和参考。
(一)构建协同创新联动机制。
继“双一流”计划后,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方案,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各高校之间的深度联合,以及与科研究院、相关企业、政府甚至国家科学研究机构深度融合,探索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创新培养模式。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仅通过单一的高校资源是无法实现的,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各创新主体的资源,高校拥有教育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研究院具备研发团队、硬件设施、项目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具备资金、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政府具备整合资源的指导权等,设立一个统筹的协同联动机制,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优势,促进各方资源和信息的整合,打破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平静,地方政府可设立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召开联动会议,让各创新主体之间能有效联系、沟通。
(二)优化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
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经费中,政府投入占比超过60%,行业企业相关经费投入不足40%,且企业对经费的投入增长缓慢,造成了资金投入不足、比例失衡的现象。全国技术市场调查统计显示,高校与科研机构达成合同成交的仅占企业吸纳技术的10%。可见,创新要素配置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是协同创新下企业参与性不高的重要因素。因此,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首先,要建立高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对高校而言,应根据每所高校的特色,围绕高校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结合自身学科和专业的特色推荐具有优势的项目,通过竞争项目獲得地方相关企业的支持,地方政府也可通过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开展高校科研成果的项目贷款活动,将资源向高校科研成果整合和汇聚。其次,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落实该地区的科技创新政策,调动高校、科研究院为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三)深化学科交叉融合。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为进一步落实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应更加重视与社会的合作,突破制约内部发展的壁垒。
1.地方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应提高开放、共享的程度,打破传统封闭的、半竞争的培养模式,积极展开与创新主体的合作,主动引入政府、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共同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积极投入经济转型大环境中。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趋势更加明显,高校应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转型的发展,对接当地产业链,充分发挥在行业内的创新作用,突破专业壁垒,推动产业和教育融合,为经济转型提供更强力的动力。
3.大力培养创新文化,优化科研评价体系。高校应大力倡导协同创新的培养理念,激励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研究成果,对科研项目方式的资助实行改革,创新团队研究的平台,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学科交叉、各专业融合的培养机制。同时改革高校的及时评聘制度,对教师的专业特点和意愿进行类分,分类实施不同的评聘制度,如教师可分为教学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对科研型教师给予一定的倾斜,通过政策引领培养高校教师的创新力。
(四)构建大数据的协同创新平台。
我国已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具有巨大价值的大数据已经进入各行各业,大数据、云技术等数据处理手段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然后进行汇总归纳,形成一系列的理论依据,这些数据分析能有效提高社会生产力,引领社会经济更进一步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人们的学习、工作、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社会各领域的制度和管理创新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力量,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路径,研究生培养需要打破政府、高校、科研及产业企业之间的隔阂,搭建大数据创新平台,通过创新主体资源的共享和合作,促进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立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大数据处理相关信息和资源,创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科技园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组织项目团队,开展关键性技术的联合工科,加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纵深发展。
五、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又是国之根本的需要。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协同创新能充分促使高校与高校、科学研究院、行业企业甚至政府等多主体进行深度合作,创新要素活力,实现各创新主体的优势整合。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承担了国家科技发展方向的科研课题,同时代表了企业内重要的科研项目,这些课题的研究具有前沿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的综合特色。基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举措,也是使研究生具备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和资金支持,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同时为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特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提供了保障。全国高校应积极展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放、创新引领,提高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莉,吴悦,李惠.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究[J].决策咨询,2014(4):85-87.
[2]杜栋,胡慧玲,雷凯,等.学术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2):86-89.
[3]赵钟兴,黄祖强,张燕娟,等.基于协同创新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大学为例[J].大众科技,2016(6):102-103.
[4]朱磊,潘华峰,史亚飞,等.校所合作、联合培养,协同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造就行业特需人才——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22-123.
[5]喻江平.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4):150-152.
[6]高静,陆涓.“协同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之培养[J].江苏高教,2014(6):115-116.
[7]王迎军.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33-35.
[8]黄正夫,易连云.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1-10.
[9]单佳平.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1):50-54.
[10]杜栋,庞庆华,蒋亚东.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3):86-90.
[11]李金龙,张淑,林裴旭,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30-34.
[12]黄翠萍,刘庭,五洪英,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