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转型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

2020-03-03 07:14赵艳芹贺桂欣温雪宁丽新
文教资料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创新路径

赵艳芹 贺桂欣 温雪 宁丽新

摘   要: 高校的转型发展,要培养懂专业、会操作的技术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发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他课程无法取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关键词: 高校转型   思政课教学作用   创新路径

一、高校转型发展的提出及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面对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社会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等新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同质化倾向严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生产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因此,积极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切实提高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成了新时代高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各地各高校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真正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2014年3月25日,我国在北京召开了2014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开始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事宜。在这次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要将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中的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2015年4月16日,河北省教育厅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十所本科高校成为省内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即我校)是其中的一所。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列入转型发展的600所高校均在“意见”的指导下拉开了转型发展的序幕,现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办学定位上必然是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新型人才,也可称作“双师型”人才。既给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了新理念,又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在技术技能上的过硬本领。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进一步落实了习近平同志2019年318座谈会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习近平同志在3.18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就要求发挥好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尤其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所以,高校的转型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二、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当今世界和我国均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其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思潮、宗教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锋,尤其是随着我国的逐步崛起,不仅起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还提升了我國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针对以上种种情形,高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引导大学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一定要发挥好高校思政课引人向上、催人奋进、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把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使其既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更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来无论到哪里去就业和创业,都能够把责任和担当放在首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大写的中国人。习近平同志2019年的318讲话为高校思政课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做出了新的部署。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努力做一个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好教师,将学生培养成识大体、顾大局、懂政治、辨是非的坚强爱国者,将高校思政课打造成为受学生喜欢的“金课”,发挥好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思想导航作用。

三、转型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用性、职业型”人才的培养,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在打造大国工匠方面责任重大。然而,我们要明白“应用性、职业型”人才也好,大国工匠也好,不仅是技术上的高手,更是道德上的模范。所以,面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办好思政课,尤其在创新路径上不断有新突破。

第一,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的大格局。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要求各高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应用型高校要根据“纲要”的指示精神,把学校各行政部门、各教学单位都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不管是行政工作人员,还是专业课教师,都要与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联合起来,形成合力,画好同心圆,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中校党委要起好统领作用,思政课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让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坚持育德与育才相统一。应用型高校不能只重育才而轻育德,要以育人为根本,将育德与育才贯穿全部工作的始终。育德与育才的关系,说到底是“红”与“专”的关系。应用型高校应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化素养和科学协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等,特别要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做事。

第三,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不能停留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声、光、电等新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一些精彩短视频,能够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且实现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一次大飞跃。今后,思政课教师还要通过网络化、移动化、数据化、个性化等方法,运用微电影、微信公众号、慕课、微课、手机App等形式进行教学,使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融为一体。此外,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更加新颖、独特的教学模式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有效破解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思政课教学还运用了讨论式、辩论式、专题式、研究性学习、原著研读等多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环节,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构筑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平台,有利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四,创新思政课考核方式。思政课不能像原来那样一考定终身,而要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尝试采用平时成绩和面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教师记录学生平时专题讲授和上课讨论的情况,再进行面试。面试分为三部分:课程基本理论、对热点政治问题的关注、对该课程的认识等。然后根据以上几方面的综合情况定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此外,还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充分发挥正面导向作用。

第五,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要过硬。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还要明白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讲信仰者自己要有信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不仅要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还要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深入比较中辨析事理,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心智,在润物无声中传播真理。特别是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感动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站在新时代发展的最前沿,把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需要与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结合起来,探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新出路,使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4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EB/OL].[2015-3-26].http://www.jxedu.gov.cn/zwgk/jxjydt/jyt/2014/03/20140326095802796.html.

[2]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确定十所本科高校为向应用技术类转型试点[EB/OL]. [2015-04-17]. http: //hebei.hebnews.cn/2015-04/17/content_4707840.htm.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16]. http: //www. gov. cn/xinwen/2015-11/16/content_5013165.htm.

[4]习近平.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1).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08-15(1).

[6]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6-0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本文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研课题”《转型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项目负责人:赵艳芹,项目编号:SZZX201904)、《用中国故事讲好高校思政课路径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贺桂欣,项目编号:SZZX201903)、“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意識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负责人:赵艳芹,项目编号:201903010100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创新路径
高校转型下应用型本科电气类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探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及机制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