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0-03-03 07:14亢凤华
文教资料 2020年32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研究性教学问题导向

亢凤华

摘   要: 要了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就要了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主体。要了解教学主体,就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逻辑。本文多维透视高校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聚焦研究性教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中的观点和可行举措,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问题导向   思政课教学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思政课的运用,是对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改良,立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深化对“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的认识和把握,改变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无效”“低效”现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活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一、一些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成为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从学生主体角度来看,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政课主导性有待进一步强化

思政课主导性是指思政课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的同时,注重思政教育教学在学生个体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思政课不仅仅是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栋梁之材,還应该使之成为具有丰富内心世界、正确价值取向、独立人格尊严、巨大生命潜能充满生命力的活生生的人”[1]。当前,思政课主导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政课被列为非知识范畴,当作“非实用性”的“副课”看待。另一方面为了“博眼球”或者片面吸引学生,思政课过多追求形式性、娱乐性,忽视学生个体真正的需求和兴趣。

(二)思政课主体性有待进一步确立

思政课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在于强调并尊重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其视为具有自主判断和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实现独立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目标。主体性缺失是指在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尚未确立主体地位。主体性缺失的表现为: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意识淡化,重视他律而弱化自律;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主动性不高,自主性不强;学生主体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判断能力不强。一些高校思政课,一定程度地存在教与学的矛盾。一方面教师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深刻理解,教的内容并非从学生实际出发,并非学生想探究的、感兴趣的、需要的,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学生想学的、想解决的问题,教师并不了解,回应不了,或无所适从。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念难以与学生生活中已有经验体验关联起来,难以照顾学生同周围世界不可分割的联系,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思政课教学的支撑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政课教学的支撑力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立体辐射能力,还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调整等,思政课教学的支撑力系统将为思政课增强实效性提供强有力支撑。当前,一些学校教学科研、教学模式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少而课多”的矛盾一定程度地存在,受教师研究水平和研究时间的限制,科研成果的质量总体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沉闷”的思政课课堂,必须引起重视并迫切需要改变。现存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学环节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针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更好地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四)思政课教学管理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使学生从中理解社会责任,体验价值目标,感悟生命意义,学会认知、学会解决问题、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成为适应现代生活而面向可能生活的现代人。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没有完全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使思政教育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功能方面,呈现单一性、片面性,制约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现实中的新问题不断涌现。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能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更好地立足未来社会。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如何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学以致用,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筑牢安身立命的基础,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课题。一是搭建平台协同育人还比较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之间割裂甚至冲突,导致“两张皮”现象。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没有完全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企业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有有效对接。

二、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

高校思政课改革通常始于意识到某种问题或需要的存在,刺激人们开展研究和活动,创造解决问题或满足需要的新措施。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迫切需要找到理论、工具、方法解决创新发展中的问题,方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应对之策。上述问题的提出,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内涵

研究性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提出。“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将教师研究性教授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依靠教材与广泛阅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3]。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一组概念,于教师而言是研究性教学,于学生而言是研究性学习。按照现代科学教育观,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发展真理、探求结果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研究性教学更关心的是怎样使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成为研究的意识、思维、视角、观点、方法的过程。

(二)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相对于“灌输式”教学和“接受性”学习而言,研究性教学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

1.研究性教学的问题性。研究性教学立足于研究解决社会问题或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是以问题或项目作为学习的载体,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是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完成的。经验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是经验的固化,从个人现实问题入手逆向化追溯理论。

2.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研究性教学强调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生活的紧密联系,主张研究内容和主题来自社会、来自生活。研究性教学从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到了解收集所需信息,分析资料,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主张在实践中自主参与、亲身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的积极态度。

3.研究教学的开放性。研究性教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既可能包含理论知识,又可能包含实践知识,既可能是某个学科某个领域,又可能是多个学科多个交叉领域。在同样的问题或项目下,由于研究主体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不同,研究的方法、设计方案各不相同,使学习主体具有极大的自主空间。

三、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途径

高校思政课研究性教学需要把握几个方面:

(一)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由知识目标向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目标转变

知识目标包括政治素质、道德规范、法治意识、价值导向、精神情怀、思维方法、审美情趣、个人修养等,知识目标具有操作性、功能性、教养性和拯救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综合素养相结合,不断丰富思政教學内涵。能力目标是学会理性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转化能力(道德判断—道德体验—道德实践的道德社会化过程)。围绕毕业生应具备的“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基本工作能力,将职业素质和岗位拓展能力贯穿于思政课教学中。

(二)教学内容由教材内容向研究性教学内容转变

思政课要将教学内容置于思政教育自身学科体系丰富的大背景下,通过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优化调整教学内容,使研究思路进一步廓清、优化。教师以研究形式组织教学活动,通过用身边事、热点事激发兴趣和共鸣,打破原有固化的学科逻辑和机械的顺序,学习内容有单一、封闭的向综合、开放性转变。引发教学双方相互交流、碰撞、启发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运用探索方法,主动汲取知识,开拓创新思维,合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模式由单一的讲授向问题导向转变

问题是认识的起点、结点、枢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即把整个思想政治教学看作一个从现实中提出问题,并尝试用思政课理论和方法解决它,基于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正是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生成知识系统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就是由未知进入已知的知识生产过程”。从问题的逻辑关联出发,有助于思政课课堂教学在原有模块和模式上充实、整合、创新,培养学生独立的系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当下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对策尚有待改进,实效性有待增强是显然的事实,这是研究性教学的逻辑起点,同样是研究性教学的思想资源和动力。一方面研究性教学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学成果促进了科研进步,为科研注入了新元素;科研作为教学的支撑,为思政课提出新模式新方法促进教学与科研相得益彰。另一方面研究性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问题导向、探究教学等教学研究模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发教学相长。

比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对接,发现实践问题,提升对理论的认识,再通过理论和方法,解释回答现实实践中的问题。既重视实践凝练的价值,又加强对实践中成功经验的提炼,还加强实践反思,使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对话,使经验得到足够充分的挖掘。

(四)教学过程由单个向学习共同体转变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现实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相关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教师之间相互学习补充,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学习成长,强化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

在思政课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系统整合中,如何将思想政治课问题与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联结起来,形成多学科的互动和相互融合?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已丰富和激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层分类,用来解决生活中不同类别的新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以学习共同体为切入点,使学生从学会“问”问题到独立解决问题,从“单一”的学习到“综合”的学习;尝试通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边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拓展外延,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郑敬斌.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N].大众日报,2019-03-27.

[2]张洪根.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文化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文化社会学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06(10).

[3]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

[4]周香,闫文平.面向“新工科”建设的高职教育改革方向与行动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4):34-40.

201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8593;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基金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的问题哲学思考,编号:19BDJN014。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研究性教学问题导向
水质工程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