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体育赛事旅游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使用SWOT分析法对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环巢湖 体育赛事旅游 SWOT分析
体育赛事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体育产业新业态,市场空间巨大,发展潜力无限。环巢湖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资源禀赋突出,满足开展体育赛事旅游活动的基础性条件。SWOT分析法又叫态势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发展环境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进行分析,通过列出影响因素的矩阵,分析企业发展环境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对区域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环境的分析[1](89-93+152)。本文通过对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符合区域实际的发展战略,为科学地进行体育赛事旅游开发提供指导。
一、环巢湖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资源种类丰富多样。
环巢湖旅游资源在数量上较为丰富,据统计,环巢湖共有各类旅游资源共159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49个、人文旅游资源68个、文化节事及风俗活动共27个、主要特色旅游商品共15个[2]。同时,环巢湖旅游资源类型全面,涵盖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文化节事及风俗活动、特色旅游商品等四大类。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并存,有利于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3]。
2.水资源优势突出。
虽然在水域面积上,巢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但是在蓄水量和丰水期时间长度上都是其他淡水湖无法比拟的。湖面四周支流纵横,类型多样,具备各类水上体育竞赛项目的开发条件。
3.境内旅游景区数量众多。
体育赛事旅游资源的开发建立在现有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原地级巢湖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环巢湖区域国家五级、四级、三级旅游增加到8个、20个、52个。在景区等级中三级景区数量最多,五级景区数量非常可观,众多的旅游景区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基础。
4.国家、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的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大量的文件或政策规范与支持体育赛事旅游的发展。如2016年5月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以上各类文件都对体育旅游或者赛事旅游的发展提出要求和实施指导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巢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促进环巢湖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
(二)劣势。
1.可用旅游资源分散、缺乏影响力。
虽然环巢湖旅游资源数量较多,但是资源较为分散,如巢湖市的紫薇洞、郁金香高地、东庵森林公园分布在巢湖市的北边、东边、南边,相互之间距离较远。而且单个资源的总量都不大,游客游览的时间都会比较短,难以形成影响力,对顾客的吸引力有限。
2.水资源污染较重。
巢湖及周边区域水资源丰富,可以开展大多数水上项目,是环巢湖体育赛事资源的特色,然而由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利益,大量工业污水排入巢湖,还有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的流入,加剧了巢湖水面的污染,即使近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污染治理,但是水质还是属于Ⅴ类水,呈现中度污染和呈轻度富营养状态[4],影响体育赛事的举办和开发,使环巢湖水资源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体育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地处中部,地方经济薄弱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现有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布局不合理且略显落后。能够承办大型赛事的体育场馆较少,与体育赛事旅游相关的产品较少。
(三)机遇。
1.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
当时的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8月批复同意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区试点,其中与体育旅游相关的“中国康体养生”示范区和“国际休闲运动旅游”示范区将引领安徽体育旅游的发展。
2.行政区划调整。
2011年8月,国务院通过区划调整将原地级巢湖市的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巢湖水域整体纳入合肥市。另外,环巢湖居民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提升,如2018年,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都有较大提高,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7%、17.3%,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59处[5],给环巢湖体育赛事发展带来管理和经济支持。
(四)挑战。
1.社会对体育赛事旅游需求的变化。
体育赛事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种类,受到爱好者的追捧,体育赛事旅游的主要动机有观赏需求、社交需求、压力缓解需求[6](26-30),旅游者在此类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追求更高的需求,如体验性需求。近年来马拉松比賽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众多旅游者不满足观赏的需要,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在体育赛事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旅游者从观赏性需求向参与性需求的转变。
2.现有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
体育旅游产品结构指市场存在的体育旅游产品种类及其构成[7](78-82)。目前,环巢湖区域最主要的体育赛事旅游是马拉松比赛,有环巢湖国际马拉松比赛、大圩国际马拉松比赛等,比赛主要围绕马拉松项目开展,与国内其他省市开展的马拉松赛相类似,同质性较强,呈现出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的特点。
3.环巢湖各地政府缺乏协同开发机制。
由于原巢湖市和庐江县的加入,目前环巢湖包括肥东县、包河区、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共五个县市,很多比赛都是围绕环湖进行的,涉及多个县市,不同县市之间的协调难以进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项目的规划上同样存在此问题。目前只有合肥市旅游局和体育局对体育赛事旅游有管理权,没有更高层级的政府部门负责协调与督导,缺乏协同开发机制。
二、环巢湖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策略
在基于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及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环巢湖体育赛事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强化政府主体责任。
体育赛事旅游的资源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培育与扶持,促进体育赛事旅游资源开发的政府支撑政策包括规制性政策、选择性政策、引导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8](69-73),政府可以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开展支持。如,在国家现有政策和法规的框架内,给予体育赛事旅游企业在土地、资金和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体育与赛事旅游的融合发展;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中心,兼顾体育赛事旅游的功能区建设需求。
(二)增强宣传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在当今体育赛事旅游产品众多的年代,规范、有吸引力的体育赛事旅游产品会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如何宣传环巢湖现有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是除开发外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合肥国际马拉松赛是国际金牌赛事,巢湖市承办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合肥市承办中日韩围棋对抗赛等知名赛事,由于宣传力度较小,社会影响力一般。政府部分和赛事举办企业都有将优质的体育赛事宣传推广的责任,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和电视、网络等立体媒体进行推介,打造地方体育旅游品牌,塑造区域体育赛事旅游的良好形象。
(三)开发特色体育赛事旅游产品。
旅游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同时体育赛事旅游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给体育赛事旅游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但是出现诸多同质化产品,如马拉松跑项目。在此背景下,打造环巢湖体育赛事品牌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途径。合肥国际马拉松赛、环巢湖自行车赛等赛事逐渐被大众知晓,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在拓展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塑造精品旅游项目,应该突出环巢湖的山体资源、水上资源和温泉资源,打造知名的水上运动、体育健身和温泉养生健身项目。
(四)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体育旅游对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要求[9](18-19),对人才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掌握旅游业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掌握体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普通高等本科学校专业目录中还没有体育旅游专业。目前从业人员以旅游管理专业或者体育专业为主,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旅游推广、服务等方面同样存在缺陷,因此,旅游企业需要和专业院校联合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保障体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3]。
参考文献:
[1]张苗苗.吉林省冰雪休闲体育旅游发展SWOT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8(4).
[2]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环巢湖旅游资源调查报告[R].2013.
[3]杨叶红,吕君丽.环巢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4]安徽省生态环境厅.2018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R].安徽省生态环境厅,2019.
[5]合肥市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tjj.hefei.gov.cn/tjnj/2018nj/index.html.
[6]王凯,朱奕.体育赛事旅游动机对观众赛事满意度和赛后行为意向的影响——以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32(3).
[7]艾显斌,兰顺领,高洁.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8,40(2).
[8]马向文,郭戈,苏振男.我國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1,32(2).
[9]赵晓莉,刘伟言.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必要性探析——以“大西安”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与不足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0(4).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环巢湖旅游互动研究,项目批准号:AHSKQ2016 D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