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成 ,王耀荣,魏美清 ,张海军 ,许 伟 ,祝莺莺,杨 艳
(1.华池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华池 745600;2.庆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庆阳 745000)
羊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烂肺病”。该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传染性非常强,可由空气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感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华池县山羊中发病率较高,绵羊感染较少,但是近年来发现本病在湖羊中也存在流行和传播现象,本起疫病湖羊感染率、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临床表现为普遍高热,伴有咳嗽、气喘、拉稀等症状,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发病。病死率达到20%~60%, 严重地影响到养羊经济收入,给养殖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发病羊只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剖检、病因分析、实验室检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诊断与处置过程介绍如下。
2019年10月,由甘肃省一家养殖企业以投母还羔的形式先期投放该合作社湖羊基础母羊200只,10 d后又投放湖羊种公羊25只与其,他基础母羊分圈饲养。投放的种公羊在7 d后出现拉稀、咳嗽、高热、食欲不振、流鼻等症状,个别严重的羊只排血样粪便。发病期间,畜主请当地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用抗菌消炎药物静脉注射,经过7 d治疗无效,死亡8只,同群4只种公羊和临近的80只基础母羊舍也有12只出现同样的症状,在经过乡镇畜牧兽医站多日治疗无效的时,华池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疑似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并采集病料送实验室做进一步诊断。
技术人员从羊只来源、饲料、饮用水、周围环境、发病期间用药、治疗效果、发病时间、发病状况、饲养管理、易感动物分布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掌握羊只的免疫、发病、诊疗、病理剖检等情况。
发病羊表现不食或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严重消瘦,畏光流泪,体温39~39.5℃;间歇性咳嗽呼吸不畅,部分羊腹胀、腹泻;发病初期流清鼻涕,后流黏浓性鼻液;病羊眼睑肿胀,有脓性分泌物;濒死时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5~7 d死亡。
现场解剖的3只病死羊症状基本相似,其中2只小肠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有少量充血、出血,大肠充血,切面有黄色渗出液; 两肺高度气肿,呈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前缘呈对称性“肉样”变,胸腔内有大量胶冻样黄色积液,肺部与胸腔严重粘连,肺门淋巴结呈增生性淋巴结炎,气管有出血点,胸膜变厚而粗糙;心包积液,有出血点;肝充血、稍肿,胆囊肿大,胆汁充嬴;肾脏充血肿大,肾表面有块状或点状出血。
采集5只发病山羊血液样品各5 ml,分离血清后用山羊支原体肺炎M0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严格按照实验室诊断无菌采集12只病羊肺脏组织、胸腔积液、咽拭子进行常规染色镜检,发现革兰氏不能将致病菌很好着色。然后用吉姆萨染色,着色明显,呈现多种形态,如杆状、丝状、球状的致病菌,颜色呈现淡紫色。然后将病料划线接种到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7℃持续培养5 d左右,在培养基中产生出细小中间凸起呈煎蛋状的致病菌菌落。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羊支原体肺炎。
首先对发病的所有种公羊进行隔离饲养,然后对基础母羊群中出现流鼻涕、咳嗽、发热、拉稀等症状的羊进行隔离,同时对没有症状的68只基础母羊也进行隔离饲养。
病死羊深埋无害化处理,清除粪便并对被污染的羊舍、场地、用具、垫草、粪便等用1%的强力消毒灵或1%~2%烧碱进行彻底消毒和无害处理。羊舍、场地、用具每天消毒2~3次,连续消毒2~3周。
有针对性地进行抗菌消炎和清热解毒,及时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中药扶正,紧急免疫提高整体免疫力。
西药治疗首选30%替米考星注射液肌肉注射和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钠与板蓝根注射液混合对所有出现症状羊只进行交替使用,每公斤体重0.1 ml。同时利用电解多维、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按照100 g兑水100 L,对全场羊只进行饮水。中药治疗对出现症状的所有羊灌服清瘟败毒散和健胃散。采用以上方法治疗5 d后病情明显好转,治疗过程中死亡种公羊1只,基础母羊1只,之后全场趋于稳定。
对全场羊用肺必应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引进的种羊和基础母羊疫苗注射不全是导致这批湖羊发生支原体肺炎发生的主要因素。供羊公司在收购农户羊只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合同执行,为了短时间内供齐数量,对羊只的健康和免疫抗体把关不严。该批羊在购进时供货方方未提供相关检查报告;羊只健康状况仅凭肉眼临床观察,未进行病原学检测,引入后也未做相关疫病检测,由于发病迅速,当地也未进行羊支原体肺炎等疫苗注射。因此,可以推测该批羊是从不同养殖(场)户中收购的,羊群中存在隐性感染支原体肺炎的病羊或耐过的带菌羊,从而导致疫病传入。
该批羊到华池县已经是10月下旬,北方天气开始降温,早晚温差达到10℃,在运输途中和落地连续出现阴雨天,同时落地以后未及时采取保暖和抗应激措施,加之运输途中挤压、饥饿、劳累等因素导致羊只短时间掉膘,抵抗力下降也是诱发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最终引起该批羊支原体肺炎发生。
企业供羊时未提供支原体检测报告,同时羊只落地后也未进行检测,引入病羊的可能性较大。
本场虽是新建场,但是后面引进的25只种公羊不该与先期引进的200只基础母羊同场饲养。
该养殖场属于新建场环境污染引起疫情的可能性不大,并且首发病例是种公羊,然后在临近羊舍发生同样症状的病例,属于输入性疫病。
根据发病季节和气候环境以及运输条件也是诱发该病发生的几个最基本的原因。运输过程中出现阴雨天,并且已经到北方地区降温季节。交叉感染,诱发该病的条件都具备。
通过调查该群种羊是省内某公司从不同地区农户中收购的(依据耳标号判断),来源比较复杂,疫苗注射不全面,特别是支原体肺炎疫苗从来没有注射过。同时经过对随车检疫合格证明附件可以看出该公司只提供小反刍兽疫和布病抗体检测报告,在引种前未进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检测。种羊引入后除做三联四防一种疫苗免疫,未进行过任何免疫。
本起疫情是羊只调引引起,因此要加强羊只调引监管工作,养殖场户调引购羊时必须查看产地检疫证明,了解羊只免疫、疫病监测情况,羊只引进后必须严格执行隔离观察制度,防止引入病羊和带菌羊。
对症状较重的病羊只做清热解毒和抗菌消炎治疗,效果比较差,部分羊未来得及治疗就死亡,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