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0-03-03 06:06:13张国顺
关键词:无籽西瓜生物学科西瓜

张国顺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这是生物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点。教师应该找准生物学科中的德育点,通过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来不断彰显生物学科带给人们的魅力。因此,教师应该寻找德育的切入点,将知识点与德育点联系在一起,不断挖掘其在生物教学中体现的方法,并能够不断地付诸实践。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高中生物课程里面有着很多相关的科学技术,以及与生物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教师在教授学生生物内容时,也可以向同学推荐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这样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学生个人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注重将德育知识和课文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二)创新教师教学方式

生物老师是学生生物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将生物课本里的知识点同德育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学科育人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语言和行动来引导学生。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做辅助,为学生答疑解惑。比起枯燥难懂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图文的教学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在上课前还可以提前准备相关或者类似的实验视频。做实验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事情,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视觉上的感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书本上的小实验,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可以使教室气氛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使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具体,也能够让同学们充分发动自己的思维,引发他们丰富的联想,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三)体现生物学科的魅力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学生常常会陷在盲目解题的死学习的境地。学生每天都处在一个学习压力很大的环境中,德育的缺失是很严重的,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书本知识上来,没有空余的时间来进行德育。因此,教师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渗透一些德育内容来缓解学生紧张的压力,使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以外,也能收获一些人生道理,让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过程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不断进行整理和揣摩,在落实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运用到课堂中来,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书上的内容,还要学会将生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来,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通过不断学习和引导,学生就会体验到生物课程带给自身的吸引力。在生物学科里面渗透德育,将知识与德育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也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二、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在教材中寻找德育点

生物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讲解方面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点,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德育点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一些内容和实例来做解说。对于高中德育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教学,教师要有明确的体系和规划,能够把课程中蕴含的德育知识与生物教学的体系进行一定的整合和梳理,让高中学生能够对于德育目标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生物学科中的知识点和德育内容的渗透点,让他们能够对德育知识和生物知识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和区别都清晰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理解。

(二)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

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感兴趣最关键的人物便是老师,如果老师的个人魅力很独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这个老师的课程也会受到学生的关注和喜欢。生物是一门较难的学科,有很多需要熟知和记忆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方式要创新,教学方式要有趣。一个幽默的老师可以让课堂气氛变得格外愉悦,学生学得开心,知识也会记得更牢固。当然,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更明确,更轻松,学得也更开心。当然,在生物教材里面也有很多的德育点,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将教材中的德育点进行分析和运用,并与生物知识内容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加深对德育的理解,体会科学育人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这节课程时,学生对于本章的内容是非常感兴趣的。比如其中有一节是讲到无籽西瓜的培养过程,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夏天到了,西瓜是我们在夏季最离不开的水果,你们在生活当中都见过什么样的西瓜?”西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水果,因此学生会积极地回答老师:“我吃过红瓤的西瓜。”也有的学生会抢着说:“我还吃过黄瓤的西瓜。”这样的提问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引出接下来的课程:“那么同学们,你们吃过无籽西瓜吗?”无籽西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常见,无籽西瓜对于爱吃西瓜的人来说就是一大福利。这时有的学生会说,那么无籽西瓜是怎样培养出来的?教师回答:“无籽西瓜是由瓜子培养出来的。”这时学生就会感到好奇,它被称为无籽西瓜,那么它的瓜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当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就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这时教师再做解释:无籽西瓜是由瓜子种出来的,不过这个瓜子不是无籽西瓜的瓜子。正常的西瓜是二倍体,而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染色体就会正常复制而不分化。无籽西瓜的种子是自然的二倍体西瓜跟经过诱变产生的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里的种子。

(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生物学科的内容比较困难,有很多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会选择放弃。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生物教育的时候,也要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例如,在生物试卷里面会有一些较难的大题,学生在遇到这些题目时往往没有认真钻研,便放弃了解答。这也是因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做题过程中,每每遇到困难,便会寻求教师的帮助和解答,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不会自主学习,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而是去寻求帮助。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没有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还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生物中的一些实验和问题,要学会自我探究和自主学习,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众多题中遗传题比较有趣,也是抢分题,所以学生要将遗传类题型牢牢地掌握。实验要一道道地学习,对于不同的过程和结论,要及时地查阅资料或者咨询老师。学生除了要多看书,还要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就是准备一个生物备考本,内容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自己经常犯错的地方,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平时遇到的比较新的题型和思维方法。信息题其实大部分答案都在题目里,细心一点,找到隐含信息并不难,所以要多看书本的实验,要多做题。因为有些知识点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实际上知识之间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适时归纳总结,梳理出思维导图,才能更好地掌握。和数学、物理相比,其实生物的学习更加容易,只要你把知识整理出来,梳理知识脉络,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抓住其中的重点,生物学习就会变得很简单。学好生物一定要细读课本,因为高考生物的所有考点,均来自课本。不是大概懂了就行,一定要深入,仔细分析每一张做过的试卷,对应地把错题积累到错题本上,以便日后的复习,还要多看多记教材中的知识点。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也会使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

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他们要面临的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

猜你喜欢
无籽西瓜生物学科西瓜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生物学科思想再认识
中学生物学(2016年8期)2016-01-18 09:08:15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