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斐
(漯河市考试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0)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类慈善组织机构、慈善人士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以青少年群体为参与主体的慈善活动也在逐渐增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面对这一未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各级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慈善意识现状,梳理青少年慈善意识的发展脉络,分析青少年慈善意识中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探索并采取立体化多角度的教育培养方式,提高青少年群体的慈善意识水平,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助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青少年慈善意识的萌芽、培育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助援建中,学生群体作为灾后救援的一个重要力量,为地震灾区的重建贡献了财物、时间和技能,这一突出表现吸引了许多媒体和广大民众的关注,慈善意识受到学校和教育者的重视。经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有社会责任感,对慈善有基本的认知,能够较好地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中去,但是青少年在慈善意识、慈善参与、慈善行为方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地认识青少年慈善意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
1.青少年慈善意识薄弱化
慈善意识薄弱化,是指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在积累的深度上存在不足,这也是青少年慈善意识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薄弱化的现象一方面体现在青少年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复杂混乱,有的从自身角度出发,还有的是因为群体压力的原因;另一方面在慈善观念上有偏见和误解,在慈善责任主体认知上和慈善受助观念上存在着不正确的观点,比如一部分青少年认为慈善责任主体是国家政府或者有钱人,在自身遇到困难时不愿意接受慈善援助,认为这是一种羞辱。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反映出青少年群体的慈善意识基础薄弱,没有培养建立良好的慈善意识。
2.青少年慈善参与被动化
慈善活动参与的被动化,是指青少年在参与慈善活动时,对慈善活动的关注度低,主动性、积极性不足。一方面,青少年群体不能主动关注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和慈善活动的开展,信息来源局限于老师和同学;另一方面,个人直接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较低,主要是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参与,个人很少直接参与。
3.青少年慈善行为单一化
慈善行为单一化,是指青少年慈善参与行为方式主要是财物捐赠,这与参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有关。一方面,青少年参与慈善活动的类别少,大多集中在重大灾害的救助、重病同学的捐助和支教这几方面,涉及的范围狭窄;另一方面,参与慈善活动的行为方式浅层化,都集中在捐款捐物或是单纯的帮助活动上,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群体优势在这些慈善活动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青少年的慈善意识现状的形成离不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影响。
慈善救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慈善的道德教化功能,倡导有恩必报、知恩图报,这些思想不利于建立平等关系下的现代慈善意识,对我国现代慈善意识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弱势群体不能大方接受慈善救助。只有正确树立现代慈善意识,帮助者与被帮助者才能形成慈善平等心态。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组织发展情况相比,我国慈善组织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程度不高,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慈善活动的组织流程还不成熟,慈善事业的发展空间不足,这些都影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和全社会慈善意识的建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慈善活动形式呈现以慈善募捐为主的单一化现象,缺乏慈善活动参与形式的多样化。
1.学校慈善意识教育缺失
第一,慈善意识教育不完善,存在碎片化、机械化、临时性等问题;第二,对于青少年慈善活动的行政干预以及经费支持有所欠缺,程式化的慈善活动不能吸引青少年的参与兴趣,缺乏生动的宣传。
2.对于青少年群体特点的把握不足
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网络对他们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学校对青少年网络慈善的关注不够,研究不足。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引导,网络世界的非理性、无责任环境会引起青少年对慈善产生偏见和错误认识,从而影响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培养。[1]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呈现出对于孩子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2]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孩子不能正确控制自身情绪,更不能很好体会他人的情绪,无法培养乐于助人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慈善意识;另一方面,父母不规范自身的言行,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的道德意识养成造成负面的影响。
1.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慈善氛围
针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慈善事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又融合国际经验的中国慈善事业新局面。[3]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慈善思想融合到一起,树立大众慈善意识,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与氛围,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这样,慈善事业必然可以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强化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助推慈善组织健康发展
不断强化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就是要改革创新慈善组织的管理模式和扶持方式,积极培育和扶助慈善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国务院机构改革目标要求今后成立社会慈善组织,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4]国家着重培育发展慈善类社会组织,加大地方立法调研,探索制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或政府规章,在慈善组织的管理上坚持积极引导发展、严格依法管理的原则,促进慈善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推进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学习其他国或地区的先进经验,加强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在我国社会转型与体制、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让改革与创新成为慈善组织的发展方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改进组织运作方式,加强透明化的慈善资产管理,尽可能扩大慈善活动的成效,切实提高慈善组织资源动员能力和慈善活动策划运作能力。第二,要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一方面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制度建设,在慈善组织的公共责任、资金使用、募捐信息、善款使用、治理方式等各项工作上建立科学严谨的制度,强化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5];另一方面要增强慈善组织运作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把慈善组织的规章制度、财务收支、项目运作等工作明细向公众公布,做到公开透明,积极配合社会公众和社会媒体的监督。
1.引进慈善意识教育,加强校园慈善环境建设
慈善教育可以分为感恩教育、勤工俭学、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慈善典型案例教育。[6]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文化的中心,改进和完善慈善教育也是德育教育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引进慈善意识教育就是要把慈善意识教育引入课堂和校园,将慈善意识教育与感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校园中将慈善意识教育与社团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校园慈善环境建设就是要创新慈善活动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好青少年的主体作用,提高青少年参与慈善活动的兴趣,慈善活动的组织更贴近青少年现实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入手:首先,在组织校园慈善活动时,结合青少年不同的知识技能特点与成长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慈善实践活动,吸引青少年群体参与,增强慈善活动的效果;其次,在青少年慈善活动中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吸引青少年关注慈善事业,提升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影响青少年的慈善观念,树立慈善意识;最后,从青少年的关注热点和兴趣入手,将时尚元素、网络元素融入到校园慈善意识教育中去。近些年的慈善活动经验表明,网络上带有时尚元素的慈善活动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吸引他们积极参与。[7]让校园慈善意识教育贴近青少年的生活,使他们把慈善活动看成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看作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这种做法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校园慈善活动中来,让他们在慈善活动中体会到快乐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少年的慈善意识水平。[8]
2.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建立校园慈善教育机制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慈善事业的整体发展已趋向成熟,有较大的规模和完备的体系,借鉴国外在慈善意识教育培养上的经验,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我国校园慈善意识教育培养。比如,通过收集整理美国在校园慈善教育上的理念和措施,可以发现,美国校园慈善教育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上和慈善活动组织上有许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美国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中,明确规定学生做慈善义工的时间对应相应的学分,没有完成规定的慈善学分则无法按期毕业。同时,美国的大学入学招生时,除了把SAT或ACT成绩和中学阶段GPA成绩作为重要标准之外,还会注重报考学生参与慈善活动情况,并将其列为一项必要的招生标准,优先录取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学生。[9]此外,受聘人员是否经常参与慈善活动,成了一些国际500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将慈善行为与慈善意识结合起来。慈善不再是书本上、思想上的知识,而是实际中需要做的事。[10]
《孔氏家语》记载:“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孩子是父母道德行为最直接的观察者,父母平时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教育方式都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父母经常带孩子一起参与慈善捐赠和志愿活动,那么他们长大以后也会积极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去。同样,父母以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给孩子树立榜样,也会使孩子具备慈善意识。
青少年决定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的慈善意识不仅对我国慈善事业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培养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结果,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才能全面提升慈善意识教育的成效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