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述评

2020-03-03 22:58
关键词:文艺思想少数民族文学

杨 晓 彩

(忻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古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是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应既注重汉文化、汉文学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也注重少数民族对汉文化、汉文学的影响,同时还应重视少数民族文学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学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各民族文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但古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目前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有些民族文学关系研究较深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他一些民族关系研究,目前正逐步展开。下面将分而论之。

一、关于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学、汉文化的研究

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汉文学的研究可追溯到1949年前。林传甲在《中国文学史》中专辟《五胡仿中国之文体之关系》讨论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汉文学问题,文曰:“豹之子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羌羯种人。旧无文字。不得不因中国之文而用之。”(1)林传甲.中国文学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128.这无疑显示了林传甲超前的学术眼光和学术视角。又有《辽金文体至元好问而大备》云:“及太宗入汴。取中原汉唐以来之图书礼器。……至于耶律之族。庶成孟简之伦。亦明于汉文之体焉。”(2)林传甲.中国文学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147.这些论述都说明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汉文学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汉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史》以及南北朝文学、辽金元文学研究中。这些通史或断代史在论述文学发展流变的过程中,提及或论述了此关系。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是以下两种:其一是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3)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82-194.中,论及各民族文学关系之处很多。在《辽金文学》一章中论述了契丹族接受汉族文学,当然也提及了契丹文化为汉族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其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600-614.中也多有论述民族文学关系的文字。在《辽金文学》一章中写到金代文化、文学,既指出少数民族与汉文化文学的关系,也指出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

综观新时期以来古代文学各民族关系研究及相关作家的研究,可谓繁盛。我们在此采取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原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作家来论述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化文学之间的关系。

(一)古代维吾尔族作家

郝浚、陈效简在《古代维吾尔作家及其文学创作》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古代维吾尔作家,认为“维吾尔文创作队伍的出现,是维吾尔作家以自己的艺术劳动适应了对维吾尔历史、社会现实生活进行多方面反映的需要”,“维吾尔汉文创作队伍的出现,是维吾尔族人进入中原接受汉文化熏陶滋养的结果”。而在分析古代维吾尔作家的文学创作时,认为“一是要看本民族文学的创作如何接受民间文学的营养和影响;二是看本民族作家创作能力如何适应并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不断提高;三是要注重一个民族的文学现象和汉族的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5)郝浚,陈效简.古代维吾尔作家及其文学创作[J].文学遗产,1988(5):95-99.。这是一篇较早但又较全面论述古代维吾尔族作家及其文学创作的论文,因而弥足珍贵,特别是文中较为细致地分析了维吾尔族与汉文学之间的关系,颇具启发性。

(二)南方少数民族作家及其文学

相关论文主要有缪俊杰的《多元一体与民族特色——论西南地区兄弟民族文学与汉文化的关系》(6)缪俊杰.多元一体与民族特色——论西南地区兄弟民族文学与汉文化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1995(5):219.和刘亚虎的《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特质及其与汉族文学的关系》(7)刘亚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特质及其与汉族文学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1995(4):116-124.等。缪俊杰文把西南地区20多个兄弟民族文学作为全文重点,详细地阐述了西南兄弟民族的神话传说、史诗和叙事诗,并讨论了和汉文化的关系。接着,以白族、彝族、傣族为例说明西南兄弟民族的作家文学也有着相当的成就与影响。最后认为各民族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研究西南地区兄弟民族文学的成果并不多,特别是从古代梳理到现当代,时间跨度之长,涉及民族之多,此文实属不易。刘亚虎文则回顾了中国南方30多个古代民族的发展历程,高度概括出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质是“群体文化特质”,并历时性地讨论了南方各民族文学艺术与汉族文学互动互补的关系。这是一篇从文化视角深入探讨文学特质的论文,它不仅仅探讨了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尤为重要的是,它论述了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的互动关系,分析深入,观点鲜明。

刘亚虎另一篇论文《以大视野追寻各民族文学关系史》(8)刘亚虎.以大视野追寻各民族文学关系史[J].文学评论,1996(5):94.则是以南方各民族文学关系史为例来论述各民族文学关系史。这篇文章视野开阔,切入点恰当,以点带面而又论证深入,笔意纵横而又极具说服力,是一篇上乘之作。

祝注先的《先秦时代民族文学的交融及其少数民族的诗歌创作》(9)祝注先.先秦时代民族文学的交融及其少数民族的诗歌创作[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2):95-99.历数朱熹、沈德潜、梁启超对《越人歌》艺术水准的评价。这充分说明中华传统文艺思想离不开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吸收。祝注先并以许多少数民族反映上古时代的诗歌为例说明南方各民族有与汉族相类思维的创世史诗和对上古生活的描绘,它们受汉族影响或影响汉族文艺思想。这些古歌包括纳西族的《祭天古歌》、苗族的《苗族古歌》、傣族的《变扎戛帕》、黎族的《姐弟俩》、侗族的《嘎茫莽道时嘉》(《远祖歌》)等。

(三)蒙古文学

此时,出现了专门研究蒙汉文学关系的专著——云峰《蒙汉文学关系史》(10)云峰.蒙汉文学关系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57-100.。此书就元代、清代、近代700多年间的蒙汉文学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广泛的讨论。全书把蒙汉文学关系放在草原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中论述,深广厚实。在具体阐述蒙汉文学关系时,既涉及蒙古族文化对元杂剧、散曲发展兴盛影响的全方位探讨,也论述了蒙古族作家对汉文学作品的借鉴和学习。书中还评述了数十位蒙汉作家的数百部作品,既包括蒙古族用汉文创作的作家,也包括反映蒙古生活的汉族作家,以此来说明蒙汉深远而广泛的文学关系,史料翔实,厚度力度兼备。

二、少数民族间文学、文化相互影响的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间文学、文化相互影响的研究,早在1930—1931年期间,陈寅恪先生在《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一文中云:“考东西文字之蒙古旧史,其世界创造及民族起源之观念,凡有四类。最初者,为与夫余鲜卑诸民族相似之感生说。稍后乃取之于高车突厥等民族之神话。迨受阿拉伯波斯诸国之文化,则附益以天方教之言。而蒙古民族之皈依佛教者,以间接受之于西藏之故,其史书则掇采天竺吐蕃二国之旧载,与其本来近于夫余鲜卑等民族之感生说,及其所受于高车厥诸民族之神话,追加而混合之。”(1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15.这里的东西蒙古旧史关于世界创造及民族起源之观念,已经涉及民族神话的互相影响。

而到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日益引起重视并取得初步成果。关注的民族也突破了北方五胡、辽金等少数民族的局限,由北及南,地域渐广。代表性论文主要有:

赵秉理的《论〈藏格萨尔〉与蒙〈格斯尔〉的关系》(12)赵秉理.论《藏格萨尔》与《蒙格斯尔》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1):81-86.,就个案藏文《格萨尔》与蒙文《格斯尔》展开分析,这是一篇全面分析比较藏文《格萨尔》与蒙文《格斯尔》的论文,分析全面,结论令人信服,从此个案分析可见藏族文学与蒙古族文学深厚的渊源与千丝万缕的联系。

潘春见《歌墟源流──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歌场之比较(一)》(13)潘春见.歌墟源流——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歌场之比较(一)[J].广西民族研究,1995(4):81-90.一文则以壮族歌圩为切入点,详尽地讨论了壮族歌圩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兼及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歌场对比,考察其各自寓含的习俗含义及其深层原因,并借此分析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歌场之间的异同,以此说明它们之间的深层联系。这是一篇从壮族歌圩生发开去,说明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与文学联系的论文。以小见大,颇含深意。

张先堂的《敦煌文学与周边民族文学、域外文学关系述论》(14)张先堂.敦煌文学与周边民族文学、域外文学关系述论[J].敦煌研究,1994(1):54-63.,用大量篇幅论证了敦煌遗书所存各周边民族文学作品,及其所反映的敦煌汉族文学与各周边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之关系,并分析其中原因。认为与当时中原政局动荡不安、西部各周边民族纷纷割据独立、曹氏归义军积极妥善地处理周边民族政权有密切关系。此外,文章认为敦煌文学与域外文学亦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古代印度佛教文学,关系最为密切,是由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

另外,这个时期学界亦开展了专门针对少数民族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系统性的收集、考订、述评的工作,主要由中南民族大学祝注先教授完成的。他先后发表了《北朝时代鲜卑族的诗人和诗作》(15)祝注先.北朝时代鲜卑族的诗人和诗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6(3):42-49.《金代女真族的诗歌》(16)祝注先.金代女真族的诗歌[J].北方文物,1988(3):61-66.《异材并出的唐代内地少数民族诗人》(17)祝注先.异材并出的唐代内地少数民族诗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8(4):25-32.这类断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具体考述,而且还有《历代少数民族妇女诗词概说》(18)祝注先.历代少数民族妇女诗词概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67-71.《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诗歌史研究断想》(19)祝注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诗歌史研究断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68-73.等对少数民族文学总体概述。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研究,由点及面、由部分到整体,由断代考察到诗歌史整体设想,祝注先始终走在前列。

三、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21世纪以来,是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全盛时期,也是突破时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相应提高;研究方法自觉运用民族学、哲学、宗教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多观念、多方法综合研究,各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也因此而全面、客观。相关论文、论著数量大幅增加,质量全面提升。

(一)民族文学关系之宏观研究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系列从宏观角度、历时性、共时性等大视野、大角度把握民族文学关系的论著、论文,其中《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就是标志性的成果之一,下面分而论之。

1.代表性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郎樱、扎拉嘎先生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托研究重大项目成果——《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不仅分析细致,论证缜密,而且包纳民族最多,涉及作家作品也最多,条分缕析,旁引曲证,令人信服。比如在“少数民族口头神话与汉文文献神话 ”一节中,引用大量文献和出土文物比较论证了伏羲女娲、射日神话、盘瓠神话、盘古神话、竹王神话等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分析女娲和洪水有关时,指出:“南方各民族具有丰富的洪水兄妹婚神话,苗、瑶、壮、侗、布依、毛南、仏佬、黎、白、傈僳、拉祜、纳西、哈尼、基诺、佤和高山等民族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流传。”(20)郎樱,扎拉嘎.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75.详细叙述了苦聪人《创世歌》、彝族《查姆》、黎族《褪祷路》、纳西族《创世纪》等相关情节,指明洪水是由动物造成的,此外还有“《苗族古歌》、瑶族《盘王歌》、壮族《布伯》、布依族《赛胡细妹造人烟》、侗族《祖先从哪里来》、土家族《摆手歌》等叙述人间的英雄与雷公雷婆斗智斗勇,擒住雷公或雷婆又让其逃脱,雷公或雷婆为了报复而发大水”(21)郎樱,扎拉嘎.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76.。真可谓材料翔实,说服力强。尤其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神话的广泛搜集与旁征博引,尤为难能可贵。而此特点,已成为本著作的鲜明特色之一,全书俯拾即是,不一而足。

重要的是,《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绝不是材料的堆积,而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展开逻辑严密而层次清晰的论证,以此来说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唯表现为汉族文学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而同时也必然包括少数民族文学对汉族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在《南方民族的廩君、九隆、竹王神话》一节中,论及竹王神话时,书中细致梳理竹王神话流传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它对汉民族文学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学影响交流的过程。

这样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灵活的研究角度的体现。以往的民族文学史研究,通常是局限于一个民族内,仅仅研究一个民族内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民族文学研究史成为这个民族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历史编年史。而《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显然已经突破了这些局限,它把中国各个民族纳入观照范围,关注民族杂居状态下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个影响包括的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审美要求、社会意识甚至采风等活动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关注范围广,关注层面多,而思路更加开阔。这种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为撰写总体文学史提供了范本,而且为各语种文学史和分民族文学史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高度。

新思路、新方法体现在《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整本书中,在“先秦至唐宋卷”“元明清卷”上下两卷中随处可见,不是仅仅局限于先秦秦汉这一段。比如《屈原与楚辞》《南诏大理国多民族文学关系》《唐宋时期西域各民族文学关系》《接受群体之结构变化与文学的发展——论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赤雅〉——南方少数民族文学魅力的生动写照》《满汉文化交融的结晶——〈红楼梦〉》等等,都是立足分析两个民族的相关作品、相关作家之间影响关系的基础之上,着力分析这些关系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关系的文学史意义,得出了极具说服力的结论,特别是突出了各个民族文学的个性。极富创新性和超前性,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浓郁的正统观念和民族偏见,使得相关反映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的文献资源相对匮乏、分散,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也随之相对薄弱、艰辛,而郎樱、扎拉嘎《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正弥补了此中不足。毋庸置疑,他们进行的不懈努力和深入探索,必将推动单一、狭小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走向开阔与多元化,必将为中国文学史研究带来历史性的革命。

陈岗龙的《蟒古思故事论》(22)陈岗龙.蟒古思故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5-333.,就内蒙古东部的蒙古族中流传的“蟒古思”英雄故事做了全景式的、立体的、全面的考察,通过大量文献和田野调查手段,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神话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蟒古思故事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论述,对蟒古思故事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最终清晰地勾勒出了文化变迁与蒙古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蟒古思故事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此外,这部专著的意义还在于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的范畴和文本层面上,而是灵活运用了非口头传承的许多文化事诸如宗教仪式和象征符号等口头传统,并细致考察和生动描写了其中错综复杂的文化联系,诸如藏传佛教护法神雕塑、绘画唐卡和“羌姆”舞蹈等表演艺术,以及焚毁“梭”的宗教仪式、“灵噶”等毁敌巫术,这无疑扩大了口头传统或者民间文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对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文学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此外,李炳海的《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23)李炳海.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119.强调中华民族形成由少数民族汉化和主体民族胡化两种方式构成,民族融合双向交流、相互渗透,对古代文学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考察全面,穷本溯源,透彻深入。

扎拉嘎的专著《比较文学: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清代蒙汉文学关系论稿》(24)扎拉嘎.比较文学: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清代蒙汉文学关系论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184-284.,也是我国古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新成果之一。本着在论证分析蒙古族古代长篇小说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研究了清朝蒙古族和汉族的文学关系,揭示出汉族文学作品翻译成蒙古文时的规律和本质关系。

刘亚虎等的《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25)刘亚虎.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51-340.把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文字形式和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依据各种相关文献,说明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资料丰富,文献翔实。特别是从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角度阐述了中国南方各少数民族文学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演变过程,揭示出“双向交流”和“互动影响”的规律,把握住了民族文学关系的深层发展动因。

关纪新的专著《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26)关纪新.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它从民族文学关系的角度切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使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的历史和研究图景变得相对完整”(27)罗宗宇.中华各民族文学走向成熟的新探索——评《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7(4):123.,特别是“它对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把中华各民族文学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动互补关系的认识推上了新的台阶”(28)韩伟,张颖.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深化与突破——评关纪新《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3(6):114.,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

以研究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为中心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查洪德的《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29)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M].北京:中华书局,2005:38-49.,著作以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人心态与精神风貌为切入点,探讨对其诗文创作的影响,指出元代多民族融合是形成元代文化的融通趋势和学术的兼容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胡传志的《宋金文学的交融与演进》(30)胡传志.宋金文学的交融与演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是一部全面展现宋金文学交融课题的巨著,详细地探究了两个民族之间文化的碰撞与文学的交融。著作不仅关注学界关注度较高的文学现象,比如少数民族文人元好问;而且还勇于就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研究,比如金代文学对于南宋文学的意义等问题,极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作者完全摒弃了传统华夷之辨的局限,把金代文学摆至与宋代文学平等的地位,客观而公正地审视其历史地位和文学意义。

薛瑞兆的《宋金戏剧史稿》(31)薛瑞兆.宋金戏剧史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5:323-336.,此著作分别论证宋代杂剧、南曲戏文、宋代戏剧文化、金代院本、金代北曲、金代戏剧文化等,尤其在十一章《金代戏剧发展的社会原因》中,十分详细地探讨了民族交融对金代戏剧发展的影响及意义。高益荣的《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32)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38.,第二章《冲突与融合———元杂剧繁荣原因的文化透视》,把元杂剧置于元代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中,用文献资料作为支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认真的考察,全面探讨了元杂剧文化精神的形成原因。

2.代表性论文

关于研究各民族文学关系的论文,最具有建设性的是汤晓青先生的《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文章高屋建瓴地提出:“发展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编写出数个少数民族的文学史或文学概况,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编写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的面貌将为之一变。”(33)汤晓青.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33-137.明确了从族别史到关系史再到多民族文学史的研究路径,总结了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关注的几个问题。这既是一篇全面总结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现状的论文,也是一篇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的理论文章。其深远意义,自不待言。

关纪新的《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谫论》(34)关纪新.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谫论[J].民族文学研究,2006(1):53-58.则从宏观角度论述了整个20世纪的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的承接转变,既理清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学关系,也指明了21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方向。文章有理有据,举例充分,论证严密,是一篇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佳作。

姚新勇的《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转型期中国文学与边缘区域及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研究”导论》一文则极富思辨意义地指出:“中国多族群、跨地域、多样性的文学,的确是在‘寻找’这个共同的主题下,发生着盲动的碰撞和切切实实的命运互动。”(35)姚新勇.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转型期中国文学与边缘区域及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研究”导论[J].南方文坛,2010(3):61-65.此外,吴道毅、李翠香等分别论述了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学思潮演进与民族文学的关系等。

(二)民族文学关系之专题研究

除了宏观地、整体性地研究民族文学关系之外,这个时期大量专题性、微观性的研究论文亦遍地开花,成果显著。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

郭文庭、周伟洲的《唐代文学视野中的西北民族关系研究之意义与局限》(36)郭文庭,周伟洲.唐代文学视野中的西北民族关系研究之意义与局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6):20-23.,全面细致地梳理以唐代文学为视点的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成果,涵盖20世纪近百年的研究历史,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专题的、微观的研究居多,综合性的、宏观的研究偏少;部分研究成果角度较新,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等。总之,这是一篇关于唐代文学中西北民族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胡传志的《辽金文学与民族关系》指出辽金复杂的民族关系对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影响。一方面,少数民族加速汉化,“涌现出一批少数民族汉语作家,有的作家水平已经不逊于一般汉族文人”(37)胡传志.辽金文学与民族关系[N].光明日报,2003-01-29(4).;另一方面,汉文化也得到充实和改造,北曲得以兴起和发展,并且辽金文学雄健朴实、粗犷豪迈的风格也与北方游牧民族强悍勇武的民族个性密切相关。而民族歧视反而促使文人用文学表现民族与百姓苦难,取得辽金文学的最高成就。

于宏的《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论文学平行本质兼及扎拉嘎的学术研究》,则对扎拉嘎先生提出的“文学平行本质”做了细致的剖析,认为“他提出的‘比较文学——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这一颇具新意的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所作的学术研究,既是对比较文学的一次很有价值的理论补充,又是对我国各民族文学研究的一次深刻启发,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为我们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种颇有意义的范例”(38)于宏.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论文学平行本质兼及扎拉嘎的学术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0(3):57.。

龙昭宝的《试论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关系——以汉族和侗族为例》(39)龙昭宝.试论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关系——以汉族和侗族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1(1):114-117.以《孟姜女》《祝英台和梁山伯》等古代传说以及《三国演义》《杨家将》等历史小说在侗族地区的传播与改造,说明汉族文学在题材上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侗族文学的内容。在形式方面,汉族的诗歌和戏剧对侗族文学也产生了影响。反过来,侗族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汉族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论文举例翔实,极具说服力地论证了汉族文学和侗族文学积极交流、相互借鉴的关系。

此外,扎拉嘎指导的一系列博士论文运用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理论,先后对元杂剧、乌兰巴托版蒙古文译本《今古传奇》《青史演义》等作品与相关蒙汉文著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了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它们分别是:郝青云的博士论文《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40)郝青云.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以《北厢记》与《南厢记》作为比较核心,并兼及《窦娥冤》与《金锁记》《青衫泪》,与《青衫记》《伍员吹箫》《疏者下船》,与《二胥记》《裴度还带》与《还带记》《抱妆盒》,与《金丸记》等几组作品比较,认为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这是一篇细致比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差异的论文,认为游牧文化对元杂剧产生过深远影响,以此证实了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的影响。

莎日娜的博士论文《乌兰巴托版蒙古文译本〈今古传奇〉研究》(41)莎日娜.乌兰巴托版蒙古文译本《今古传奇》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在介绍乌兰巴托版蒙古文译本《今古传奇》的版本、在蒙古族地区的影响与传播、分析广泛流传的原因基础之上,对蒙古文译本与原著进行逐行逐句的比较,认为一方面,译者对于翻译难度大、不符合蒙古审美理想和文学传统的内容进行了删节和改写;另一方面,译者又对原著进行了扩展和增补,使之更符合蒙古族传统和审美观念。

包红梅的博士论文《论蒙古史传文学向历史小说的转型——〈青史演义〉与相关蒙汉文历史著作的比较研究》(42)包红梅.论蒙古史传文学向历史小说的转型——《青史演义》与相关蒙汉文历史著作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把《青史演义》与17世纪蒙古史传著作《罗黄金史》和《蒙古源流》以及汉文历史著作《元史》《续资治通鉴》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蒙古史传文学传统直接滋养了《青史演义》的生成,而汉族的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则是起到促进作用。

四、古代各民族文学文艺思想的交融与影响研究

查洪德先生总结其元代文学的经验方法时,认为20世纪的文学史研究受传统“意图伦理”(43)王元化先生《对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文汇读书周报1999-05-01):意图伦理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许多观念改变了,但这一传统未变。“五四”时期反传统反得很厉害,但意图伦理的传统却一脉相承下来。我那篇为《杜亚泉文集》作的长序,曾谈到1919年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时,蒋廷黻和杜亚泉曾就思想和态度问题进行了争论。杜批评蒋以感情和意志作为思想的原动力说:“先定了我喜欢什么,我要什么,然后想出道理来说明所以喜欢以及要的缘故。”这就是意图伦理.的影响太深,“很多成说,是在当时意识形态主导下,按照某种先验的观念推论出来的,而不是依据历史文献,从文献中抽绎、概括出来的。也就是说,有很多成说,是不‘真’的,缺乏真实的文献依据,而是一种主观的解读,不符合学术求真的精神”(44)查洪德.审视成说与学术求真——我们如何研究元代文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6(3):85.,故而,学术研究应以文献为依据,用客观实证的求真精神审视成说。其《元代学术环境与元代诗学的学术品格》一文即分析了大一统的“大元气象”及对多民族诗歌创作及诗学的影响,以反思一直以来学界对元代诗歌成就和诗学价值的质疑。他认为“元人之所谓‘大一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夸耀‘混一海宇之盛’;二是中原文化远被四夷,是文化之‘大一统’”。大元气象表现为多种文化的并容。各种族、各地域、其文化、其风俗、其文风,都在这“大一统”中兼容共生。……文化的大一统,大元朝文德远被,文化学术的多元相容,在诗学上有充分体现。其一,追求雅而且正之正大气象,依然是诗学之主导;其二,西域诗人群的出现,给诗坛带来新的气象,诗学也相应有新的思考;其三,尊重多样性,是元代诗学的显著特色(45)查洪德.元代学术环境与元代诗学的学术品格[J].北方论丛,2014(6):42.。查洪德先生重新审视学界贬低元代文学价值的论调,不仅描绘了元代“大一统”文化背景的特征,亦为从大一统的“大元气象”出发,研究元代多民族文学关系,尤其是少数民族文人群体、多民族文人圈文学活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就古代各民族文学文艺思想的交融与影响研究,张少康先生曾说:“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各民族文学和文学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是汉族和各兄弟民族文学和文学思想之间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才逐渐丰富,并形成了自己不同于西方的独立体系。”(46)张少康.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学思想的交流与融合[J].楚雄师专学报,1995(4):45-51.首先,我们的研究打破了以前文学研究以汉族文学中心论,将各民族文学放置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统一平台上。其次,在研究各民族文学创作、文艺思想关系的时候,不再强调汉语言文学对少数民族文学及其文艺思想单向度的交流,甚至是文化灌输。而是采用双向交流,交互影响的视角来阐释各民族文学及文艺思想交互共生的文化形态。从而将此项研究向更深层拓展。

(一)唐前传统文艺思想与少数民族文化

《礼记·王制》说:“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孔颖达疏:“五方之民者,谓中国也四夷也。”此四夷依《礼记·曲礼》乃指“东夷、北狄、西戎、南蛮”。东夷、南蛮的许多民族,如楚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融入汉民族。先秦文艺思想中的少数民族文化成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东夷文化与先秦文艺思想的交融

东夷民俗文化或思想——如东夷的太阳祭、祭祀尚声、灵魂归宿、丧葬习俗与楚辞文学思想的深刻联系。陈碧仙《〈九歌·山鬼〉和东夷文化之关系》(47)陈碧仙.《九歌·山鬼》和东夷文化之关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2):41-42.就指出东夷文化对《楚辞·九歌》中的《山鬼》的文化内涵和文艺思想有重要影响。

2.苗蛮等南方民族对中华传统文艺思想的贡献

南方苗蛮文化为先秦的文艺思想增添了许多浪漫的成分。而这些浪漫、热情、娱神的文艺因子正是以儒法为主的中原文化所缺失的。伍文义《论中国少数民族文艺思想》认为:“这些著作(上述南方各民族创世史诗)所反映的文艺思想,包括人类起源、自然万物生成、民族起源等的认识和解释。内容古朴,想象奇特 ,既有多彩的宇宙观、认识论,关于自然、社会的演化思想,也有种颇具特色的人生观、生死观、人性论、善恶观、伦理道德思想、美学思想,关于理想社会的描述、追求,以及宗教和鬼神观等等, 内容丰富, 它们是中华民族文艺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48)伍文义.论中国少数民族文艺思想[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2(3):54-55.

3.西戎和北狄文化与中华文艺思想

关于戎、狄、匈奴的民族渊源,学界多有论述。如沈鸿的《论先秦文学中少数民族使者形象》(49)沈鸿.论先秦文学中的少数民族使者形象[J].北方论丛,2006(6):1-5.通过西戎使者知书达理、不卑不亢的个性折射出其民族特色,同时也反映出民族融合的某些规律。胡传志的《北方民族对辽金元文艺思想贡献刍议》(50)胡传志.北方民族对辽金元文艺思想贡献刍议[J].文学遗产,2016(6):10-12.虽然以契丹、女真、蒙古等宋元时期的北方民族为论述对象,但是这些民族实际都属于西戎或北狄民族体系。所以其在与汉族文艺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本质上是相同的。据胡传志归纳,落后、野蛮的北方民族给中原文艺思想带来了新鲜血液。同时,在汉民族与这些游牧民族文艺思想交融的问题上,作者肯定了农耕社会汉族文人的文艺思想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形态,能够接纳北方民族的审美观,从而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进步。

(二)唐及以后民族文艺思想交融

唐代少数民族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早已为学界重视。龙成松的《陈寅恪民族文学研究述评》(51)龙成松.陈寅恪民族文学研究述评[J].民族文学研究,2015(6):81.从民族文学与比较文学结合、民族文学体制与形式的比较研究、民族神话比较研究、民族作家与相关文化的考察等几方面总结了陈寅恪对民族与文学关系的成就。最后,作者阐明了陈寅恪以唐代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关系为例的意义。既然“民族与文化”问题乃是陈寅恪先生治唐代相关问题的关键所在,且对古代文学的民族文学研究具有如此之大的影响,那么其自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人。较早注意到的学者是程千帆。程千帆在《致余恕诚》的信中曾说:“唐代文学是一座很大的富矿,到现在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开发,特别是文学与文化和政治的关系,陈寅恪虽提出唐代内乱与外患的连环性,这个题目在文学上的表现就很少有人涉及过。……三百年中,汉族与外族的矛盾和互相吸收,可钻研的地方似乎不少。”(52)程千帆.闲堂书简: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86.其后,余恕诚受程先生的启发,进一步阐明唐诗研究中应注重民族关系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案,余恕诚还在一些文章中对此问题做了多视角的探讨。

祝注先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继续深力挖掘。其先后发表了《唐代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诗人和诗作》(53)祝注先.唐代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诗人和诗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69-172.《清代白族、壮族、土家族的妇女诗歌》(54)祝注先.清代白族、壮族、土家族的妇女诗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107-109.等断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具体考述,对前期研究是补充和深入。而且还发表了《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诗歌载体形式综述》(55)祝注先.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诗歌载体形式综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79-83.等对少数民族诗歌综述性文章,并在总体概括中对各时期少数民族文艺思想进行论述,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艺思想相互交融与汲取。有部分学者从少数民族特性与文化被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吸收角度论述。胡传志的《北方民族对辽金元文艺思想贡献刍议》(56)胡传志.北方民族对辽金元文艺思想贡献刍议[J].文学遗产,2016(6):10-12.即认为,北方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字对“尚意气”的文艺思想,北方民族“壮伟狠戾”的音乐舞蹈之艺术趣味,汉语水平所限而趋向平易通俗的风格,游牧民族的奇风异俗为大众所接受等四方面是北方民族对传统文艺思想的贡献。而彭书麟、于乃昌等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57)彭书麟,于乃昌等.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则“结集了上自远古、下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约两千多年间,4个古代民族和44个今称少数民族的112位知名作者和53名佚名作者共370多篇文艺理论作品,共计100多万字。单说其所结集的民族之广、作者之众、历史之久、品类之多和规模之巨,在同类书中都是罕见的,填补了我国文艺理论研究史上的一种缺憾”。编纂者本着“多样统一”的基本原则,“使我们既看到中华民族文艺理论思想和审美意识的统一性,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艺理论思想和审美意义的丰富多样性”(58)钟敬文.检读《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J].民族文学研究,2002(3):23-24.。

总体看来,古代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学交往频繁,文艺思想也相互交融。而学界对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支撑并拓展了后来者对民族文学关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五、古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展望

郑杰文的《空间维度与古代文学研究》(59)郑杰文.空间维度与古代文学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16(4):95.一文认为文学作品产生时的部族文化,能对文学作品样式的产生、风格的多样、革新的萌发、流派活动的活跃产生影响,而地域风俗则对文学作品的题材、内容、形式、风格发生作用。作者认为上述空间影响为宏观空间维度,其借鉴西方理论提出了“微观空间维度”,又称之为“四维时空考辨”。郑杰文提出的“以熟读、会通古典文学文献为研究基础,再结合西方‘空间维度’等理论对研究对象作‘四维时空互动性’考证,综合运用中西方学术方法研究其文学特点和文学规律,在历史发展观指导下做学术价值评说”的建构“东方本位”的研究体系及具体方法,都是未来研究中国古代民族文学关系的重要方向。

龙成松的《陈寅恪民族文学研究述评》(60)龙成松.陈寅恪民族文学研究述评[J].民族文学研究,2015(4):84.引用陈寅恪“了解之同情”的名论,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有集中的论述,其后成为相关学术领域的共识。陈寅恪指出了此种精神之正反两面:正面所“真了解”即“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反面即“此种同情之态度,最易流于穿凿附会之恶习”。陈寅恪此论于古代民族文学研究有重要启发。当代民族研究的一个不足即以今挨古,以今日民族观念理解古代民族问题。正如叶舒宪所说:“将现代的民族识别观念硬套在远古以来的民族文学关系史上,难免有先入为主和以今度古的嫌疑。……对思考者的思考范式和思考工具的反思,对现有的学科划分制度合法性的反思,是一项迫切需要展开的学术‘基础设施’工作。”(61)叶舒宪.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视角的后现代观照[J].民族文学研究,2009(2):55-64.

伍文义的《论中国少数民族文艺思想》(62)伍文义.论中国少数民族文艺思想[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2(3):53-59.则指出了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艺思想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华文艺思想宝库。第二,有利于突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先民的聪明智慧,从而克服过度强调某些传统观念所带来的不足。查洪德先生的《元代学术环境与元代诗学的学术品格》(63)查洪德.元代学术环境与元代诗学的学术品格[J].北方论丛,2014(6):38-49.以元代为例,指出判断一个时代的文学既离不开其特殊的学术环境,也无法忽视其学术品格。而这可避免许多前人的成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对后来研究者当有借鉴价值。

刘玉霞的《多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多元化——第六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会议综述》(64)刘玉霞.多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多元化——第六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会议综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2-15(6).认为多民族文学研究的视野有三层。高人雄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中国古代文学》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受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间互动、渗透与融合来推动。高人雄以此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提出“从多维视角,通过动态分析、共时性比较、文学与文化、政治与宗教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说明了少数民族文人所起的作用;从民族婚恋风俗、地域生存环境揭示了那些发光散落在独特地域环境中、寄寓彰显于民族风俗里的诗意之美”(65)高人雄.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中国古代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4-27(8).。

朝戈金的《经济文化类群视域下的文学》(66)冀运鲁.“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族文学研究,2016(2):174-175.从人类群视角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学发展状况,以“经济文化族群”这一民族学术语为探讨中心,分析了不同地域生活环境、不同民族经济生活方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认为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区域文化、族别文化综合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要从综合的视角来研究,空间维度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傅承洲的《中华文学史上的少数民族文学书写》(67)冀运鲁.“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族文学研究,2016(2):175.,关注了中华文学史书写史上的少数民族文学史书写状况,他认为现代学术史上的少数民族书写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这一发展历程显示少数民族文学越来越受到文学史家的重视,但是现有的文学史书写仍然明显地将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学截然分开,并没有真正地融合在一起,中华文学史的书写应重点论述多民族的文化融合给中华文学带来的新变化。

汤晓青的《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指出:“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是有关双方文学与文化系统的研究,影响关系研究和平行研究是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在这里影响研究主要是指研究者需“探讨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历史和现实联系,确认他们在发展中的互动性和整体性。”而平行研究则是“为了通过探讨国内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异同,进而阐释各个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结构中的个性,以及相互关系的深层联系”(68)汤晓青.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6(1):137.。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已取得相当成就,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文献资料缺失、年代久远,唐代之前,尤其是六朝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不够。我们需要用动态、发展、历史的眼光去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交汇融合的过程,既要关注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接受,也要探究汉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同,注重考察文人的心态、文人的生存状态对文学的影响等。

其次,研究过程中需处理好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我们既需注意到汉民族文学的发达极其深刻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学,也不应忽视其他少数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借鉴、影响,还需阐明少数民族文学特质在主流文学中的地位和对主流文学的贡献。除了书面文学的交流,民族间口头文学或服饰、建筑等审美风格的交叉影响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创新性的方法论和开阔的研究视野。中国古代民族众多,它们之间分合离散,生灭起伏,既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有相对静止的稳定时期。而伴随民族之间的分合交融,文化、文学也是交流融合的动态过程。但是当今学界仍然缺乏对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学关系创新性的方法论和开阔的研究视野。

古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必将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神话学、民俗学、美学、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近年来学界广泛重视的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精神分析、比较文学、系统论、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已引进或正在引进。唯有如此,才能清晰地、全面地梳理古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的发展脉络,才能准确地、客观地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文学发展的原貌,才能对多民族文学关系做出令人信服的阐释。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少数民族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析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
越界先锋:从文艺规训到文化批判——论周宪文艺思想与治学理念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