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社团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2020-03-03 21:43刘大正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57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0年5期

刘大正 裴 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57)

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性质的不同划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隐性思想教育资源,采用比较含蓄、隐蔽的形式,运用文化、制度、管理、隐性课程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有形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而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活动以其知识性、多样性、趣味性等吸引着大量学生的自主参加,弥补了第一课堂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不足,开发和利用体育社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体育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发起并按照规章制度管理的学生组织,具有团队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等功能,作为第二课堂思想政治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在认识和建设方面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忽视体育社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我国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对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课程方式比较重视,从而忽视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的性格特征,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抵触从而影响思想政治课程的效果。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而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比例很高,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因此,体育社团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育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应给予体育社团活动大力支持,从根本上保证体育社团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以体育文化为核心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制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以体育社团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网络资源利用缺乏吸引力

新媒体的发展拓展了高职院校以体育社团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给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国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普遍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普遍存在浏览量低、关注粉丝少、推送不及时、内容单调等问题。虽然体育社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了新媒体平台,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欠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参与度。高职院校体育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影响力和扩大覆盖面,就必须重视网络资源,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拓宽体育社团网络宣传阵地。

(三)体育社团指导教师教育作用缺失

在体育社团活动中,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体育社团指导教师通常是从事体育教学专业,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意识不强,从而在社团活动中对学生思想教育引导效果不佳。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在体育活动中,指导教师的言谈举止以及思想观念都极大地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其中部分教师对社团工作缺乏敬业和服务意识,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对体育社团隐性思政教育资源缺少研究,以及未能利用资源进行具体的有效运用,不利于形成积极的思想氛围,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二、高职院校体育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主要构成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且富有创造力的群体,随着“00”后一代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原有显性思想政治模式已经明显后劲不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淡化教育模式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接受度更高。高职院校中体育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所蕴含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资源

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管理模式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机制,这种管理制度在于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力。社团的柔性化管理将受教育者的角色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使学生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体育社团内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活动安排等表现出高度的自主性,使得社团组织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功能中彰显积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体育社团成员在参与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学习生活问题,都可以通过朋辈辅导方式帮助解决,同时社团指导老师进行榜样示范和教育指导作用,在人文关怀和柔性教育双重路径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体育社团的实践活动资源

体育社团具有集聚性和分散性相结合的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和特征的发展,让不同性格、年龄、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通过共同的体育爱好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助力。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下降,学校以及学生家长都日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体育社团通过跑步、轮滑、传统武术、单车骑行等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开展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未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第二课堂得到拓展,帮助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学生参与社团日常活动的同时,利用社团平台开展一系列体育趣味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项目,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而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体育社团网络平台资源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大学生受到网络文化冲击力较大,体育社团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密切联系大学生的重要方式。体育社团的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吸引学生关注,增加了学生对于第二课堂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从有形化为无形,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吸收、去塑造自我,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内化于心。

(四)体育社团的文化环境资源

体育社团文化环境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方面协调发展将为社团构建起完整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加强对体育社团建设的力度,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打造体育品牌项目,加强体育设备和场地的投入,为提升体育社团的文化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体育社团以体育运动为载体,蕴含着“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学生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点点滴滴感受到团结友爱、拼搏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内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达到思想政治育人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体育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优化体育社团的管理机制

社团制度是体育社团正常开展活动的保障体系,凝聚着社团文化和理想信念价值。体育社团的管理机制在建立和执行的过程中,无形地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社团成员在活动中遵守规章制度,进行考核评价,实行奖惩机制,这也正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因此,体育社团要不断加强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日常管理规章制度,使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

(二)丰富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活动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具有广泛参与性、娱乐趣味性、自主能动性等特征,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外的知识和技能,以顺其自然的教育模式消除学生内心对于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高职院校体育社团需要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把诊问脉”,分析当下“0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信仰缺失的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隐入其中,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实践,在活动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体育社团的网络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经之路。体育社团应深入探究“0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平台内容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以体育精彩赛事、热门体育活动、传统武术文化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着力点,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讨论交流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启迪,以解决点击率低、关注度差、粉丝量少等问题,扩大体育社团网络平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塑造体育社团的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精神内涵的建设,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对社团成员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身的理想信念养成。同时提高对体育社团育人作用的认识,加强体育社团的基础设施,打造优质的体育活动室以及社团文化品牌。通过随处可见的软文化产品熏陶学生,营造良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五)提升指导教师的个体素质

体育社团指导教师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高职院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团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以及行为方式都直接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提升体育社团指导老师的个体素质,对于体育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