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班 固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①,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②。”日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先是,后元元年,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重合侯通谋为逆,时光与金日、上官桀等共诛之,功未录。武帝病,封玺书曰:“帝崩发书以从事。”遗诏封金日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光为博陆侯,皆以前捕反者功封。时卫尉王莽子男忽侍中,扬语曰:“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群儿自相贵耳。”光闻之,切让王莽,莽鸩杀忽。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③,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④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⑤光。
……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讫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原文据中华书局1962年版《汉书》)
【注释】
①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此指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蛊事件。卫太子,名据,卫皇后所生。江充与卫太子有仇,遂诬告卫太子用邪术巫蛊使汉武帝致病。卫太子遂发兵讨伐江充,兵败被迫自杀。
③尚符玺郎:官名,掌管皇帝印玺符节的官员。
④谊:通“义”,意动用法,以为义士。
⑤多:称赞。
【译文】
征和二年(前91年),卫太子受到江充的诬陷,遂发兵攻讨,兵败被迫自杀,而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两人也有很多过失。当时汉武帝已经年老了,宠姬钩弋夫人赵婕妤生有一个儿子,汉武帝想立这个幼子为皇位继承人,让一位大臣辅佐他。细察众大臣中只有霍光能担当重任,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于是汉武帝便命令宫廷画师画了一幅周公背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画赐给霍光。后元二年(前87年)春天,汉武帝到五柞宫游玩,病情加重,霍光流着泪问道:“陛下如有不幸,谁应当是皇位继承人呢?”汉武帝说:“你没明白先前我赐你那幅画的意思吗?立我的小儿子,先生你像周公那样辅佐幼主。”霍光叩头辞让说:“我不如金日合适。”金日却说:“我是外国人,没有霍光合适。”于是,汉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他们都在汉武帝卧室床前下拜受封,接受遗诏辅佐少主。第二天,汉武帝去世,太子刘弗陵承袭皇帝尊号,他就是孝昭皇帝。汉昭帝年仅八岁,国家大事统统都由霍光代为决断。
当初,后元元年(前88年),侍中仆射莽何罗与他的弟弟重合侯马通相谋反叛,霍光、金日、上官桀等人共同诛杀了他们,没有论功行赏。汉武帝病重时,写下诏书封好后说:“我死后打开诏书,按照上面的指示行事。”这封遗诏封金日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都是因以前捕杀反叛者有功加封的。当时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随侍在宫中,他扬言说:“皇帝临终前后,我常在旁边,哪里有遗诏封这三个人的事情啊!不过是这三个人互相抬高罢了。”霍光听到这话后,狠狠地责备王莽,王莽用毒酒杀死了儿子王忽。
霍光为人沉着、稳重,处事审慎、周密,身高才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清目秀,胡须很美。他每次出入宫门,上下殿阶,停走都有固定的位置,郎仆射暗中记下仔细察看,发现每次都不差分毫,他的禀性就是这样严谨,一丝不苟。霍光开始辅佐汉昭帝时,政令都由他亲自颁布,天下臣民都想了解他的风度神采。有一次,宫中闹起了鬼怪,一夜之间,大臣们惊恐不安,霍光召见尚符玺郎,要收回玉玺,尚符玺郎不肯交给霍光。霍光便要夺取玉玺,尚符玺郎手握着剑说:“可以杀我的头,玉玺你绝对得不到!”霍光认为他的行为很大义。第二天,下令把这个郎官的俸禄提升了两级。老百姓听说后,莫不夸赞霍光。
……汉昭帝行冠礼成年以后,仍把政事委托给霍光,直到汉昭帝去世,共十三年,百姓富裕,四方各国归附汉朝。
【简析】
霍光以受遗命辅佐汉昭帝、废昌邑立汉宣帝两件攸关社稷的大功绩彪炳史册,班固高度评价其人其事可与周公辅成王、伊尹放太甲、白帝城托孤三大传奇故事相提并论。
霍光是汉将霍去病的异母弟,西汉政治家。他侍奉汉武帝20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颇受汉武帝亲信。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汉昭帝、汉宣帝,执掌朝政20年。霍光以“匡国家,安社稷”为己任,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当时社会安定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班固以“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对其政绩做了高度评价。
文章主要叙写了霍光受汉武帝托孤后,经历复杂尖锐的政治斗争,完成了辅昭帝、诛灭政敌上官桀等人、废昌邑王立宣帝这三件大事,刻画了霍光沉静详审、忠诚威严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指出霍氏家族党亲连体,盘踞朝廷,伏下了败亡覆灭之机。文章善于通过人物言论、行动来刻画人物,并能抓住事件的细节,有力地突出了霍光的性格特征,形象地展示了霍光的政治风采。
但霍光处于风口浪尖,功高震主,自然很难面面俱到。故而,历代批评霍光的学者不乏其人,其不足之处,主要有:霍光之妻用不正当手段帮助自己的女儿登上后位,霍光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可谓不忠;霍光废昌邑王立汉宣帝过于草率,没有给昌邑王改过自新的机会,太过武断。汉宣帝将霍光与萧何相比,但事实上,萧何不仅严于律己,对家人子嗣也厉行约束,霍光则偏袒亲故、蓄愤积怨却安之若素,又无才气驾驭群臣与家人,因此埋下祸根,最终遭致灭族。
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结合褒贬两个方面,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认为霍光之忠厚、才智虽不如伊尹,但其公忠体国仍可与萧何媲美,有古代大臣的高风亮节,与王莽等辈全然不同。评价对国家、对历史有大功绩的人,应该更多地看他的长处而非短处,所以,霍光仍然不失为与国家共存亡的“社稷之臣”。